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民工荒”现象经济学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每年春节之际的“民工潮”引出的“民工荒”现象,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选取“民工荒”现象背后的农民工供需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AD—AS模型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等工具分析解释了引起“民工荒”现象的原因,指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由于国家当前的投资过热引起总需求的增长,劳动力需求增多,加之粮食涨价、农民工实际工资水平并未得到提高,农民工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出现“民工荒”。而造成这种供需不平衡的不是中国劳动力自身的缺乏,而是农民工实际工资的降低,权益的损害,而这些也是与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分不开的,是由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决定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说是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但在近两年来却出现了“民工荒”,本文从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城市发展建设、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等几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调控作用的发挥,以及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将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是中国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第二、三产业工人队伍的中坚力量,但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非常不利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及社会共同和谐发展.在“民工荒”及老龄化加速引起的人口红利减少的背景下,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增加其劳动力供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现状,分析了其工资水平偏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田姝婷 《中国科技信息》2005,(23B):70-70,87
我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说是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但在近两年来却出现了“民工荒”,本文从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城市发展建设、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等几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调控作用的发挥,以及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将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是中国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每年春节之际的"民工潮"引出的"民工荒"现象,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选取"民工荒"现象背后的农民工供需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AD-AS模型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等工具分析解释了引起"民工荒"现象的原因,指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由于国家当前的投资过热引起总需求的增长,劳动力需求增多,加之粮食涨价、农民工实际工资水平并未得到提高,农民工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出现"民工荒".而造成这种供需不平衡的不是中国劳动力自身的缺乏,而是农民工实际工资的降低,权益的损害,而这些也是与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分不开的,是由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决定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6.
2004年春节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出现了严重的民工劳动力短缺现象,即“民工荒”现象。本文以“民工流迁链”为线索进行分析,归纳出珠三角制造业“民工荒”产生的若干原因,并对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跨地区的转移.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再到2009年年初以来大量的农民工返乡,中国农民工的产生和发展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文章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其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农业剩余人口的转移困难与“民工荒”并存背景下,提出改善这种状况的根本的途径是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利用现有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进而能够从根本上缓解“三农”问题,使我国经济得以协调发展,社会得以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国多家民间机构的调查不约而同地把苏州、杭州、无锡、宁波、绍兴等一连串长三角城市排在“农民工最满意“城市之列。此后,中山大学的一项调查报告也尖锐地指出,由于相对恶劣的用工环境,珠三角正眼睁睁看着劳动力资源外流到包括江、浙、沪在内的长三角地区。2007年初,全国各地普遍受到“民工荒“影响,但就区域竞争而言,长三角仍然在这场农民工“用脚投票“导致的劳动力资源大战中占据了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10.
浅析金融危机后的民工荒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风暴影响下,我国外部需求萎缩,部分外向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被迫裁员或倒闭,致使中国在2004年出现并延续的"民工荒",转眼之间变为"失业潮";2009年4月,在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就业压力长期存在和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大背景下,中国从沿海到内地,先后再现"民工荒"现象.立足于金融危机这个特殊的大背景,分析该时期"民工荒"的实质,并与以往的"民工荒"现象进行对比,以剖析新一轮"民工荒"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进一步诠释了农民工作为"经济人"和"社会人"提供劳动的成本、收益状况,对比了建筑行业与其他行业用工存在的劣势,提出了建筑业用工制度和管理模式改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建设的大军,工伤保险以维护工伤职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条件为首要职责,如何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和权利,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着眼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把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建设领入一个全新的方向,即建立“人口流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配套——法律援助”一体化的农民工工伤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3.
媒体农民工报道内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涛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93-193
本文以我国“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为研究课题,对《解放日报》、《湖北日报》,《广州日报》、《四川日报》四家报纸在2004年全年中农民工相关报道的议程设置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观察以这四家媒体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媒体是如何建构与呈现农民工相关议题的,以及对不同媒体对农民工议题的建构方式和特点加以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如果在城市得不到社会保障,就会妨碍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向城镇转移,不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也不利于农村改革和“三农问题”的解决,甚至还会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因此,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在对重庆市农民工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农民工的生活、工作及社会保障等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就目前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关于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程名望  史清华  潘烜 《科研管理》2015,36(10):113-121
基于效率工资理论建立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及运用上海1446份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工作生活环境、个性特征、工作类型、工资与福利、管理制度和精神生活等6个因素对农民工务工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工资与福利、精神生活和个性特征是影响农民工务工满意度的3大核心因素。研究同时发现:工资收入等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务工满意度的核心因素,但其精神需求显著增强;农民工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尚有一定的不适应性,且对劳动保护、劳动合同、工作福利等因素缺乏充分关注。本研究在微观上对于企业改进农民工管理,在宏观上对于揭示"民工荒"的成因,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民工收入是“提低、扩中”和拓展消费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出台实施了多项提高农民工收入的政策措施,对防疫和经济恢复中稳定农民工收入增长,促进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发蛰伏的市场潜力发挥关键作用。文章通过宏观数据、问卷调查和调研访谈对农民工收入现状进行研究,从收入水平、收入差异、收入结构和稳定增长等方面,分析总结农民工收入的特点与面临的挑战,并从提升技能水平、促进收入增长、加强就业创业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民工稳定增收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需要、企业的需要、建设和谐城市和社会的需要三方面分析了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费任培训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结合、一个营造”的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多,劳动力的输出问题日益凸显,并且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农民工”大潮。本文拟从西北少数民族个案出发,通过社会资本的视角来解析剩余劳动力输转过程中的农民工就业。  相似文献   

19.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中国的劳工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工权益的缺失是"民工荒"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民工权益保障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提出解决民工荒现象的办法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从2004年沿海地区普遍出现的“民工荒”,到今年的“太湖蓝藻”事件,许多迹象都在表明,中国沿海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即将出现一次大规模的转移,而这将为中国的中部崛起,创造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