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新能 《师道》2003,(1):11-11
近日,一位教师朋友向我诉说了一件令他尴尬和难堪的事:不久前,他所带的班有个学生犯错被一位学校领导“请”进了办公室。当这位领导处理完这件事情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恰巧在操场上碰到了他和外校来听课的一群老师,他们正兴致勃勃地与一大群学生讨论着刚才的公开课。这位领导一看到他便大声地说:“你们班真是‘人才济济’啊,赌钱的有,打架的更多!今天的这位就更离谱了……你这个班主任真是‘过瘾’哟!”我的朋友听到领导的这席话,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可领导却在大庭广众之下越发说得滔滔不绝……同为班主任,他的经历不禁让我也…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     
叶圣陶,又名绍钧,是我国“五四”以来的著名作家。江苏省苏州市人,一八九四年十月出生于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一九一二年中学毕业,因无力升学,辍学当小学教师,达十年之久。一九一九年开始写怍。他的早期作品大多取材于受压迫受剥削的下层劳动人民的不幸遭迂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压迫下走投无路的艰苦生活。一九二一年同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其后主要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担任编辑工作,也曾在上海的大、中学校教书。一九二四年发表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比较成功地再现了某些知识分子卑怯、庸俗、自私的心灵,受到了文艺界广泛的注意。一九二八年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倪焕之》。这部小说在从“五四”到“五卅”的广阔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倪焕之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     
叶圣陶和张天翼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虽不专功儿童文学,但留下了不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至今仍陪伴着许多孩子度过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4.
重读叶圣陶     
寒假里,窗外飘着雪花。终于有了空闲时间读书了。于是又从书架上把《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拿了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经系统读过此书,现在又把封面有些破旧、页面有些发黄的书页打开,有种久违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教子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对子女的作文要求是:一周练习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nǐ),内容自己选,写出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反对照抄雷同,胡编乱套。孩子们交来作文,叶圣陶先生严格而又认真地批改,孩子们则围坐在他身边。叶老不时提出问题:这里多了什么?少了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恰当的词?……遇到不明白的还要问:原来怎么想的,想通了没有,换一句行不行?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相互争辩,叶老从不责怪。每改一处,问一处,朗读一处,看语气是否通顺,孩子是否理解。叶圣陶先生称这种做法为“引儿学步”。在他的引…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同志被人们誉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一代宗师,他是当之无愧的。叶圣陶之所以能有如此重大的贡献于我国语文教育界,显然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在客观上,是时代造就了他。他前期生活在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朝,对封建教育的弊害有切肤之感;中间又亲身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此后几十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变幻无定的风云;最后跨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新时期。因此,叶圣陶对传统的、新兴的、外来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字学家。1930年,也就是叶圣陶36岁那年,他写了一篇题为《做了父亲》的文章,发表在《妇女杂志》上。当时,他有三个子女:儿子叶至善12岁,女儿叶至美8岁,儿子叶至诚4岁。文章共分五节。在文章的第一节中,他说:“若真的没有儿女,也许会感到非常寂寞、非常惆怅吧。”这表明他是非常爱孩子的。爱儿女自然要想到儿女的将来,想到目前对儿女的教育问题。中间三节,叶圣陶谈的就是教育儿女的问题。在第二节中,他说,做了父母,即使不是教育专家,也得担负起教育儿女的责任。可是自己也没有把握,一切都在学习试验之中,怎么…  相似文献   

8.
重读叶圣陶     
寒假里,窗外飘着雪花。终于有了空闲时间读书了。于是又从书架上把《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拿了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经系统读过此书,现在又把封面有些破旧、页面有些发黄的书页打开,有种久违的感觉。自力翻开扉页,叶老白须白眉,慈祥的微笑,既显示着经历与沧桑,也显示着老人的乐观与关切。扉页之后,还有叶老的手书,这是叶老1977年为《人民教  相似文献   

9.
对话叶圣陶     
之一:养不教,父母过教育是附丽于人而后显出它的作用的,离开了人,也就没有教育了.所以说教育的错失,意思就是负有教育责任的人的错失.对婴儿和孩子负有教育责任的,当然是父母.做父母的倘若没有好的教育,也没有可以改正的不好的教育,只是不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错失.婴儿和孩子时期,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多么紧要,一切人类的理解习惯,都从此获得;若能受到好的教育,岂不更可以超越地进取;反过来说,倘若受不到一点教育,就是极深重地被损害.而父母便处于损害者的地位,因为他们是负有教育责任的人,但是并没有教育他们的子女.  相似文献   

