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立于1926年的开明书店,总经理章锡琛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他本人曾在商务当过十四年编辑,主编过《妇女杂志》,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到商务的东方图书馆查找国内外有关资料,有的还直接从外文译成汉文,在刊物上发表,受到国内读者欢迎,《妇女杂志》的发行量不断上升。后因他主编的这份刊物经常发表新观点,遭到当时一些卫道士围攻,说他鼓吹邪说,被王云五调离杂志社,章先生不服,最后被迫离开商务,自己创办了《新女性》杂志和开明书店。这是1926年的事。  相似文献   

2.
献身于编辑事业的贾祖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父亲贾祖璋,1901年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州(现为海宁市)东南钱塘江畔的黄湾镇,卒于1988年。父亲一生勤奋好学,从青年时代直至晚年,在科普创作园地辛勤笔耕,写下了大量科普文章,出版了《鸟与文学》、《生物素描》等20多部科普著作。他于1924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又是一位老编辑、老出版工作者,从旧中国直到新中国,60余载献身图书出版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进入商务印书馆父亲于1920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随后在本县的两所小学任教,并且开始向《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以及杨贤江主编的《学生杂志》报寄科普作品。  相似文献   

3.
编辑工作的楷模──读《鲁迅与编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工作的楷模──读《鲁迅与编辑》宋应离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杰出的编辑家。他一生著译近700万字。他的编辑工作与文学活动是同时开始的。在30多年的编辑生涯中,由他主编或参与编辑的各种文艺期刊近20种。新近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相似文献   

4.
12卷《读者人文读本》的主编署名权出了问题!事件是由当事人苏中杰披露的,他说这12卷书的主编是自己,而不是彭长城。他的证据是:在投入该书主编工作过程中,投资商2003年1月2日与他签约的《委聘书》,约定他“拥有主编署名权和再版修订权”;自己编制《编辑大纲》;全体编辑签字的书稿署名认证表;该书的两位学术顾问可以作证。结合记者采访到的这些证据,我们看出,投资商约定让彭长城“出任主编”的协议产生于2004年8月25日,即该书付印的这个月份。所以  相似文献   

5.
编辑与主编在美国,编辑是出版物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正是编辑赋予了杂志以个性,也正是编辑最终确定了杂志的内容、面貌和风格,编辑要不断地在新闻媒介中向公众介绍自己的杂志。如果杂志出了问题,编辑要负法律责任。编辑是编辑部里的主导,一般来说,他有选择杂志社成员来协助其工作的权力。在出版组织中,编辑也许不得不为一些出版物而向编辑部主任或出版商负责。但不管怎  相似文献   

6.
杜莎 《东南传播》2012,(3):59-60
王钝根是民国时期著名编辑,其主编的《礼拜六》杂志在民国初年的市民文学杂志中颇具盛名。本文主要从编者的编辑意识这个角度入手,来分析民国初年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下王钝根所具有的编辑意识,即市场意识、宣传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7.
1931年9月,郑振铎因为对商务印书馆资方王云五深为不满,也因为他希望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研究与写作,遂离开工作了十年的商务,到北平燕京大学及清华大学任文学教授。他一到北平,就被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出版的《文学月刊》聘为顾问。他在编辑工作上悉心作了指导,还在上面发表了他公开悼念被国民党反动派惨杀和迫害致死的共产党人胡也频、恽雨棠、杨贤江。接着,他又参与创刊和编辑了燕京大学国文学会主办的《文学年报》,任该刊顾问,创刊号上的所有  相似文献   

8.
胡风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文艺理论家、诗人,而且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报刊编辑,先后主编过《七月》、《希望》等著名杂志。虽然他很少从事过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工作,但曾经为《国民日报》和《新华日报》编辑过文艺副刊,对新闻媒体的运作深有体察。另外,作为一位忧国忧一位忧国忧民、关心时事的知识分子,诚如他自己所说,报纸“是一直在看,所积的感想自然不少”。他关于新闻报道的一系列观点颇具特色,值得我们珍视。一1942年,胡风已经是一个成名的编辑,常有年轻编辑向他询问“有没有什么当编辑的秘诀”这样的问题。根据…  相似文献   

9.
这一节我们要谈一谈刊物的主编. 一、万鸟主编及其他在我们谈论之前,我先讲一则轶事。有一本杂志,名叫《万象》,创办人聘请了一位主编,希望能把杂志办得生动、活泼,包罗万象,让广大读者都喜欢。这位主编喜欢养鸟,鸟类是他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东西.他认为大家对美丽的鸟儿一定也感兴趣,或者也应该像他一样感兴趣,所以,鸟类随着该主编人主编辑部而进入刊物——封面是珍禽异鸟,文章是鸟的奇闻趣事,不上半年,《万象》杂志便鸟言鸟语,啁啾一片了。结果呢?杂志由《万象》变成《万鸟》,读者渐渐离去.  相似文献   

