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顾晓艳 《体育科学》2004,24(11):62-64
水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其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水族传统体育活动是该民族在特定的环境区域和特定的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形成积累起来的。它与民族的心理、气质、经济、文化道德和社会发展有关,也与水族的生存环境、节日庆典、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结合在一起,鲜明地显示了农耕民族文化的特色,是水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和整理,努力保持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使其优秀的文化成分得以保持和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顾晓艳  徐辉 《体育学刊》2006,13(6):60-62
在现代社会中水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在水族社会中顽强地保留着,出于文化主体对全球化的回应,其文化特征有了新的变化,表现为农耕民族性、传承统一性、参与全民性、宗教信仰性、民族融合性、文化调适性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云南水族传统体育项目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云南水族聚居区富源县古敢乡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现状进行调查,远离聚居区后的古敢水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了很多变化,主要表现为传承下来的体育活动绝大多数是多民族共有的体育项目,而水族聚居区一些特有的体育项目已消失,现存更多的体育项目倾向同周边其他民族的体育项目融合,同时,古敢水族还创造了自己特有的体育项目,如"吞口舞".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融合后的一些体育项目已经消失或面临消失.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水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水族传统文化的个性已在逐渐淡化,传统体育文化也有逐步消退的趋势。部分在民族节日和民俗活动中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有了一些新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石晶 《冰雪运动》2013,(3):45-49
冬奥会吉祥物是冬奥会的实体标识,通过外显的美学特征将设计理念、价值取向等文化因素蕴含其中,使其外部美的形象与内部美的精神融合在一起,展现举办地的民族特色,传递奥林匹克精神。运用文献综述、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等方法,将历届冬奥会吉祥物的审美共性与个性进行分析,结合从第22届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所得到的真实美感和自然美、艺术美与科学技术美的完美融合,以及丰富的实体视觉符号和寓意美、民族特性与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等多方面启示,深入探析冬奥会吉祥物的审美创造和欣赏。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吉祥物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运会吉祥物是构成奥运会形象特征的主要元素。创作者们在素材的选择、创作手段及创作风格上有着共同的特征。奥运会吉祥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诸多社会功能,不仅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同时也是推广奥林匹克精神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奥运吉祥物已成为全人类在这种场合进行社会活动、思想交流、信息传播、情感沟通必不可少的通用形象语言.它浓缩了不同国度的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精华,彰显出深厚的浓浓异国情调.通过对历届奥运吉祥物的造型设计和文化解析与阐述,分析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文化理念,能够加深对奥运吉祥物的深层次理解.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全运会吉祥物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以吉祥物为载体的全运品牌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实施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培植和发展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乃至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水族"端节"赛马活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这项古老而又奇特的传统体育活动在水族山寨的生存状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显著特征是全民性依旧,娱乐性减弱,竞技性增强,组织化提高.这些变化都是文化主体自觉的文化调适过程,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生存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全寿富贵之谓福”(《韩非子·解老》)。《书经》:“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在中华民族在历史中,福是最具生命力的传统化之一,邮品上有剪纸(2005-1200BK-0040-2)、泥塑(JP32)、吉祥物(2005-28-2)等形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世界杯吉祥物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所具有的涵义和价值。世界杯吉祥物是世界杯举办国的重要形象代表,在举办国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能指形式及其所指意义,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有认知与交流的基本功能,在跨文化交流中有重要作用。建议使用规约符号来降低世界杯吉祥物的释码难度,体现其在消融不同文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蓝翔 《收藏》2008,(8):33-35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当今世界上最盛大的体育赛事,它不仅仅是体育场上的竞赛,而是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说:“它是一种将身体、精神与意志和谐统一在一起的人生哲学。”而历届奥运会吉祥物便是承载奥林匹克文化的一个载体。我用了20年时间收藏了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首个吉祥物瓦迪狗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福娃的全套十届奥运会吉祥物,它们是我值得骄傲的藏品,记载了一个个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 社会符号学理论框架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出发,以视觉语法为基础,分别从再现意义、 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方面对里约奥运会吉祥物进行深度的认知剖析,探讨其奥林匹克文化内涵以及作为社会符号所承载的特殊含义和传递的信息.主要结论:以巴西的动植物为创作元素所设计的吉祥物,采用人形特征与其观看者通过矢量产生互动,呈现了生动的再现意义;观看者与图像的接触、 社会距离和态度构成元素的共同作用下构成平等亲密的社会关系,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的对话语境;并且充分运用巴西国色,通过各元素位置的巧妙设计与安排实现里约奥运会吉祥物独特的信息值和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水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水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属于低消费活动,每年主要在水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活动时由居委会、村委会、乡政府和群众组织开展,其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乡村中心聚集地和住家周围,活动具有经济性和方便性,适宜向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推广.由于受到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宣传倡导不够、现代体育的冲击和人们缺乏传承民族文化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水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呈现逐步衰退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桐子镖活动产生于水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与祭祀文化中,从其活动特征与价值进行分析,得出该活动具有健身、健心的竞技价值,传承、更新民族文化,追求民族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体育文化价值;具有促进社会体育,推动学校体育,丰富军事活动内容,发展体育旅游,丰富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的现实意义,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黔南布依族、苗族、水族原生态传统武术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历史悠久的黔南布依族、苗族、水族原生态传统武术具有突出的民族文化特征与价值,体现出独特的民族个性和历史变迁轨迹,蕴藏着黔南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奥运吉祥物纪念章(以第29届奥运会为例)的设计理念和文化价值、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及其投资价值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挖掘了奥运会纪念章所具有的收藏价值;通过抽象与具体的结合、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揭示了纪念章的收藏原则,即独创原则、历史性原则和防伪原则,提出了真假纪念章的鉴别方法与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对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的途径从指导思想、方法和实现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应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方向上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构建与创新;在方法上应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加强芥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作为立体的文化现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民运会)价值取向是决定其发展的核心问题。民运会价值观的构建,应当基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这个整体的文化传统之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整体健康观、泛道德色彩、与农耕文化紧密结合和多元化个性的文化传统。原生态因素的保留和弘扬是民运会价值取向的基本理念;民运会与西方竞技运动格格不入的特质,决定了其在价值观上应当弱化现代体育的竞技特性,对于休闲娱乐的推崇则顺应了时代要求,因而具有潜在的普适价值;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多元化的文化传统,决定了民运会应当追求一种具有民族文化个性的竞技精神。  相似文献   

20.
试析在奥林匹克运动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方法,在民族审美心理基本特征和哲学基础上,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不同历史文化之间的冲突。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契合上,探讨了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渗透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