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其芳是我国当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从诗人的角度来看,标志着何其芳一生进程的诗集是《预言》和《夜歌》。他的《生活是多么广阔》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两首诗堪称其心灵美的双璧,诗艺美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2.
吴静 《现代语文》2006,(3):55-56
何其芳十分珍惜自己的创作羽毛,诗作少而精。两本薄薄的诗集《预言》和《夜歌》奠定了他在中国诗坛的雕像地位。这两本诗集提供了诗人由梦幻之曲到为时代而歌的心路历程的情思档案,又以其独特的诗艺开拓丰富了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饱蕴着丰厚的审美价值。《预言》是诗人早期的诗歌总结,完美地体现着诗人“艺什么也不为,只是为了抒写自己”的学理想。1938年,诗人来到延安,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宽大的空气、快活的空气”,一扫《预言》冷艳凄哀的梦幻色调,奏响了礼赞民族解放历程的琴音,完成了他另一部诗集《夜歌》。诗人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由《预言》的精致、唯美、绮丽、雕饰到《夜歌》的直白有力、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3.
在三十年代异军突起的作家群中,有一颗别具光辉的诗星,他就是象啼血的杜鹃那样歌唱的诗人何其芳。诗人生前留给我们的诗集虽然仅有《预言》和《夜歌》两本,但却“声声见心”,大胆地表现自我,深刻地反映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预言》和《夜歌》是何其芳早期的两部代表作,其风格存在巨大差异.《预言》以低回婉转的诗风体现了诗人柔弱的抒情个性,《夜歌》却凭借诗人思想境界的变化呈现出豪放有力的一面.探讨两部诗集体现的诗风的各自成因及其演变历程是本力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历来的研究者们都把《预言》作为何其芳前期创作的代表作,而把《夜歌》视为中期的代表作。确实如此,《预言》和《夜歌》奠定了何其芳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从《预言》到《夜歌》无疑是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那么,这两个时期的转折点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与其说是一向为研究者们较多注意的《还乡杂记》,不如说是《画梦录》更为恰切。从何其芳的创作发展史来看,从多方面的意义上讲,《画梦录》中不少篇什与《预言》中的若干诗作差不多同时,在思想与艺术上颇多息息相通处。而且它又是通向延安,通向《夜歌》的阶石。  相似文献   

6.
李金发是将法国象征派诗人的手法介绍到中国诗里来购“第一个人”①。他以其《微雨》、《食客与凶年》和《为幸福而歌》等三部诗集,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被公认为中国象征派诗的开创者。然而,他的《微雨》等三部诗集均创作于他留学法国和德国期间.1925年回国以后,他的诗歌创作情况究竟怎样?在当时的诗坛上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1923年2月,李金发在德国柏林编定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微雨》,三个月后又编定了第二本诗集《食客与凶年》。他将这厚厚的两本诗稿一并寄给在国内文坛上声望正盛的周作…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课文《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选自《夜歌和白天的歌》。这首诗是何其芳在延安写的,作者说:“是为少年同志们和年轻的同志们写的,同时又部分地表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梦想和渴望。”(《关于写诗和读诗》)臧克家评论说:“他(何其芳)的诗反映了旧中国和新社会的一些生活,以及他对这些生活的思想感情。”(《中国新诗选》代序)在这首诗里,诗人把少男少女们作为新人、新事物的形象来歌唱,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决心去旧更新,转变思想和诗风的热烈的真情实感,表现了诗人健康的蓬勃向上的革命朝气。  相似文献   

8.
欢乐     
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还是从稷稷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而且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荧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阴?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出版的诗集有《预言》《夜歌》《夜歌和白天的歌》《何其芳诗全编》。欢乐@何其芳~~…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第五册《〈还乡梦〉自序》一文的注释中把何其芳的作品《画梦录》解释为“诗集”,这是不对的。何其芳以其热情奔放的诗歌享誉诗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同时他还是一位散文大师,《画梦录》就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集。《中国现代散文120家札记》一书对《...  相似文献   

10.
大作家     
“拿校样来我看……”这是诗人何其芳的临终之言。他的代表作有《画梦录》、《夜歌和白天的歌》等,选入中学课本的有《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在生命垂危之际,何其芳仍念念不忘校对作品。家人听不清楚他说的话,他就用颤动的手指在白床单上画出弯弯曲曲的大字。然后就失去意识,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11.
从《过去的生命》看周作人的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作人的诗论与他的新诗创作是紧密结合的,《过去的生命》作为周作人的唯一一本新诗集,几乎是他诗论的印证。文章从诗的本质特点,诗的体式,诗的风格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其诗歌创作与诗论的契合。  相似文献   

