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制定、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类经济发展由创新、要素、投资、财富驱动四个部分构成。其中,创新驱动对促进区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包括人、资源、环境、机会四个要素。实践证明,人才在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基于区域创新能力视域,在论述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新疆高校教育创新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高校教育对于区域体系创新发展的意义、新疆高校教育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对高校教育更好地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生培养承担着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针对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瓶颈,文章提出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地方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合作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服务社会的要求,是高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有效途径.大连交通大学以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铁路跨越式发展为契机,不断开拓和打造产学研合作的平台,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阐述高校党建与乡村振兴内在联系以及高校党建联盟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意义,探索区域高校党建联盟构建机制,引导高校党建、人才、智力、科技等资源聚焦乡村振兴,以推动高校党建及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共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关系到乡村的长远发展问题,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战略工程,而乡村教育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教育振兴了,才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地方高校与乡村教育振兴共生共荣,以服务乡村教育振兴为己任则是中国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对地方高校提出的重要命题,亦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地方高校应将服务区域教育振兴列入办学主旨之一,健全服务乡村教育振兴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乡村教育的内驱力,建设服务乡村教育振兴的新型智库。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为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6.
张秋华  李铁范 《考试周刊》2014,(98):152-154
高校是知识的产生与传播,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的产生与转化,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咨询的统一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技创新功能的完善程度和科技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结果,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高校自身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评述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创新和创新能力的概念,以及从国家创新能力评价、区域创新能力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相关研究的特点与不足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高校应抓住区域发展契机,应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社会和文化资源,努力培养民族地区高校本科生研究与创新能力,输送具备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关注区域发展问题,激发研究兴趣,以课题形式培养独立研究与实践创新能力,以此形成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促进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学视角,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当作生态环境中的有机体,分别从宏观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微观系统四个种类的生态系统阐述生态环境对新疆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制约影响,并提出提升新疆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对策。构建开放的社会环境、树立创新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术交流;强化导师作用,营造学术氛围;培养专业兴趣,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别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和目标函数能否达到“珠联璧合”的实施效果,是决定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文章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TOPSIS法和熵权法与期望求值法分别测算了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刻画了省域尺度下高校科技创新时空格局及聚类情况;依托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PDM)揭示了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年度均值呈现总体上升态势,但“西部短板”特征明显;省域尺度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格局与经济版图存在一致性;高校科技创新具有良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能够同时促进区域经济联系、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而促进本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但对区域经济联系不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  相似文献   

11.
在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摒弃传统的“人才评价的学校标准”,而代之以“人才评价的社会标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应该培养满足市场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行业办学性质的司法警官院校,其特色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之一是学校能否与司法行政单位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育人机制.抓住这个关键,不仅容易解决内涵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而且可以像“分水岭”一样甄别出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2.
农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效率。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国30个行政区域2000—2008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测算与分解,分析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源泉、区域差异原因与跨期生产率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平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所上升,技术进步为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技术效率则在一定程度制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是城市邻避设施建造决策时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现有的研究忽视了对邻避冲突各方进行结构化分析。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视角,从影响力、合法性和利益性三个标准,可以将邻避冲突的主体归纳为关键利益相关者、次要利益相关者和潜在利益相关者三类。而在分析了中国石油Y省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的决策案例后可以得知,当前城市邻避设施建造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呈现出四大特征:公众参与在城市邻避设施建造决策中的强化,关键利益相关者受到高度关注,次要利益相关者的相对忽视和潜在利益相关者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旅游业界的不懈努力,中国旅游业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经济大国的转变。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强国之路正处在承先启后的机遇时刻,有必要对中国旅游强国之路进行回顾与展望。文章主要从旅游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性经济指标入手对近10年来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比和预测,对中国旅游强国战略的产业实践进行总结、论述和展望,以期能为中国2020年旅游强国战略的实现起到继往开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以中国人民传统的娱乐休闲活动——打麻将为基点,通过分析麻将对东方文化的传承作用﹑麻将桌建构的"第三空间"和麻将作为融合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阐述后殖民主义下身处美国主流社会边缘的中国移民的尴尬处境,展现小说主人公对东方文化的深深眷恋和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情,并探寻以谭恩美为代表的美国华裔作家在平衡东西方文化冲突上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以及出发点和归宿等四个方面解读了陈云利益观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和把握陈云利益观与妥善处理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重要意义,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求,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着力指明只有始终坚持人民根本利益的至上性、始终坚持关心群众眼前利益并积极防范利益分化及其引发矛盾才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才是真正领会和贯彻了陈云的利益观。  相似文献   

17.
谈教师素质师德为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先,加强管理和营造良好师德氛围,是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学校管理应自觉更新观念,树立以教师为本新理念,调整思路,改善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师德宣传方式,强化考核管理,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看来,缺少内容而把形式作为自己的内容是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的通病。该缺陷根源于索绪尔的语言模式,它们的批评术语及精神是索绪尔式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詹姆逊说它们都陷于"语言的牢笼"——这是他对两者批评的精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赵康 《学科教育》2011,(2):60-66
教师具有的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身份的重要维度,但主要是有关教育活动的效用维度,且主要以技术性和工具性为特征。使"教育"成为可能的层面还必然涉及"价值维度",因而教育价值和教育理想在教师的专业认同中占有不可或缺的角色。教师"使命"背后的教育理想无不与个人价值密切相关。个人价值是个人认同的一个构成维度,所以,教师的专业认同与其个人认同在价值层面应是一致的。如此,教师对教育理想的反思和对其专业认同的理解与她/他对个人认同的理解分不开。哲学家利科对个人认同概念和叙事认同概念的分析,为教师反思其教育理想和理解其专业认同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20.
“日本教习时代”虽然时间不长,前后不过十年左右,但却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对清末新政时期的师范教育影响更大.师范教育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从事师范教育的日本教习也最多.因此,有必要分析清末日本教习的构成、分布状况、所授课程、关键人物在师范学堂的活动等问题,阐明清末日本教习在中国师范教育近代化中所起的作用,反思其弊端和对当前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