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申 《成才之路》2009,(9):69-69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意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从完成“任务”着手,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讨论、讲解或操作,使之完成“任务”,从而使学生学会相关的理论或技能。  相似文献   

2.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基本从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着手,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学生的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目的。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较,我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于信息技术课教学有着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论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任务驱动,即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引导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通过讨论、讲解或操作等方法使之完成“任务”,从而学会相关的理论和技能。从表面上看,这样的“驱动”并没有问题,但细细分析下来却问题严重:一则什么是学生的“任务”,这个“任务”学生不乐意接受怎么办?二则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差  相似文献   

4.
“任务驱动”是学生按照教师、教材提出的某些要求或自己的某些需要去完成某项工作。这种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对传统教学的发展,符合计算机课程的层次性和实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任务驱动”是学生按照教师、教材提出的某些要求或自己的某些需要去完成某项工作。这种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对传统教学的发展,符合计算机课程的层次性和实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古语说:“疑乃学之始,思之端。”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博士也说:“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很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可见“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质疑课型就是一种由学生向老师(或班集体)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型,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还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关于学生有两级发展水平的设想:第一级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现在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水平;第二级是“最近发展水平”,即在教师或问题的启发下完成学习任务的水平。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根据这一理论。教师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现  相似文献   

8.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教学时,从一个个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以“操作任务,介绍(或探究)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展开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边看书边操作,由易到难完成一个个信息处理任务的过程中,在学生观察到了现象、有了感性认识时,再帮助他们分析完成任务的基本方法;最后适时地加以总结,使之获得规律性的知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过渡。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感“任务驱动”法的优越,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潘菊香 《甘肃教育》2020,(4):109-109
"目标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探究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将所学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目标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明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具体到课程教学的设计过程中,采用"目标驱动"教学法是指任课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或目标设计提出任务,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分析任务并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步骤和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并独立或协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目的。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目标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步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受教育者为中心,让学生按照教师、教材提出的某些要求或自己的某些需要去完成某项工作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活动课中运用这种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适合。教学过程以“设计任务、呈现任务、实现任务,评价任务”为主线,可以使信息技术活动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HTML”课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按“提出问题寅分析问题寅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感性经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采用“任务单导学”教学法,则是以“创设情境寅明确目标寅小组讨论寅合作探究寅成果展评寅检测反馈”的活动顺序开展教学。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完成“任务单”中的相关任务,从而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每个学生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下如何搞好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明确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从课堂教学宏观上来说,这种“任务”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也就有了明确的教学方向,也就定下了师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从课堂教学微观上说,这种“任务”就是围绕教学目标所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优质的教学过程是由良好的教学环节构成的,虽然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学生情感和行为的变化教师会机智地进行调整,但这决不应影响教学环节的预设性。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围绕教学目标而提出的具体任务, 它常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连同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一切活动都围绕教师的“教”来进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视“将知识拷贝给学生”为己任,学生成了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陪衬,成了储藏知识的“木桶”。这样的师生观、教学观严重地压制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与“答”的思维活动过程中掌握汲取知识的方法。“问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它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任务。其优势突出地体现在:  相似文献   

15.
王文斌 《山东教育》2006,(10):46-46
所谓创设地理“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地理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提出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在这种情景下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求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究的行为,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可见,”问题情境”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认识特点等方面构建,要使创设的问题情境真正成为促成整个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环节.就必须创没有效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6.
编辑部报告     
《科学课》2002,(9)
本期的“每期话题”谈的是如何使学生真正“卷入”到探究活动中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相当重要而又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和主角,如果对所要研究的自然现象和事物缺乏探究的热情和探究的方法,或袖手旁观,或无从下手,或心不在焉,这种没有进入“角色和状态”的学习是不能完成探究性学习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一、“任务链”的概念及设计意义“任务链”一词用于语文教学中,是指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几个相互关联、并列或递进的活动式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教学,“任务链”的教学优势突出:首先,任务的完成基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8.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慧 《广西教育》2006,(1B):50-50
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进行计算机应用教学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非常适宜。“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它让学生在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谷莹 《亚太教育》2019,(12):69-69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梳理探究”板块无所适从,不知道要完成哪些梳理任务、怎样完成梳理任务。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利用学习任务驱动策略,以明确的任务驱动学生的知识梳理,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