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1 概况 根据1998年4月中俄双方就利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开展合作研究的协议,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与俄罗斯空间局Keldysh研究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合作研究,在“和平号”空间站完成了不同重力环境下的两相流流型空间微重力实验,实验获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野外台站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野外台站工作会议于1997年12月9日~1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国家科委副主任徐尉华和国家基金委副主任孙枢等出席了开幕式。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在会上做了题为《艰苦的工作,光荣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暨晨兴数学楼奠基仪式于1996年6月6日在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国家科委副主任徐冠华、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张玉台、国家基金委副主任孙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路甬祥、许智宏,秘书长竺玄等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等为中心的成立题词。  相似文献   

4.
《预测》1999,(2)
面向全国科技界的高层次学术会议组织——香山科学会议,是1992年由国家科委发起,在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的。会议实行主席负责制,以评述报告、专题发言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香山科学会议于1999年3月18...  相似文献   

5.
武衡,1914年3月生,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徐州人,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学习,1937年参加抗战工作。历任延安自然科学院教员,《科学园地》主编、东北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秘书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顾问,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央科学协调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地层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委发明奖  相似文献   

6.
2月26~28日,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全国农村科技工作通气会。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国内贸易部、全国供销总社、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轻工总会、中国气象局及来自全国44个省(区、市)、计划单列市科委的代表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题  相似文献   

7.
1982年12月中国科学院和石油工业部召开了第一次科技合作工作会议,确立了全面科技合作关系。四年以后的1986年11月,两个单位的同志又共聚一堂,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石油工业部第二次科技合作工作会议。在这次会上,国家科委副主任兼国家计委副主任曾宪林同志评价石油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合作,说这是部院层次上横向合作的典范,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典范。因此,大家都会关心:在部院层次的合作方面,它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8.
微重力科学是研究微重力环境中的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载人空间活动的主要利用项目。  相似文献   

9.
微重力科学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是当代高科技的前沿之一,微重力科学及其应用则是近来从中涌现出的一个新领域.随着空间飞行试验的开展,微重力研究日益活跃,已经成为各国空间利用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并正在不断取得新进展.微重力环境提供了地面不能或难于实现的实验条件,从而可以研究物质运动,特别是流体运动的新规律.微重力研究的诱人前景还在于其商业应用和工业开发.人们预计,在微重力环境中生长蛋白质晶体和半导体晶体,以及加工其它高品质和特殊性能的新材料,有可能成为今后最重要的空间产业.  相似文献   

10.
由苏步青、朱光亚等11位科学家建议,经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批准设立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已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一个项目基金,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项管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组成了由国家科委、财政部、国家教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领导和知名学者参加的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97年9月4日在京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旨在审议该项基金的实施细则,研究决定基金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唐敖庆院士担任主任,陈佳洱、曲钦岳、王乃彦院士任副主任。“国家基础科…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2016年4月6日1时38分04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559秒后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第二颗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送入高度约250 km的圆轨道,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实践十号"卫星在太空运行15天,装载着19项科学设施,共28项实验。实验内容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生物效应、重力生物学效应和空间生物技术6大方向。卫星的返回舱装载着全部9项生物学设备以及空间材料科学多功位炉和流体物理中的输运系数测量装置;而留轨舱中装载着其他8项微重力科学设施。  相似文献   

12.
1981年11月17日至22日在昆明召开了全国科技政策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国家科委和北京市科学学研究会举办的,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各省市科委政研室负责人、科学学研究工作者、大学教师等90多名代表。国家科委副主任童大林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在回顾了一年来执行党的科学技术发展新方针的同时,围绕科学、经济和社会协  相似文献   

13.
在国务院的关心和国家科委、人事部、中组部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建了由27位科学家和管理专家组成的第三届委员会。1995年12月25—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三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12月27日上午,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到会也发表了重要讲话,使与会同志受到很大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14.
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mmittee of Space Research简称COSPAR)磁层会议于1996年4月15日—19日在中国北京召开。 会议的正副主席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空间的副院长,COSPAR中国委员会主席严义埙教授和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主席G.Haerendel教授担任。参加会  相似文献   

15.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的《Science》杂志电子版中国服务器,于1988年1月12日在北京大学正式开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孙枢院士主持开通仪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张存浩院士,副主任、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副主任周炳琨、王乃彦院士,副主任梁森,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开通仪式。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田长霖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馆长凯勒博士,《Science》杂志编辑罗宾斯坦博士(Dr.Rubinstein)等参加开通仪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科委于4月9~10日在长春星火培训基地召开了1996年星火工作调度会。会议由省科委星火办主任张印才主持,省科委副主任李广臣出席了会议,长春、吉林各市(州)科委主管副主任和星火办负责人以及长春星火培训基地、省科技情报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传达了贯彻国家科委农村司农村科技工作通气会精神,研究落实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  相似文献   

17.
4月2~3日,中国科协2009年初、遴选两院院士候选人评审委员会议在北京市京西宾馆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初选中国科学院候选委员会主任委员庄逢甘,副主任委员赵忠贤、杨卫,遴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委员会主任委员师昌绪、副主任委员杜祥琬、胡启恒,以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160余位院士参加了评审大会。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出席并讲话.会议由师昌绪院士主持。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科学讨论会于5月25日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这次讨论会是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召开的。参加这次会的中外科学家与科学工作者有200多位。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科学讨论会组织委员会主席钱三强致了开幕词。会议于6月1日圆满结束。 这是一次规模盛大的国际性科学讨论会。出席会议的由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西德、英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瑞典、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挪威、荷兰、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  相似文献   

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于7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委副主任朱丽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佛松、国家教委科技委主任唐有祺、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高镇宁、财政部副部长赵光华、以及我委员会上届主任、本届名誉主任唐敖庆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第二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3):198-199
1首席科学家 黄荣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8年获大气物理研究所硕士,1983年获东京大学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国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称号.曾主持过多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发表论文100余篇,著编多部著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3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1999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