12.
何其芳在1932年一共写了两首《秋天》,前者写于6月23日,后者写于9月19日晨,为了加以区别,两者分别用《秋天(一)》和《秋天(二)》为题。这两首诗都收入作者的第一部诗集《预言》。  相似文献   

13.
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是一首以歌颂生活为主题的自由诗,收在他的诗集《夜歌和白天的歌》中,创作于1942年春天。这时诗人到延安已四个年头,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生活在延安。我们生活里有了一个很重要的支柱。我们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正因为我们认识了个人幸福的位置,我们才更理解它的意义,也更容易获得它。”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他对新生活的接触就更敏感。1942年春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雷抒雁以新秀的锐气接连出版了《小草在歌唱》、《云雀》和《春神》三个诗集,加上1979年以前出版的《沙海军歌》、《漫长的边境线》,以及即将出版的《绿色的交响乐》等诗集,其创作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了。从这些诗可以看出,雷抒雁的诗歌取材宽广,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比较丰富。但毫无疑义,那些赞颂英雄人物的诗篇在他的全部诗歌创作中占有突出的位置。这些诗裹带着十年动乱的风烟,闪耀着新时期的曙光,充分地体现了时代精神。披阅雷抒雁的这部分诗作,对于探讨他的诗歌创作的个性特点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邱易东以他诗作开阔宏大的审美意象和不凡的气势显现了他少年诗歌创作的独特之处,在当代少年诗歌的创作中探索着一条新的路子。本以邱易东的诗集《中国的少男少女》为例,论述了邱易东少年诗的特点,并从诗歌欣赏的角度提出诗人应怎样在诗歌创作的艺术探索中,用更易为广大少年儿童接受的诗的艺术美去提升少年读的学接受和学鉴赏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家简介何其芳(1912—1977),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家、"红学"理论家。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在学校任过教,出版过刊物,后来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是"汉园三诗人"之一。主要著作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和《还乡杂记》《星火集》;诗集《预言》《夜歌》;文论《西苑集》《论〈红楼梦〉》等。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是诗歌,早期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路在何方;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在徘徊与怀念、憧憬与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他执著地探求艺术形式的完美,在诗歌上,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在散文创作上,早期作品善于融合诗的特点,文字浓郁缠绵,借用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精致瑰丽,带唯美、伤感的色调,颇具散文诗的语境与意蕴。参加革命后,作品趋于朴素激昂,注入了明朗刚健的气息。  相似文献   

17.
马华诗坛的一种独特风姿──江天诗歌创作论岳玉杰在马华文学本土化的进程中,江天的诗歌创作现出一种独特的风姿。80年代末期以来,他出版了三本诗集,一本是在中国出版的《土地的呐喊》(1989),另两种出版于马来西亚:《鲁迅赞》(1991)和《神州如此多娇─...  相似文献   

18.
艾青是一位有才华的老诗人,他在我国新诗界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世界诗坛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从一九三二年五月在左联刊物《北斗》上发表第一首诗《会合》起,从事诗歌创作四十八年,尽管有近二十年没有发表作品,但他在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活动中,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秀的诗歌作品,有不少诗具有历久不衰的生命力。到目前为上,艾青共有十三个诗集:《大堰河》、《北方》、《他死在第二次》、《向太阳》、《献给乡村的诗》、《反法西斯》、《旷野》、《黎明  相似文献   

19.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他的叙事长诗《奥辛的漫游》写于1886—1888年间,于1889年出版,当时诗人24岁。这首诗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奥辛的漫游》的压卷之作,是叶芝以爱尔兰民间传说为题材创作的第一首诗,曾被誉为叶芝诗歌创作中的第一个里程碑,正如莎士比亚根据一则凶杀复仇故事创作出了不朽之作《哈姆雷特》一样,一个本来粗糙的民间传说片断,在叶芝  相似文献   

20.
民初,晋江人吴钟善旅台三年,创作诗集《东宁诗草》两卷、《寄鸿吟社诗草》一卷。旅台是他诗歌创作的丰收期。其旅台诗歌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写景状物诗艺术手法更为成熟;抒情诗思想内容更加深刻;加入诗社后诗歌创作更为多样化。可以说,吴钟善的旅台诗歌使得他在民初台湾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