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记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美国课程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  相似文献   

2.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  相似文献   

3.
未来是什么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去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的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这条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美国学者阿依  相似文献   

4.
世上有千千万万条道路,但不会有一条现成的路适合所有后来者通向大成。会抉择,会开拓,才可创造出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相似文献   

5.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之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这些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  相似文献   

6.
醉在太平街     
这儿的景象一时是无法全部描绘出来的,一条条小巷将建筑划成了整整齐齐、有棱有角的方格块,外面的道路从四面八方通向这条繁华的街道,它就是长沙著名的太平街……  相似文献   

7.
谢格登湖     
无人写过这湖,也无人高声谈论过这湖。通向这湖的所有道路,如同通向神奇城堡的道路一样,全被封闭了,每条路的上方都悬着禁行标志,简简单单的一条横杠。  相似文献   

8.
谢格登湖     
无人写过这湖,也无人高声谈论过这湖。通向这湖的所有道路如同通向神奇城堡的道路一样,全被封闭了,每条路的上方都悬着禁行标志,简简单单的一条横杠。  相似文献   

9.
《四川教育》2010,(2):54-58
“未来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也改变着目的地本身。”身为一线教师,一旦具备了强烈的激情、愿望、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就能随时随地“向快乐出发”,即使“戴着镣铐跳舞”,也会风雨兼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化、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指出按照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就可以解决发达国家发生的的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走出一条发展中国家通向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努力工作了很久,可是对公司来说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总是无法得到老板的重视。其实,人人都知道职场成功的目的地在哪里,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通往目的地的道路——这条路就是职场的智慧和方法。要到达成功的目的地,只靠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你掌握成功的智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列宁开拓的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基本特点是“政治变革”先于“文化变革”。这样,无产阶级国家可以在科学社会主义指引下,包括利用资本主义在内的“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在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逐步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在此过程中同时实现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造,为经典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建成准备必要条件。这条道路显示出对责本主义“以剥夺农民为基础”的血和泪的过程有着无比的优越性。列宁并不认为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道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盐然性与道路多样性的统一,展现了社会主义的绚丽多姿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庞红付 《高教研究》2007,23(4):11-13
探索自主创新途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主体性原则方法论的引导,因此,主体性原则在成功通向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提出和思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方道路"是在帝国主义历史条件下东方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通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列宁在新道路的开拓中,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其中,新型民主革命路线、民族革命理论和"文化变革"策略尤为重要."东方道路"经历了重大曲折,民粹主义影响是其最主要原因.对民主社会主义应有合理的评价,它同"东方道路"一样,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都不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东方道路"辉煌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赵刊 《中学教研》2002,(3):23-25
相对于命题的直接证法,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直接证法和反证法好比通向同一目的地的两条道路,前者径直,后者曲折.如果直路好走,当然选择直路;如果直路上布满荆棘崎岖难行,那么我们宁可走那条虽然曲折,但是较好走的道路了.至于直路闭塞断绝,那么就非走曲折迂回之路不可了.在解题中,题目末指明用什么方法,便面临选择直接证法还是间接证明更好,甚至有些命题必须用反证法才能证明.如何掌握反证法的使用场合呢?一般来说,以下几种命题类型,宜用反证法.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导读] "未来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路的过程既改变着出路的人,也改变着目的地本身."身为一线教师,一旦具备了强烈的激情、愿望、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就能随时随地"向快乐出发",即使"戴着镣铐跳舞",也会风雨兼程.  相似文献   

17.
正题记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美国课程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人物小传:葛海丰,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任沈阳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沈阳市实验学校校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创新方法与人才培养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中学课改实验基地联合协作体副理事长、沈河区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等职。曾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成功将带来幸福,然而却不容易取得胜利。即使胜利,还有新的挑战在等待着我们。要懂得,尽管很不容易,但胜利的机会就在困难之中。而这种机会只属于那些付出巨大代价,敢于幻想、有信念的、竭尽全力、勇敢的人。如果认为通向成功的道路是玫瑰色的,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一条充满障碍和牺牲的道路。有一点是可以保证的,那就是谁有勇气面向艰险的道路,谁就能在艰难的旅途中坚强成长。真正完美的成功存在于旅途中,而不是存在于目的地;存在于艰苦奋斗之中,而未必存在于最终的结果。(摘自《怎样挖掘你的潜在能力》,[日]桑名一央著,金凤吉、王秉…  相似文献   

19.
<正>"未来并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这是澳大利亚未来学家埃利雅德博士的座右铭,这段话对于语文课程的未来化改造来说也同样适用。理想的语文课程必须直面未来,为儿童的未来语文生活负责。如此,更新教育观念,以响应未来的召唤,成为语文课改的迫切需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未来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条条道路通罗马,表示股市投资的路径有千万条,都可以通向成功,投资者所以不必扎堆学习某一种方法。只要自己能够驾驭,就是好的方法。通过消息炒股,是很多普通投资者喜欢的方法。不过,不同投资者应用该方法的成功率差异却比较大。今天,我们就对这些投资者的成功与不足进行探讨,供有兴趣的投资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