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英、法两国在15世纪都先后进入了专制王权的统治时期。在三百多年的王权统治时期,正是中国明清两代专制王权统治时期。由于中国专制王权在完备性,典型性和经济基础方面都与西方专制王权截然不同,因而其工商业发展大相径庭:明清两朝因长期沿用历代专制王权的“重本抑末”政策,从而扼杀了这一时期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使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成长为推翻封建制度的强大力量;西方专制王权由于顺应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采取了“重商主义”政策,结果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向前发展,使之成为摧毁封建统治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2.
作为大教育家的朱熹把儒家思想推进到了理学阶段,成为教育史上著名的理学教育大师。朱子的理学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走下坡路的南宋时期,他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片面化绝对化的封建伦理思想、坚决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思想、带有极大欺骗性的经济思想和建立于上述各种思想基础之上的教育思想,为维护中国日趋没落的封建制度曾起过巨大的社会作用。自南宋末年经元、明、清三代统治中国六、七百年,所以朱子学问题成为中国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课题。朱熹一生有半个世纪在从事教育活动。他的教育实践及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亨利希·海涅(1797—1856)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和政论家。十九世纪上半期,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基本完成,但四分五裂的德国仍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下,面临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海涅的创作,猛烈地抨击了反动的封建制度,歌颂  相似文献   

4.
论明代洪武年间的封建专制统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洪武年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高度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局面。本文着重分析洪武年间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并进而阐述和探索其作用与影响。一历史发展到明代,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日益强化。无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其统治机构之完备,皇权地位之崇高,都无出朱元璋之上者。洪武年间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以往历朝专制统治的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虽然荷兰和英国在16世纪和17世纪相继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但是,欧洲大陆的绝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下。1789年7月,法国人民通过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1792年又废除君主政体,建立共和国。一个强大的革命的法国,不仅使整个欧洲封建制度受到威胁,而且必将成为资本主义英国的竞争对手。因此,在1793--1815年间,英国与欧洲封建诸国先后七次组织反法同盟,发动对法国的战争。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基本线索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要求当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以推翻封建制度为目的的革命。主要史事有: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统一。1640—1689年的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通过1789—1794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美…  相似文献   

7.
在巴金的家庭小说中,塑造了一些被封建制度埋葬和损害的女性及一些追求个性解放、民主自由的女性。这些女性形象反映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妇女的生存处境和心路历程,表达了巴金对美好人性、青春的赞扬和对一切黑暗腐朽专制统治的愤怒批判。  相似文献   

8.
在巴金的家庭小说中,塑造了一些被封建制度埋葬和损害的女性及一些追求个性解放、民主自由的女性。这些女性形象反映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妇女的生存处境和心路历程,表达了巴金对美好人性、青春的赞扬和对一切黑暗腐朽专制统治的愤怒批判。  相似文献   

9.
《马赛曲》是法国的国歌,它诞生在法国大革命中。十八世纪晚期,法国资本主义势力获得迅猛发展,但封建制度仍占统治地位。1774年路易十六登上王位后,国内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势日益成熟。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首先起义,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堡垒——巴士底狱。之后,各地人民也纷纷起义,法国资产阶级从路易十六手中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资  相似文献   

10.
一、西厂是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的产物明初对臣宦防范极严,太祖朱元璋曾建立起一套适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罢丞相权归六部,用严刑竣法整顿吏治,铸铁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防止宦官擅权。这些措施有效地稳固了皇权。  相似文献   

11.
晚明是一个处在时代转折点的社会.晚明时期,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母胎内部不可遏制地涌现出一系列异己因素: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松动;思想上,传统理学的绝对统治地位受到心学、实学的冲击.这一系列异己因素逐渐形成社会性的浪潮,从而不断侵蚀封建伦理观的统治.表现在政治思想上即对伦理信仰的最高原则——“忠君信条”的怀疑、动摇和抨击,而且下延到广大民众,成为一股社会性的非君思潮.  相似文献   

