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封奇特的信 1913年1月16日,是一个注定对世界数学来说不同寻常的日子.那天上午,英国大数学家哈代(G.H.Hardy)像往常一样,漫不经心地拆开一封来自遥远印度的信,这是一个署名拉马努金(S.A.Ramanujan)的青年写的. 信是这样开头的:“亲爱的先生:请允许我作自我介绍.我是  相似文献   

2.
数学与生活     
要成为一个大学者.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宏大而有意义的长远目标。这个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要确保在我们追求它的道路上,即使遇到挑战,我们也会感到愉悦。我本人的目标就是在数学研究上有深入的贡献。我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数学家,我一生都为对数学发展有贡献而有着无比的欢愉。  相似文献   

3.
他可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曾经破解了数学界“七大千年难题”之一;他同时也是一位高深莫测的隐士,视金钱、名誉和地位如粪土,数学才是他的全部。他就是现年40岁的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  相似文献   

4.
湖光山色,蓝天碧水是自然风景美,悦耳的音乐、优美的图画、抒情的诗文是艺术美。打开数学史的画卷,我们立刻会发现许多数学家同时也精通美学,而有许多美学家也同时钟情数学。当我们仔细观察和总结后,会发现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也有其独特的美。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那里就有美。”现代数学家则这样评价数学美:“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5.
何慧珍 《考试周刊》2011,(15):70-71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6.
男女生数学成绩波动差异的归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学习成绩的性别差异一直是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研究的重点.1976年,在《美国数学月刊》上便刊登了一篇《数学与性别》的文章,探讨了女数学家很少的原因;1993年,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专门讨论过“性别与数学教育”的问题,几名美国学者通过对部分中学老师的深入调查分析,认为数  相似文献   

7.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灿烂的文化,其中印度数学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印度历史上有许多著名数学家,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生活情境,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让学生亲历数学家发现定理的过程及方法,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知识背景(包括与知识有关的课内  相似文献   

10.
一、不能兑现的奖赏传说国际象棋是古代印度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发明的.当时的国王也十分喜欢下国际象棋.一天,国王舍罕王与达依尔下棋,国王对他说:“如果你赢了,希望得到什么奖赏?”达依尔说:“希望陛下赏我大米.”国王便问:“你想要多少呢?”达依尔说:“请陛下叫人在棋盘上放米粒,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  相似文献   

11.
陈光凤 《双语学习》2007,(7M):47-47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术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缥缈。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  相似文献   

13.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就必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受到数学还是很有意思的,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该怎样进行呢?  相似文献   

14.
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熟悉的符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它们。别看它们如此简单,却直到17世纪中叶才全部形成。  相似文献   

15.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美与数学     
表面上,学习数学就是解题、解题再解题,显得非常枯燥无味.大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当你细细品味慢慢体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数学非常美而且美得妙不可言.有的同学不禁会问:数学美在何处?请看数学所体现的美.  相似文献   

17.
以测试材料为基础,运用教育统计方法分析和探讨数学情感、意志与数学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学情感和意志与数学学习成绩存在密切关系,对数学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理解科学家关于数学论述的基础上 ,进一步阐述了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等问题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数学家之间的数学交流是传承与创造数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用数学文化的视野探讨数学家之间数学交流的形式和数学交流对数学家研究的影响,不断充实完善数学学习交流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20.
苏步青先生的数学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步青先生是蜚声中外的杰出数学家。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与他的数学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他的数学哲学思想主要之点是:数与形结合;特殊和一般相结合;数学要理论联系实际;数学与写诗的关系等。苏步青数学哲学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哲学理论;努力从事业务实践;深入生产实践、与工农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