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在日常的交流中,我常常听到青少年说:"最想看当代作家写现实生活的作品,读起来特别有生活味。但老师们总说这不适合学生看。"一席话,不禁让我产生了疑问:难道当代就无经典之作?我们就不该阅读当代作品么?进一步说,何谓经典?或许大部分人会回答:经典是过去传承下来最有价值的东西。但在我看来,经典是一种素质,一种气度,一种魅力,与所处时代并无必然联系。生活中并不缺少经典,而是缺少关注与发现。曾几何时,"与文学大师对话""培养高尚的审美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在唯分数论的环境下,阅读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期坚持阅读,追随经典而行,实属不易。人大附中独特的语文教学方法在《走进名著——人大附中学生这样读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这一创新性个性化的素质教育方式给予人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冷芸 《中华家教》2020,(3):26-27
兴趣的萌芽,女儿茂茂上了幼儿园之后,我的闲暇时间多了起来,有时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个春节,我心血来潮想给家里增添点儿节曰气氛,于是拾起自己多年前的爱好—立体热缩(一沖通过加热热缩片塑造造型的手工形式),想做些装怖花摆在家里。我找出已经压箱底的热缩材料、色粉和热风枪,准备幵工。茂茂看见我一通折腾,就跑过来问我,“妈妈,你在干什么呀?”“妈妈准备做些装饰花放在家里。”  相似文献   

4.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文学家金波说:“阅读是儿童心灵成长的良方,也是儿童情感教育最伟大的老师。热爱阅读就是热爱光明和温暖,就是接近快乐、美好和高尚,就是对人生有所感悟。”是的,要想让孩子变得精神上富有、生活中快乐,就必须让读书成为她的习惯,让家中溢满书香。  相似文献   

5.
我的几个哥哥姐姐都管她叫姨,唯独我,叫她姨娘。我一岁那年的某个春日,她花费了几个小时,终于教我学会了平生第一个词语:姨娘。  相似文献   

6.
爱上名著     
现在的老师家长都很重视名著,总在我耳边念叨这本好那本妙,可我对名著根本没什么兴趣。我曾经尝试着定下心来认真看,可两眼只是在纸上划过,脑海中根本没留下什么印象。我该怎么办才好呢?——happyxjy  相似文献   

7.
8.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语文教材都增设了"名著导读"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学经典来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享受经典名著的大餐,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顾诗 《幼儿教育》2011,(4):16-17
于丹教授曾两度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授《论语》、《庄子》。讲坛之上,她神闲气定,侃侃而谈:古今中外,娓娓道来;引经据典,挥洒自如:将那些博大精深的古代经典诠释得妙趣横生、别有洞天。那学识、口才,那气质、神韵,都深受观众钦佩。她也因此成了众人瞩目的学术明星,成了成功女性的典范。可走进家门,她依然是女儿心中的可爱妈妈。那么,于丹是怎样做母亲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近于丹,聆听她的育儿故事。  相似文献   

10.
杜瑞华 《天中学刊》2015,(2):100-102
安徒生《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的悲剧结局是在步步惩戒中逐渐展现的;惩戒主题是童话故事常见的主题。隐蔽的惩戒主题与儿童的反复阅读现象之间存在重要关联。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神秘与惩戒导致儿童阅读过程中的恐惧心理,进而引发了儿童对作品的反复接触行为;对恐惧的重复,则是儿童建立起社会道德、伦理意识从而进行行为规范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时我要引用一些文学经典,当问到学生是否看过某某名著时,鲜有人能回答。现在农村中学的学生普遍对经典著作不感兴趣。究其原因,大多数学生认为,经典文学高、深、难,读不懂,没有兴趣阅读;另一个原因则是,作业繁重,升学压力大,没有精力  相似文献   

12.
带领孩子们走入书香童年,让我再次沐浴了童年世界的春风,从而生出了无限感慨。与其说是我们带领孩子进行经典阅读,倒不如说他们带我重游童年、文学、经典交织  相似文献   

13.
<正>邂逅一本书,就如同邂逅一个人。一个作家说过:"阅读一本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每每在阳光熹微的清晨,在夕照如歌的黄昏,在春寒料峭的春日,在枫叶流丹的秋天,一卷心仪的书在手,脉脉的书香缕缕飘散,渗入心灵深处,不禁感叹"这样多美丽"。我已记不清此生所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了,去问父母他们也已然忘却,不禁大叹可惜,把今生读书之旅的第一站遗  相似文献   

14.
蔡亚 《江苏教育》2023,(9):91-94
<正>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一直喜欢儿童文学。我的学生特别喜欢阅读“儿童小说”。“儿童小说”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进行创作的、适合他们阅读欣赏的小说。我和自己、我和学生、我和同事就是在“儿童小说”的阅读与分享中,在儿童的小说与现实的世界里不断相遇、相知、成长,去领悟生命成长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语文》"名著导读"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共选了10部中外经典名著,每册安排2部,目的在于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一目标能否最终实现,与教师对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课堂操作的恰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喜欢阅读的女孩,阅读让我视野开阔,阅读让我知识丰富,阅读让我有了梦想。如果说阅读是一棵大树,那么每读完一本好书,这棵树上就会结出一个果实。这几天,我迷上了阅读世界经典童话,其中我最喜欢《青鸟》这本书,它让我找到了生活中的青鸟,找到了幸福。  相似文献   

17.
张扬 《语文天地》2012,(10):49-50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生要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我曾用"读书丧志"来形容眼下中学生读书的现状。读书本来应该有益身心,怎么却说"读书丧志"呢?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一些当下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就不以为怪了。  相似文献   

19.
从当前学生的阅读取向来看,名著日渐被冷落。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课业负担重,缺少有效的阅读指导和兴趣激发。笔者针对这一问题,改变教学设计,试图改变这一现状,经典名著《红楼梦》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尝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读经典名著?是为了出去聊天的时候多些底气。还是为了汲取做人的道理?是为了增长知识,还是为了“书读的多了自然就会写了”?很多学生甚至坦白地说:“我就没有干过比读经典名著更吃力却不讨好的事情。”的确,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很多学生“功利思想”严重,拼命挣分数,沉重的学业负担压抑了他们读名著的愿望。加之社会上的动漫、游戏、网络小说以及各类时尚读物充斥着青少年的视野,读名著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成了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