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麻烦”,使教学陷人尴尬的境地。这些麻烦如能及时化解,教学就会“柳暗花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课堂就会“黯淡失色”。其实,“节外生枝”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2.
<正>"节外生枝"语出朱熹《答吕方子约(九月十三日)》:"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是指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3.
目前现代信息教育的本质是面向未来,而未来社会的变革必然给未来的教育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问题和挑战,我们站在一线的教师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使“教育面向未来”?如何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结合现代教育理念,简要阐述了信息技术教育带入课堂所引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面向的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大学生,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上述特点内在地决定了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主体地位"的模式展开。而在实践中,由于遭遇教师中心主义的传统教室布局、教学大纲等的共同影响,学生完全丧失了其应有的课堂主体地位,而沦为"一言堂"、"满堂灌"的受动客体。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欲回归"学生主体地位"模式,需要从课堂教学的硬件、软件需求出发进行全面的反思与重构。  相似文献   

5.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当前,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办法,这虽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但它存在着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做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显然,这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不利于学生主动…  相似文献   

6.
一天下午,学生刚上完强度较大的体能训练的体育课后,回到了政治课堂,学习内容是"依法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由于学生体能消耗较大,往日课堂中那种精神焕发、活动积极的状态一扫而光,学生就如同霜打的茄子——蔫了,原来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环节的实施已不由初衰,课堂教学在索然无味中进行了三分之一。当学习到通过举例说明对于那些尚未触犯刑律的妨害社会秩序的行为如何处罚时,教师列举了学生赵某购买别人偷来的自行车一案例说明: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明知是脏物而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实施“主体参与”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瞿兵 《教育科学》2000,(2):21-23
现代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终身教育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不仅仅是要学习和获取前人创造和发现的结论,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已有创造过程和方法的亲身体验,学会创造和发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资源的需求。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参与”,就是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主体参与”教学构建…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控制下,严格按照预设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是“讲”,学生的任务是“听”。这种课堂是在教师严密调控下的“顺利”,天衣无缝般的“严谨”,少的是学生的激情参与,大胆的推测探究;最终,收获的是无生机的“课堂成功”。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同一个教学内容,让不同的教师去传授,所得的教学效果不同,甚至有明显的差距,这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有一点值得我们去思考,那就是:你在课堂中是否设计了“亮点”?你的“亮点”是否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当数学学习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时,学生生成性的资源不断地涌现。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从学生那里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给予准确的判断,并且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将促进教学资源的再生成与提升,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深化学生认识,不断推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语文课堂教学中“节外生枝”的问题,认为有两点根据、五种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胡信锋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194-194,196
情境教学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教学,可以寓教学于轻松活泼的气氛之中,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知与探究的过程,而探究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这便决定了教学过程应该是充满变数的。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在课堂上所看到的大都是教师不折不扣地实施着教案。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前进。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好在只是“怪现象”,还未成为“流行病”)——课前,教师力求将自己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灌进”某种“权威”的教学模式(不如说是“模具”)中,教师本着这种“做工”精细的课堂教学模式,预设好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是每~句话,由此整合  相似文献   

15.
李春波 《青海教育》2003,(10):48-48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课堂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当前《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也是一项重要的课堂教学原则。因为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课堂气氛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的基础。有了这样的条件和基础,学生在课堂上才能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相似文献   

16.
17.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素质化的关键,主要从设置问题情境,营造课堂气氛,多向交流和分层练习等几方面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一曰“零起点”。所谓“零起点”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假定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无所知,教师授课从零开始的一种现象。有一次听小学一年级的音乐课,教师教一首名叫《上学歌》的歌曲,而学生没等老师教,却异口同声地唱了起来,而且很完整。教师对此不屑一顾,毅然按自己的教案一句一句地往下教唱,不一会儿,学生则兴趣淡泊。原来,学生在学前班就已经学过此歌了。这种“零起点”带来的很可能是“零兴趣”和“零思维”,所以,教师只  相似文献   

19.
“开放教学”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是,在主流下有一股不可忽视的暗流-课堂教学还存在着比较突出而又普遍的问题:“死”的教案支配着“活”的教师和学生,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好不容易提出一个所谓的开放性问题,又怕“节外生枝”,马上“尽教师的‘诱导’之责”,使学生落入“教师精心设计的圈套”,直到达到预定目的为止,美其名曰:本节课已顺利完成教学计划,这样的课,看起来进展顺利,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笔者认为,课堂教学需要“节外生枝”。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预设”和“生成”这两个词语在教学中的“出镜率”越来越高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存在于所有的教学活动,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没有合理的预设就不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也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如果能对各种情况的出现保持冷静的头脑,巧加引导,巧妙利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