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课型是以学生为中心、讨论法为主的启发式课堂教学类型。课堂讨论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倡导的“学生为学习主体”、平等民主新型师生关系及培养学生科学质疑精神和人关怀的原则。但由于讨论课型极大地加重了学生在教学中的活动时间和范围及自主性,容易出现讨论方向偏转、课堂秩序失控、教学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2.
张红芳 《教师》2008,(24):36-37
著名教育家维茨拉克说过:“课堂讨论是经历漫漫长途,是不断进步的集体思维过程,这种思维不是联想式的思维行为的集结,是永不止息的动态过程。因此不断的指引集体思维的过程,是使教学过程不至于崩溃的重要的前提。”课堂讨论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原则,体现了平等民主新型师生关系的原则。但由于讨论课型极大地加重了学生在教学中的活动时间和范围以及自主性,因此容易出现讨论方向偏转,课堂秩序失控。作为主导的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自主性加强并不意味着教师负担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减弱。  相似文献   

3.
<正>初中思想品德自主性课堂教学课型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多种教学模式。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师的"教",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而自主性课堂教学课型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自主  相似文献   

4.
学习者自主性在外语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者自主性?本文提出在专业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一种"分层次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习自主性和教师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学习自主性是近20年来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以学习为中心”的模式将课堂教学的中心转向学生,这就意味着学生将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但教师的作用是否减弱了呢?本通过介绍近年来外语教学领域对学习自主性的理论认识,以及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等方面,来探索教师在“以学习为中心”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想: 这是一节讨论课,关于讨论课的意义及条件,已经在上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三国鼎立》讨论课的设计思想中说明。不多重复。值得再加强调的是:为了使讨论面向全体学生,应把讨论的问题着意分成几个层次,以指向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迁移、一般思维和(?)造性思维。因此,对各类学校、不同特点和水平的班集体与学生,(?)有(?)的把握,从而做出适应自己学生的具体教案。讨论课上,教师绝不可放弃、放松自己的课堂教学主导作用。有必要在教案设计时,包含有  相似文献   

7.
设计思想意义:讨论课,意为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课堂教学。具体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教师或学生、提出或发现的问题(包括教师有准备的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进行课内讨论。讨论课有益于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较为充分地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在师生以及相互交流中的主动理解的态度和大胆批评的精神,即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将讨论课作为大学化学专业课课堂教学主要模式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设计讨论型课堂的基本原则。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关注的三个要素,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心理和客观需求,教师作为同行者和分享者,针对不同的课题设计适当的讨论模式,为学生创造和谐有效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9.
沈春东 《成才之路》2009,(21):44-45
学生自主性学习对物理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本文作者就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三步法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进行漫谈,并由此讨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法,方能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程指出,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著名教育专家周一贯说过:"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教师的耐心倾听。"在素质教育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探究性、自主性不断增强,学生思维的不断更新、转换,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那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怎样倾听?如何倾听?何时倾听?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