12.
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绵亘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之所以有其悠久历史,是因为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核心因素——土地是属于国家所有,同时这一政治制度又保证了全部土地的垄断权力掌握在国家手中。本文试图说明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与土地国有制的关系,不当之处,请同志们赐教。  相似文献   

13.
科举制的废除与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萌芽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制的废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不断变革,直到1905年最终废除的过程。科举制的废除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不但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加速了社会近代化转型的进程和新式学堂教育的普及,而且打破了长期以来男子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得中国女性逐渐获得了享受国民教育的权利,这不仅是封建制度下文化教育被垄断的解禁,也是男女教育平等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正《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一篇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作品。对主人公别里科夫死因的分析,似乎早有定论。其中,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别里科夫死于沙皇专制统治。正是由于沙皇的专制统治,导致了他内心的恐惧。再加上身心的孱弱,使得他在一次意外中走向了死亡。这样的结论似乎毋庸置疑,但是,细究文本,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重新思考。第一个是沙皇专制统治的"恐怖"之处,到底体现在哪  相似文献   

15.
秦岚岚 《河池学院学报》2011,31(3):55-58,116
明本元杂剧剧本较之《元刊杂剧三十种》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明代人对元代人的杂剧剧本进行了改动,所以明本元杂剧剧本中有些地方呈现出明代独有的戏曲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丑角角色的新增以及其他人物说白的戏谑化;二是情节改动后呈现出大团圆结局的强化。这两个特点的形成与明代地域文化与政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关联,因此在研究明本元杂剧时,要注意认清明本元杂剧中的明代戏曲特点,而不能将其看成是元杂剧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6.
第四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十课时)第一节明朝的经济和政治通过本课要讲明经过元末农民战争的推动,明初统治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辛勤劳动,明朝的经济又有了发展;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也大大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特别是对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的管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阐述了忠君思想的形成,说明忠君思想是顺应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并与之相伴随而产生,其思想代表为法家韩非子。其次说明了忠君思想的发展脉络。由于法家思想过于偏激,在封建专制统治的形成过程中虽可起到“乱世用重典”的作用,但在专制统治确立后便需要一种表面柔和而实质是维持君主权威的专制思想。于是,经过糅合与扬弃处理的“儒术”就在汉武帝时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儒术的表面为仁,实质是忠,此即独尊的根本原因。到程朱理学时,忠君思想便显得更为露骨,效死以忠、不事二主的思想成为套在天下臣民身上的精神枷锁,历宋、元、明、清而不改。最后,对忠君思想作了科学的分析与总结。忠君思想对促进大一统封建统治的确立起了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应予肯定,但作为一种愚民思想却应抛弃。不过,忠君思想中所包含的忠于国家、民族、事业的思想还有继承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一切民主都是阶级的民主,在阶级社会里,民主作为手段而非目的存在,与同样作为统治手段的专制相对立.这是民主的本质.既然民主是统治阶级的统治手段,那么在何种历史条件下民主的统治优于专制的统治呢,这一历史条件根源于怎样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政体、社会形态以及传统习俗呢?  相似文献   

19.
汉代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建议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巩固封建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它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中.现代社会,我们应对儒家思想道德教育进行辩证地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掘其积极因素,为中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用.  相似文献   

20.
历史的悖论——评梁启超的开明专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明专制思想在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梁启超将“开明专制”视为实现民主立宪进程中的必要步骤。其内涵是指在开明君主的统治下,实行一些开明的、带有资本主义民主色彩的统治政策,其实质是一种民主渐进的思想。这在专制之风浓厚的近代中国是有其合理性的。梁氏先后三次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实践证明,以开明专制求民主政治之路是行不通的。因为,开明专制本质上仍是一种专制政体,民主与专制是对立的。不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和旧的统治秩序,而去实现开明的政治,这只能是一种违背历史客观规律的空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