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如何认识一所大学的精神——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精神内涵丰富而又比较抽象,要认识一所大学的精神十分困难,必须借助其外在的表现把握其形态和内容。在学校定位的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了国家、政府和社会对学校的期望与要求;在学校历史的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为历任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在社会影响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为大学教学科研成果的特点;在个体认知层面上,大学精神体现了广大师生和校友在实践中对学校的认识。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作为大学的灵魂和精神内核,不仅是高等院校办学思想和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反映。大学文化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微观层面的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大学人在以大学为载体进行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为学校教职员工所认可和秉持的思想理念、精神气质、文化氛围以及价值追求等精神文化的总和。高等院校应正确认识大学文化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明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强大载体和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育坚实后备力量;加强大学精神建设,凸显大学文化内核;加强大学文化特色建设,凸显大学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合并高校的大学文化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通大学合并组建以来,积极倡导建设大学文化:推进大学精神文化的融合,努力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加快大学物质文化的融合,努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制度文化的融合,努力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学校通过探索具体工作的推进与大学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载体和途径等一系列努力,有效地促进了学校自身的平稳过渡、深度融合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应传承学校原有的历史积淀、绵延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大学精神.在物质文化上要充分利用新校区优越完善的资源,实现校园物质文化科学、合理的全面发展;在制度文化上要结合时代需要、学校可持续发展、办学定位等因素,建立起协调配套的教育、管理体制,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在精神文化上要树立符合本校特色的大学精神,特别是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凭借其环境优势、资源强势打造起来的优质品牌和特色,培养既有共性又具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和独放异彩的精神文化,从而使学校具有走向未来的张力和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育本身是传承、适应、批判、选择、创造文化的活动,因而,广义的大学文化是包括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大学行为等方面内容的整体。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核,是大学文化的最高表现。大学精神更多的是在诠释一所大学的个性,它一旦形成,将为学校发展建设注入强大的生命源,并发挥出强有力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和社会辐射作用。大学精神实质上反映了一所学校特有的哲学思想,它本质上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是对学校“文化体”和“文化群”意识形态的整合、凝炼和升华。  相似文献   

6.
任兵  王火利  杨晴 《高教论坛》2010,(4):103-105,115
通过对大学精神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和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等问题的分析,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从成为真正具有自己学校大学精神的大学人、践行大学精神的骨干、传承大学精神的模范、干部队伍的表率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化视域下的大学品牌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品牌的内涵包括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三个维度,体现了大学自身的价值和功能。大学品牌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内涵是对大学核心价值的深化和升华。大学品牌建设就是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大学品牌建设应重点放在培育大学精神、创新大学理念、塑造学校形象、优化人文环境、建构大学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我们讲的"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办学的历史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而校风、学风正是学校独有的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独有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大学的品格。大学精神也是指导大学行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大学的领导应该有体现创新精神的办学思路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从培养创新性人才来讲,应具备如下一些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9.
侯长林、周鸿在<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中撰文指出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紧密.作者首先澄清了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认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应当具备四个层面的内容,缺一不可:1.应该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等一般大学所应具有的大学精神;2.应该是高职院校的特殊类型所要求的大学精神;3.高职院校所处的区域精神;4.包括具体学校自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传统精神.这四个层面的大学精神,是由共性到个性层层递进的.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文化及其养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学校传统和学校作风的综合体现,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象征,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大学从本质上讲是学术机构,发展学术、追求真理、培养人才是大学的使命,因此,建设民主、科学、平等、高效的制度文化,是当前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学校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它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既来自现实社会,服务于社会,又高于现实社会,因此,大学必须重视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坚持以经过精心设计、改造的物质环境和经过选择提炼的精神环境熏陶学生,让整个校园环境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校训是大学的精神与灵魂,表征着大学的精神理想和价值追求,是大学宗旨与功能的精神性表达。基于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观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校训。从校训中可以辨识出大学的独立品格、教育理念和公共服务的精神。大学校训所承载的高贵、距离、批判与担当精神应代代相传以至永恒,由此才能真正推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应该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校风建设、课程教学、导师指导、课外活动、考试评估等项活动的每个环节。重在培植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夯实学术累积的知识根基,点燃刨根究底的潜在资质,促进非智力因素的不断增长。在学生完成相应学业时,检验他们成长进步的形成状况,使之成为德才兼备、兴趣广泛、身心两健、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培育大学精神,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适应与超越等方面的关系。提炼与弘扬校训,建设优良的校风,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和资源培育大学精神,把大学精神的培育渗透到大学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院校仍属于大学的范畴,而大学的性质是它的文化性,办好学校的关键是要全面加强大学的文化建设,大学要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超越功利的独立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5.
大学自我批判精神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在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需要重塑大学的自我批判精神,无论是当今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亦或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的客观需求,都凸显出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不可或缺,重塑大学的自我批判精神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重塑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举措包括:理性认识和处理大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坚持对高深知识的理性探究;维护大学自治,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尊重大学教师作为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重视大学精神的凝练是治校治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校风、校训、校歌、校徽是一所高校大学精神的显性特征,在加强学校文化管理、实施学校组织再造、凝练与优化大学精神的形势下,了解和把握校风、校训、校歌、校徽的基本内涵和文化底蕴,对于建立共同愿景、凸显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优化大学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继承传统,突显特色,引领大学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学是以学术为本,以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从事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宗旨的学术组织。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价值取向,文化传统是学校绵延不绝的血脉,优势学科是学校的品牌资源,办学定位是大学发展的方向标。因此,学校应以大学精神作为学校的灵魂,以文化传统作为学校的血脉,以优势学科作为学校的骨架,以科学定位作为学校的标杆。如此,大学才能真正成为文化精神的滋养之地和文化风骨的养成之所。  相似文献   

18.
大学组织文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组织文化是由大学师生员工通过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组织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人本性、系统性、教育性、个性化等原则,从学校领导、制度建设、物质环境和校风建设等途径着手进行全方位构建。  相似文献   

19.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在于大学是作为一个组织机构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的核心与灵魂,是大学发展的根本精神力量。大学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最高管理者,同时也是一所大学的精神领袖。一所大学的校长应当主动推进其大学精神文化的蕴育,促进大学精神文化的主动建构,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大学校长要明确和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大学的特色与使命;密切与师生交流,促进建设大学精神文化的向心力;积极创新文化,更新大学精神文化血液。大学校长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建设具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对促进大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大爱精神是大学制度文化的核心理念,大爱精神是大学文化之魂,一所大学的大爱精神决定着这所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学要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就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弘扬以人为本的大爱精神。文章探讨了大学大爱精神的特征,大爱精神建设取得的成就,以及大学在弘扬大爱精神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大学培育大爱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