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教师的点拨,教师要做到角色的转变,要使自己成为平等中得"首席",为学生的成长搭桥铺路. 一、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通过探索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主动探索,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2.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和提高技巧水平,是广大教师潜心研究和不断探索的课题。因此,习作前应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少一些限制,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中学数学教学也应适应时代的需要以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历史角色将会发生变化。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是学生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应当率先垂范、科学育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需要,指导学生主动探索求知。  相似文献   

5.
陈运正 《广西教育》2004,(7B):33-33
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具备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谈谈我的体会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开发人潜能的需要,是体育教学融人教育改革大潮的需要,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那么,在体育教学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值得我们教师去总结和探索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努力创设主动发展、主动探索的氛围,给学生搭建多种发展能力的平台,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促使他们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也进行了一定的实践与思考,有以下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8.
教师承担着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拓展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有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将来遇到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索精神,提高他们钻研科学的能力,教师一直在提倡物理课改,也一直在进行物理课改,那么方式是怎么样的?效果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独立探究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独立地探索(即教师只提供问题而没有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自行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独立探究法的核心是学生独立探索,学生独立探索的意义很大。这是因为在独立探索中,第一,知识得到应用,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培养;第二,探索本身蕴含着要用新的办法和新的途径等科学的探究因素,有利于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第  相似文献   

10.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美术课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具有创新人格特征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研究、探索和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茹书平 《考试周刊》2009,(28):192-19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实验特别是演示实验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必由之路。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从这一角度看,演示实验又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基地。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学生推到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者的位置上去,使演示实验在发挥验证性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探索性效应(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探索能力.教会学生探索方法等方面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上海市二期课改为线索,探索在高中课程改革中,转变教师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以新视觉多角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和发展技能的舞台和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引探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宗旨,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姚胜辉 《学周刊C版》2019,(16):151-151
现今的美术课堂,在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学生在美术课中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在美术课堂中欣赏艺术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合作探索的能力和培养创新的精神。课堂不再只是文化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素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独立参与到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探索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美术课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具有创新人格特征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研究、探索和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和发展技能的舞台和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美术课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具有创新人格特征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研究、探索和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具有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才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体系下“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伟 《教育探索》2004,(3):39-41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参与知识的形成与研究过程,并始终贯穿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