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各有关单位:中华百年,复兴之路;华夏世纪,崛起之机。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发展战略,致力于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科技创新是驱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准确、高效的科技服务又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融合化和国际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7):I0002-I0002
各有关单位: 中华百年,复兴之路;华夏世纪,崛起之机。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发展战略,致力于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科技创新是驱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准确、高效的科技服务又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融合化和国际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科技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科技与金融的相互结合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创新和进步。由于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提出、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战略新兴产业地位的提升、金融业转型升级日渐成熟,我国金融行业不断向着科技金融的方向前进,并迎来新的、强有力的发展动力。然而科技金融带来的不仅是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不少难题。本文将针对当前创新驱动视域下的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分析探讨其发展路径,为科技金融发展提供可借鉴理论,以促进科技金融的进一步高效、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体现出支撑经济增长的战略优势,但其"二重二轻"问题也日益凸显。正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规律,对政府制定和实施精准的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协同作用机制,测评其各细分产业所处发展阶段,构建创新与需求协同驱动哈肯模型,揭示其各细分产业间及各发展阶段创新与需求协同驱动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部门、各发展阶段中创新与需求均存在协同作用;协同作用的序参量因产业不同而异,与阶段无关;在协同强度、强化方向、协同机制方面,存在明显的产业差异性,而无明显阶段差异性规律。据此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差异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晋江是海西经济区的重要工业城市,在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调整经济结构的当务之急,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文章对晋江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与研究,提出以科技创新促发展的思路,促进晋江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23,(3):74-76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江西省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江西全省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即围绕江西省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新建5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载体,新增50个国家级创新人才和团队,实施100项重大科技专项,新增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7.
2012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胜利召开,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党的十八大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 201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并就此提出5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9月30日上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4周年国庆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相似文献   

9.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新形势,内蒙古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本文对内蒙古科技发展的形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内蒙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国内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互动的关键力量。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多领域技术的协同创新和多种产业的联动配合,有效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在特定区域内构建一个能支持持续创新活动的创新生态系统。安徽省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案例研究表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主要在于:一是以产业内的核心企业为主,构建创新技术链和产业链进行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二是通过企业边界开放,创造开放式创新机制以实现多主体协同创新。二者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支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是在深刻洞察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规律基础上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指明了科学的路径和发展的方向。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学会必须把助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予以认真研究落实,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主动进取、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服务业作为我国新兴产业业态和服务模式,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撑,其发展水平和服务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对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发展、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机理分析基础上,深入探讨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创新驱动战略是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区域创新驱动战略存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难度较大、创新驱动战略所需资源分布不均、创新成果向企业生产转化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区域创新驱动战略要采取完善企业制度凸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梳理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状,并探索提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框架下,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路径,包括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加强文化科技创新融合、推进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营造良好知识产权创新生态等。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正式出台。《意见》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首次提出:科协要把团结和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和推动科技创新作为科协工作的主要任务。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深远意义。对象株洲市这样的老工业基地来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尤其重要。通过总结株洲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成就和分析株洲市产业转型升级中科技创新的喜与忧,探索了株洲市科技驱动产业振兴的成功模式,并进一步寻求科技驱动产业振兴战略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处于振兴和加速转型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对于形成创新型经济,培育发展新动力,对于产业转型升级和降低对资源依赖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东北地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包括实施重点突破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集中力量,实施重点产业突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适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梯度队伍;加大财政倾斜力度,构建多元融资渠道;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创良好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德国作为全球创新领先国家,从普鲁士开始统一进程,到经历一战二战再统一,最终实现经济腾飞和政治科技稳定发展,创新驱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成效十分显著。本文对德国科技发展轨迹及战略主线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创新战略的具体实施情况,最后形成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为了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科技体制改革。本文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与科技体制改革(2012-2017年)的历程进行了系统回顾与评价。重点论述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历史事件、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创新驱动发展与科技体制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1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必须要开展和完善科技法制的建设,充分的发挥法律对创新驱动的机制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