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之最     
中国最早的学生守则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弟子职》,是我国最早的学生守则,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战国时期,各国诸候争相养士。齐威王和宣王大兴稷下之学,先生弟子颇多,学官中有堂有室,有寝有庖(厨房),师生均食息于其中,秩序较乱。于是制定了《弟子职》,明确提出学校教育的一系列常规,不仅对弟子的受  相似文献   

2.
《弟子职》作为我国最早的校规学则,其中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主要是探讨《弟子职》中知识教育与文明礼数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在文章中简称为知书达礼思想,希望能通过对知书达礼思想的历史追溯和知书达礼思想的现实对照就这两个问题的论述,来看知书达礼思想对当今教育教学的启示及与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弟子职》前部分阐述了首章所蕴含的德育思想,后面则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弟子对教师的一言一行,再现了传统的尊师重道。重温《弟子职》中优秀的道德传统对于改进和加强当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弟子职︾给我们的启示贵州榕江民族师范刘泰周《弟子职》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备的学生管理规则。它收集在《管子·杂篇》之中,内涵极为丰富,涉及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日常管理等多方面内容,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财富。《弟子职》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对学生思想...  相似文献   

5.
教育 语录     
《小学生》2011,(5):F0002-F0002
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 《陶行知文集·创造宣言》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管子·弟子职》 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陶行知文集·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 在学校则要向学生学习,向自己教育的对象学习。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学参考》2013,(34):15-15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儒家先知苟子在《劝学》中以“学不可以已”来告诫弟子们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因为只有“锲而不舍”的学习才能使自己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两千年以后,再度仔细研读这一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我们可以有一些更细致、更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黄济 《中国教师》2008,(11):31-32
<正>一、学规学规,是古代学校规章的总称,犹今日之学校章程。最初仅为学子在学时有关思想行为之要求和规定,如《管子》的《弟子职》。到宋代则发展成为学校和书院的规章制度,如《白鹿洞学院揭示》。明清时期的官学学规,则  相似文献   

8.
佚书《鲁连子》目前仅存一卷,该书用形象生动的故事说明道理,其势数思想继承并发展了孟、荀儒家一派的注重规律、方法,没有韩非子法家派的阴谋权势,也受到稷下徐劫的影响,同时也印有战国时期说客的纵横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政治角度论证稷下道派特征,将邹衍、淳于髡、田骈等稷下诸子归入道派人物,并阐明了先秦道派的黄老之学、稷下之学,老庄之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政治角度论证稷下道派特征,将邹衍、淳于髡、田骈等稷下诸子归入道派人物,并阐明了先秦道派的黄老之学、稷下之学、老庄之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1.
王筠(1784—1854),字贯山(《清史稿》《儒林传》作贯三),号菉友,山东安丘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他本来是一位文字学家,对《说文》的研究颇有建树,著有《说文句读》、《说文释例》、《说文系传校录》、《文字蒙求》等书。但他对教育也颇热心。他曾为专谈“弟子事师拚扫馔馈、执烛受业、坐作进退之节”的《弟子职》撰写《弟子职正音》“以为家塾训蒙之用。”他著的《教童子法》,可说是一部语文教学法的专著。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识字、写字到读书、作文无不论及。这部书本来附在《四书略说》后面,不曾单行于世。清末维新派人士江标(1860—1899),曾任湖南学政,致力改革教  相似文献   

12.
尹文子(约前350—前285),战国齐宣王至齐湣王时人,与宋钘、彭蒙、田骈同学于名家学派代表公孙龙,智达聪敏,“公孙龙称之”(《尹文子》原序)。可见在公孙龙诸弟子中也算显学者之一。齐宣王时,尹文子曾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县北)学宫游  相似文献   

13.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门徒有一个任务.就是他们必须记载老师的言行事迹.这个风气是孔子弟子开创的.后来的诸子百家都继承了这一风气.《公输》就是墨翟弟子记载的墨予止楚攻宋的事迹,中学语文课堂上讲《公输》。一般都认为这篇文章体现墨家“非攻”思想。这是不错的.但仅仅讲这一点还不够,应该通过《公输》这篇课文,将墨家学派的特点讲出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宋钘是先秦诸子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博杂而又明晰,他既不是《汉书·艺文志》所谓的小说家,也不是荀子所说的墨家以及《汉书·艺文志》班固自注谓“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的道家。仔细分析,宋钘应是一个继承道墨、融合道墨、发展道墨的思想家,他把并不融洽的二派的不同的思想很微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同时,宋钘与尹文同游稷下,但又不同于稷下学派,可以说他是稷下黄老之学的先驱和盟友,其思想更多地表现了不顾自身、博济众人的热心救世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圣人孔子     
《初中生辅导》2013,(14):F0002-F0002,F0003
孔子(公元前551-479),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Zōu)邑(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博学好礼,被世人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的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世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相传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弟子。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世人合称为"孔孟"。孔子的代表作品有《春秋》、《十翼》等。《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  相似文献   

16.
"白马非马"原是战国时期齐稷下宋国辩者兒说最先提出来的一个命题,后来经过赵国平原君家门客公孙龙加以发挥,并著有<白马论>,才在中国逻辑史上颇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  相似文献   

18.
教师论赞     
教师论赞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尚书·商书·咸有一德》先生施教,弟子是则。《管子·弟子职》问道者更正,闻道者更容。《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教者,因体能质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原,以御浦而后大。《国语·晋语四》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减,罕譬...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是学术思想界特有的现象,这种风气在稷下学宫表现的犹为明显。而这种学术风气的形成,与稷下学派学者身上所具有的学术精神密不可分。稷下学术精神可以概括为兼容并包,独立自主,自由开放。稷下学术精神的形成,与当时的时代风气、统治者对待士人的态度、稷下学派领袖自身的素质、稷下学宫中学派力量的对比以及学术传统的形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墨子、墨家和《墨子》墨子是战国时期显赫一时的墨家学派创始人。公元前五世纪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早年曾从学于儒。《淮南子·要略训》说他“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创立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学派——墨家学派。墨子出身于小手工业者,知识渊博,手工技艺精湛,其弟子也多半为来自社会下层的手工业者。他们对于民生的疾苦,有着深切的了解,以为民兴利除害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墨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