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会认汉字3000个,会写汉字2500个。其中低年级要求会认1800个,会写800至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指出:“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占六年识字总量的百分之五十多。这一安排,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地多认识一些汉字,迅速扫除读写障碍,尽快进入阅读和习作。根据这一要求,实验教材第一册中,安排学生认识400个生字,其中100个会写。  相似文献   

3.
黎晓红 《广西教育》2013,(17):24-24
识字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识字,会读、会写、懂字义,并懂得实际运用呢?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选择符合学生语言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以下介绍识字教学从初始了解汉字,到课堂中识汉字,再到复习汉字三个过程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阶段要求学会认识汉字3000个,会写汉字2500个,其中低年级要求会认1800个,会写800—1000个。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教学生识字,那么就会忽略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学生学起来也枯燥无味。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多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了小学第一阶段(一至二年级)的汉字学习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通过“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通过识字帮助阅读,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现行《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提高了认识汉字的量,降低了“会写”汉字的量。从目标的制定到教材内容的编排都体现了让学生“多认少写”,“早认字、早阅读”这一思想。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师要通过识字教学,使…  相似文献   

6.
说法·数字     
《师道》2012,(3):59-59
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其中语文对一至四年级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有所降低,但要求小学生要学会用毛笔写书法;数学则在低年级增加了算盘基础知识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2.过字关(上)许启仁(萍乡市湘东区教研室)[活动要求]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汉字知识,使学生知道汉字的神奇多彩,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活动准备〕1.写好过主题(见内文),写好"小学汉字考核合格证"的卡片若干张。2.学生准备字...  相似文献   

8.
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教学的总要求”可以用“识、写、读、背、说、作、习”七个字加以概括 ,我们权且称它为“七字诀”吧!即识字。《新大纲》要求 :“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学会其中2500个左右 ,做到会写 ,并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从现实情况看 ,如今的学龄前儿童只要拥有相宜的条件 ,入学前 ,他们的口语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了。与之同时 ,学龄前儿童还可以或多或少地在不经意中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词)。但那时的“识字” ,大多是伴随着…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识字的要求分学段依次是: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第二学段,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第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同时对识字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会认汉字3000个,会写汉字  相似文献   

10.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会认”是要学生见到字形就能读出字音,也就是掌握汉字的“音”;“学会”是要求学生不仅会读,还要会写,会用,也就是掌握汉字的  相似文献   

11.
<正>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面对条件有限的农村孩子,要完成课标要求的识字任务,教师就要用心去思考,切实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有兴趣,有方法,从而提高识字量,达到预期的识字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识字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个要求,要求小学生会认汉字3000个,会写汉字2500个,其中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会写其中的8001800个,会写其中的8001000个。这样的识字任务对受过良好学前教育的城市  相似文献   

12.
张玉敏 《山东教育》2003,(25):35-36
一、明确识字写字“认写分开”的学习目标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在第一学段(一二年级)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新课标,准确把握两种识字要求。要求认识的二类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上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要求学会的一类字,以往强调的“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现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教学中再也不用花费大量的时…  相似文献   

13.
汉字     
汉字一、双基训练提要(一)掌握学过的2500个左右的汉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结合语盲环境理解字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用字组词、造句,说话、写话。(二)能把字写得正确、匀称、工整,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掌握正...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汉字书写演变的历史,无论是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小篆,还是隶(八分)、草书、行书、楷书,它们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因此写好汉字是对新时期每一个中国人传承我国几千年优秀文化遗产的考验与要求,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教学生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们写好汉字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会认汉字3000个.会写汉字2500个.其中低年级要求会认1800个.会写800-1200个。艰巨的识字任务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识字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着手.课堂实践中逐渐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同时发挥教材的优势.力图有效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快乐的.自主的识字。下面就谈谈本人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是每位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小学第三学段(5~6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相似文献   

17.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识字”,是指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在形、音、义的教学中应把字形教学作为重点,这是因为:(1)汉字的数目多,单是第一学段就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5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一个汉字一个形体,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下工夫,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要让学生能够开开心心地学语言,轻轻松松地识汉字。汉字数量多,既难认又难写。传统识字教学主要依赖学生的有意记忆,第一次遇到生字,即要求学生记住每个字的音、形和义,达到四会(会读、会写、会说、会用)。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一至四册,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试用本)》的基础上编写的。其中识字教学的内容,按照大纲“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做到音形义相结合。要改进识字方法,注重培养识字能力和查字典的习惯”的要求,集中编排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一册)和“识字学词学句”识字(第二至四册)。其中,要求学会345个字,占要求学会1150个字的30%;会认104个字,占…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教学内容和要求的调整1.适当调整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新大纲规定 ,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不再强调帮助阅读 ,因此 ,在教学要求上不再提出直呼音节 ,做到准确拼读即可。在书写方面 ,要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不要求默写。2.识字教学要求和内容上的调整。教学要求有升有降。升高的要求 ,即增加识字量 ,把“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改为“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 ,学会其中2500个左右” ;其中低年级认识1800个 ,会写1200个 ,中年级认识2500个 ,会写2000个 ,这样安排 ,体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