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  相似文献   

2.
阅读下面的诗 ,然后按要求答题。(一 )征人怨    柳中庸 (唐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①青冢是指 ,在今境内。②全诗一句一景 ,表面上似乎不相关联 ,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 ,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试用 1 2 0字左右作简要分析。(二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唐 )松下茅亭五月凉 ,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 ,隔水青山似故乡。山水诗向来多是对自然美的歌咏 ,但本诗的归趣却并不在山水 ,而是别有寄意 ,这寄意是什么 ?试以 1 0 0字左右作简要说明。(三 )丹阳送韦参军  …  相似文献   

3.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溪兴杜荀鹤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孤寂无奈的情绪,你认为如何?请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门怨李白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古人评此诗:“通首不言怨,怨在言外”,你是否同意此说法?请结合全诗简述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4.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诗后问题。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注]雉(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1)从体裁上说,这是一首诗。作者王维是(时代)诗人,字,有文集《》。(2)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共写了哪几幅图画,这几幅图画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2)两道…  相似文献   

5.
20 0 4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 ,然后回答问题。征人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 )诗题为“征人怨” ,通篇虽无“怨”字 ,但句句有“怨情” ,请作简要赏析。这道试题很典型 ,涉及到边塞诗的鉴赏。在我国唐代 ,以高适、岑参为主 ,并有王昌龄、李颀等人共同形成了一个诗派 ,他们的作品往往表现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壮志 ,抒发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 ,还描写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 ,但又不…  相似文献   

6.
宣王好射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吕氏春秋》)犤阅读训练犦1、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①齐宣王好射音:_____义:_____②其尝所用不过三石;音:_____义:_____③中关而止;音:_____义:_____2、补出下面省略句成分。①以()示左右②()中关而止3、翻译句子。①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②其孰能用是?③岂不悲哉?4、回答下面的问题。1、齐宣王用过的弓“不过三石”,为么左右却说齐宣王用…  相似文献   

7.
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及注释 ,完成 1— 3题。独坐敬亭山 ①   李 白众鸟高飞尽② ,孤云独去闲 ③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注释】①敬亭山 :又名昭亭山 ,在今安徽宣城北。②飞尽 :飞光了。③独去闲 :独自去偷闲。1 这首诗的主要意思在于一个   字 ,但却从   字写起。点出似乎“山”和“我”在彼此依托 ,相随作伴。2 解说诗中一二句“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的含义。答 :                                    3 解说诗中三、四句“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的含义。答 :    …  相似文献   

8.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湿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标题中有"怨"字,但全诗却不见"怨" 字,试简析作者是如何写"怨"的。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白《赠孟浩然》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诗中扬溢着对孟浩然崇拜敬仰的感情。性格傲岸、才气横溢的诗人李白,自视甚高,从不轻易许人。他的前辈如李邕、苏颋,同辈友人如王昌龄、高适、杜甫、贾至等,虽交往至密,然不见对诗才有所称赞,甚至对德高望重誉他为“谪仙人”的老  相似文献   

10.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①试指出两首诗的相同之处?②从风格看,两首诗各有什么特③两首诗中蝉的形象与诗人各世有哪些相似之处?其尾联分别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②题。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天末…  相似文献   

11.
原题如下: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星星雷抒雁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联想和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道题从形式上看,似乎应为材料作文。但根据其要求中“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和注意中“联想和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来看,材料中的《星星》这首诗在写作中可用也可不用,这似乎又具有话题…  相似文献   

12.
<夜归鹿门歌>教学实录 (音乐伴奏<归去来>) 师:"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自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是何人,令李白如此景仰? 生(齐):孟浩然.  相似文献   

13.
李春燕 《中学时代》2022,(12):62-66
<正>一、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②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③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变得更好。(巴金)④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习近平)请综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4.
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人日思归①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②,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注]①人日:即正月初七.②此句言时当正月初七.传说鸿雁正月自南归北.(1)“入春才七日“的“才“字,包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一、巩固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迄乎成语于富者可汗辣峙家圃传金拆 2.填空: ①,风正一帆悬。 ②争渡,争渡, ③,清风半夜鸣蝉。 ④东市买,西市买,南市买_,北市买 3.①《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句子是“ ②《观沧海》的作者是,诗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厂 ③《望岳》中的“岳”是指,诗中饱含哲理的句子是,。 二、课内阅读 (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  相似文献   

16.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听晓角李益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这首诗旨在写征人的边愁乡思,但全诗却没有一个征人出场,不直接写人,而人在诗中,不直接写情,而情在篇外。试作简要分析。答: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1)云自无心水自闲”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答:(2)结尾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思想?答: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  相似文献   

17.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①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②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  相似文献   

18.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二月初惊见草芽”中的“惊”字写出了诗 人怎样的感情?试简要分析(4分) (2)请对诗中“白雪”这一形象进行分析。(6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相似文献   

19.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星星作者/雷抒雁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总看不清命运的脸,却彷徨在熙攘的乖舛间,俯瞰七彩的桥面,你是否早已怅然?朋友,莫让浮云遮望眼。失落愁云我们都不曾知道,当海子卧在冰冷的铁轨上时,他是否还记得自己的“活在珍贵人间”?梵高用沉…  相似文献   

20.
蔡强 《语文知识》2005,(1):39-42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