10.
新创     
《青年记者》2009,(22):2-3
《财经》杂志组建新编辑管理团队 《财经网》11月16日发布公告,介绍《财经》新任编辑管理团队: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总干事王波明任总编辑,中国证券研究设计中心媒体管理部副总经理杨浪任副总编辑,《投资者报》原执行总编辑何刚任执行主编,《财经》原美术总监兼首席摄影记者法蛮任副主编。11月23日出版的杂志由新团队独立完成。  相似文献   

11.
画中有话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我老婆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  相似文献   

12.
茅盾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同鲁迅、郭沫若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同时又是一位编辑大师,在编辑史上,他也称得上是功勋卓著。茅盾从事编辑工作主要是1916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以后的10年,主要是编辑文学期刊。他所主编的刊物都鲜明而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并起到了推动时代发展的作用。下面就谈谈茅盾是怎样从事编辑工作的。  相似文献   

13.
这个标题是引用著名作家王蒙先生的一篇文章,那是他为北京某杂志的一次纪念活动而写的。他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期刊的作者由年轻人变成了老年人,杂志编辑也由小编辑变成了老编辑,读者也}扫一拨换了另一一拨,但期刊仍然存在着、活跃着,发挥着应有的作用,焕发着一样的生机,从来就不曾老去,也不会老去,就像他的小说Ⅸ青春万岁》。  相似文献   

14.
新年封面上刊登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头像,(这在《时代》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就是姜先生向主编、副主编力荐的。他以大量的资料,雄辩地说服了主编,使70多位其他推荐人收回了他们的推荐人选。一有风吹草动首遭其殃美国新闻总署安排笔者访问《纽约时报》时,接待我的几位先生中就有一位华人——担任组合编辑的李子坚先生。谈完对一些敏感问题的不同看法后,我们在时报最大的就餐厅,边吃边聊时,他也介绍了自己的经历。他从大学毕业后,也是从送稿生、新闻助理、代理编辑,然后才升到组合编辑。中间也化费了不寻常的十年岁月,其中充满了追求、拼搏、斗争。《纽约时报》亚洲组的一位编辑(华裔)坦率地承认,  相似文献   

15.
关于标题     
一位从未做过编辑的朋友送我一本他主编的期刊,闲来翻阅,不禁愕然。这杂志印刷精美,版面语言考究,特别是标题和提要的做法,体例统一,风格和谐,大有专业水准。朋友托底相告,他的编辑部不过三五位业余编辑搭起的“草台班子”,文稿汇总后,请了一位行家通读,重新给每篇文章做标题,提炼文章“提要”,每期奉送1000元谢金。恍然大悟。中国人习惯于做命题文章。打从隋唐兴科举,明清两代八股文,一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16.
王满新 《编辑之友》2011,(5):121-123
提起张根水,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通俗文学大师,一位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小说大家。其实,他还是一位采、写、编、校、管理、发行样样在行的"全能报人",是一位终身从事新闻工作的优秀报刊编辑工作者。在数十年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先后在许多家报社供过职,担任过校对、新闻编辑、副刊编辑、通讯员、记者、特约撰稿人、总编辑等职务,还亲自出资创办过报纸——《南京人报》。在所有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于的最长久的是主编副刊。他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  相似文献   

17.
吕恰然,<新闻记者>杂志前主编.1988年至1998年,先后在<新民晚报>任新闻版编辑,言论专栏编辑,大特写版编辑.1998年至2010年,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在<新民晚报>新闻编辑部工作期间,由他策划和主持的.不妨一议"专栏,被评为中国新闻好专栏.  相似文献   

18.
主编,成就期刊品牌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文摘类杂志《读者文摘》是全球公认的品牌,它的发行遍及世界各地。谈及《读者文摘》的成功,它的初创主编华利先生功不可没。华利走的第一步,就是制定编辑指导原则。他早在杂志草创期就写下了自己的编辑标准,成为每一位编辑都晓得的《读者文摘》刻在石头上的“三诫”———它可以被引述吗?它是读者会记得、思索和讨论的东西吗?———它实用吗?是大多数人的兴趣和谈话的题目吗?———它有恒久的趣味吗?一两年后仍然有意思吗?紧接着,为了实现这个原则,华利开始确立可以信赖的编辑及管理的上层结构。华利招募了一个编辑队伍并颇具艺术性地严…  相似文献   

19.
两位编辑     
正说他们是编辑也好,是主编也行,反正他们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编辑的形象。混迹于报刊业边缘几十年,见过的主编、编辑不敢说有上万,几千肯定是有的,说说印象最深的两位。第一位,改革开放之初,一手打造了一本至今发行量都过百万的大刊。他告诉我,为了约到  相似文献   

20.
邹莉 《出版科学》2011,19(1):89-92
爱德华·W·鲍克是美国著名编辑、政论家和慈善家。本文回顾鲍克一生取得的成就,探讨他独具特色的编辑思想和风格,以及他担任主编的《妇女家庭杂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