10.
学学大海     
回首20多年的教学人生,总觉得有一种负重感:因为自知学历不高,仅大专毕业,无法攀比;因为自己先后就职于乡村初中、一般完中、省重点中学,环境有别,压力不同。但我总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自勉:“纵令不过一洼浅水,也可以学学大海。”一1983年8月,我从江苏省南通师专毕业,带着“处处的太阳都能晒干我的衣服”的随意,来到了一所乡村中心初中。三排青砖瓦舍,一块杂草丛生的学生活动场地……卸下行装,整理思绪,没有了大学生活的万丈豪情。前面的路还没有蹒跚,身后是泣血的残阳,我暗暗举起了自己的右手,道别了过去的生活,来到了我从事职业的学校,心…  相似文献   

11.
文学学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的前身是1955年建立的全国第一个文艺理论教研室。在著名文艺理论家黄药眠先生的指导下,1953年制订全国第一个《文学概论》教学大纲,1956年开设全国第一个研究生班,为我国的文艺学建设做了筚路蓝缕的工作。1983年又成为全国第一个文艺学博士点,并培养了第一批文艺学博士。1987年黄药眠先生逝世后,全体成员在童庆炳教授率领下以“团队精神”继续锐意创新,组织了“四大战役”:  相似文献   

12.
学学濮存昕     
从网络上得知,濮存昕以深圳市"防艾"形象大使的身份与年轻人大大方方地谈性,呼吁大家正确运用措施保护自己、远离艾滋病。他说,自己有一个25岁的女儿正在美国读书,现在也交了男朋友,在女儿离家时,他将一盒安全套放进了女儿的行李箱。  相似文献   

13.
学学濮存昕     
王立新 《吉林教育》2009,(7):127-127
初冬,为了上早课,我匆匆地向学校走去。九华里路,我几乎每日步行往返。而今天,我走得特别早,天黑黑的,村中人们都在熟睡,只偶尔看到几点灯火。乡间的路上仍不见行人。远山只能浮现出蜿蜒的轮廓。静、冷。刷——刷——从身后传来不大的声响,正当我回头想看究竞之时,“老师好!”一个学生骑自行车擦肩而过。啊!我不解地追问:“你自己翻山越岭不害怕?”“不——怕——”我望着他骑车远去的身影消失在视野中。我周身热血沸腾。一个13岁的少年,竞有如此的毅力。以后的路,我走得很轻松。  相似文献   

14.
学学车夫     
黄家国 《教育文汇》2014,(14):22-22
这天,六年级X班语文老师临时有事,请我去他们班照看一会。当时我就在隔壁的四年级班上课。我来到x班教室,反复强调纪律,如果哪位同学不好好看书,就把他带到Y班教室,让他在低年级同学面前站一节课。  相似文献   

15.
玩玩学学     
下图是由10根火柴组成的五角星,你能不能在不增加火柴的原则下,改成2颗五角星呢?  相似文献   

16.
孔陶 《江苏教育》2006,(2B):2-2
在苏州东郊.梦里水乡、中国优秀化历史名镇——甪直.有一所新型的现代化小学.她的名字叫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她如建于1905年。近几十年来.学校一直践行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主动发展、终身受用的教育精神.教师“善教善导”.追求“教是为了选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名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张洪鸣校长的率领下.全校师生高举叶圣陶教育思想大旗.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取得了显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我国有很多杰出的教育家,但是,恐怕没有一位教育宗能够象叶圣陶先生一样,同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心贴得这么近。当教师们怀着崇敬而亲切的感情说起叶老的时侯,都理所当然地把他看成自己的前辈、导师和精神上的父亲。我们语文教师,比起任教其他学科的同行来,这种感情更深一层,这不仅因为叶老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骄傲,更因为他博大精深的语文教育思想,直接、间接地哺育  相似文献   

18.
刘萍 《宁夏教育》2009,(1):78-78
叶圣陶的长子叶至善是著名的编辑出版家和作家,曾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但小时候读书并不用功。当年小学一共12次升级考试,他竟有4次不及格,别人只需读6年的小学,他竟不得不读了8年。奇怪的是,被人称作大文学家、大教育家的叶圣陶,从未因此焦虑。在叶至善的印象中,父亲从不逼着他考个好分数,也从不强迫他将来一定要上大学。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曾说:“我对大稿提意见,只供参考,斟酌写定,还在自己。其实,写任何东西皆如是。一稿与二人或三人看,常会有两种或几种看法,一人说甚好,另一  相似文献   

20.
对叶圣陶先生有特殊的感情。不仅是因为他是我们的苏州老乡.不仅是因为他是我们民进中央的老领导.也不仅是因为我现在居住的地方可以看到他曾经读书的学校,而是因为我从内心深处敬佩他的思想、他的人格。读过先生的许多书.也知道先生的许多故事。叶圣陶先生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在地主家作账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在学习期间发表了第一篇教育论文《儿童之观念》。毕业后就走上了从教之路,先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后来又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