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反思与体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事民俗学研究70余年来,当然有许多经验和教训。通过对文学切入点、“书斋学者”、民间文学与原始文学之关系、学习前苏联理论等4个方面的自我反思,最主要的经验教训是:在学术上,应该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国家与国家之间学习彼此的学术,固然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吸取营养,但也必须坚持民族自主的态度,不能舍己之田而耘人之田。而做学问,则应该深入研究对象、扩大知识结构、勤奋刻苦。要靠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不可能是“弹指楼台”,要靠长期不断地积累,而不能指望一夜成功。所以,急躁、浮躁都不是正常的心态。只有服从规律,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 ,汪玢玲的民俗研究有勇于探索 ,敢为天下先 ;善用三种资料库 ;以东北区域民俗文化研究为基石 ,学术视野推及全国各民族 ,乃至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的三个特点。同时对汪玢玲的一些重要的学术著作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近20年来的研究成果异常丰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穷尽文学资料偏爱情怀,史学倾斜等问题。从民俗学角度去研讨与观照古代文学。则是当前具有意义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必需有自己的方法。中国学派方法之源在于中国学者探索中国民俗事象的实践之中。笔者撷择顾颉刚、钟敬文、姜彬、杨知勇、汪玢玲、段宝林等若干位学者的主要研究及方法,拟梳理出中国民俗学学派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黄鹏 《教育与职业》2012,(27):157-158
传统高校民俗学教学方法存在着理论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以及应用知识能力偏低等缺陷。根据民俗学的学科特点,尝试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教学,在课堂中理论讲授与交流、分析、讨论相结合,同时采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科学中,民俗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1846年,英国学者汤姆斯(W.J.Thoms)正式提出了"Folklore"("民俗学")这个学术名称,由此奠定了这门学科的基础,1878年成立的英国民俗学会(Folklore Society)则是这一领域的最早研究机构。民俗学传入中国是在"五四"新文  相似文献   

7.
湖南民俗学研究,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起步,历经三个大的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多学科、全方位的综合性研究局面。其中,以傩文化为代表的精神民俗研究和以荆楚文化为代表的区域民俗研究名列全国前茅,在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及民俗学的其他领域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湖南民俗学研究与全国的发展态势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基于国内外的学科大势,尤其需要在范式转型、主攻方向、领域拓展和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8.
当前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并非是传统民俗学研究范式难以解读新的社会和生活经验,而是在社会剧烈转型中未能探索出独特的知识生产机制和表述方式。中国民俗学学科危机并非当前出现的新问题,而是贯穿学科发展历程的“历史遗留问题”。对此,不仅需要对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进行呼吁和研究,而且需要对中国民俗学学科进行知识社会史梳理,并且需要将当前相关讨论纳入长时段学科发展史中讨论。新时期,在民俗学者共同努力下,经过10多年酝酿与探索,最终形成实践民俗学概念。尽管目前此概念的内涵外延尚未达成深度共识,但就民俗学学科建设来说,应将其视为民俗学学科危机中的一次转机。  相似文献   

9.
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 ,必需有自己的方法。中国学派方法之源在于中国学者探索中国民俗事象的实践之中。笔者撷择顾颉刚、钟敬文、姜彬、杨知勇、汪玢玲、段宝林等若干位学者的主要研究及方法 ,拟梳理出中国民俗学学派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女性研究从一开始就具有民俗学语境,至五四时期,民俗学中的女性研究取得了一定数量的成果。本文试图从民俗学向度对五四时期的中国女性研究进行梳理,以探寻中国女性研究的某些特点与研究传统。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研方式的缺失和不足随之显现出来,时代需要创新教研方式。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加强对网络教研模式的研究,完善其要素框架与功能,做好网络教研工作,形成信息化专业支持系统,当是一种提高教研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档案编研是开发档案资源的一项文化工程,编研工作滞后是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因此针对影响编研工作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档案接收和征集力度、加强编研成果深度,注重档案编研质量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库区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且独具风韵和魅力,具备开发民俗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但在民俗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世界级品牌的三峡旅游区,其民俗旅游开发相对滞后。近年三峡旅游两度火爆之后有所降温,为使传统的三峡旅游冲出低谷,其重要举措之一是彰显三峡旅游的文化特色,综合开发参与性强的民俗旅游。  相似文献   

14.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结合应体现在高职教育的专业和课程建设中,渗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产学研结合需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5.
农村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与保护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新农村建设而言,农村民俗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但农村民俗文化普遍面临生存危机,其赖以生存的基础遭到破坏,人们对于农村民俗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建设新农村,应保护与发展传统农村民俗文化,建立政府主导机制,以农村民俗文化组织为依托,以文化、经济和法律为主要手段,形成长效保护和长远发展的农村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高校研究型课程应精心选择授课材料,突出学科学术研究史和研究过程、学术成果。课程选题应力求接近学生实际,及时、精当地搞好讲评,还要组织学生讨论和与研究生交流。高校研究型课程的开设,对教师研究能力和知识结构,将聘任制实行时曾提出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又重新提出了。该类型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校园整体学术氛围的营造,还提出了图书馆建设、学年论文设立和把关、部分课程开设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高校民俗学课程,为了增强民俗学教学的效果,笔者对民俗学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教学的建议。希望本文能够对国内高校民俗学课程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如何进行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高校实验教学不断增加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比重,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怎样才能有效地发挥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是实验教学人员应该研究的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但是相关的研究却较为缺乏.从福建省民俗旅游资源赋存背景、区域背景、开发背景看,福建省具备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培养途径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在高校中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科学技术创新,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