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来绘图,可以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的地位,促使他们动手动脑,进入主动学习的境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语言文字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只有当人们了解了这种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正确含义,才能感觉和认识文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而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绘图,事实上就促使学生要围绕一定的目标.反复去阅读,揣摩课文,从而由被动到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学生一上语文课就愁眉苦脸,而一上美术课就眉开眼笑,这是因为这些学生对抽象的文字理解较难,对形象的画面却感兴趣的缘故。小学生都有爱动的习惯,那么,我们何不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创造我喜欢我要学的积极气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引入画图教学可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睿智,它可以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情境教学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运用情境整合资源,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还能启发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一、在教学语言上花力气阅读课既要通过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也要用教师对课文理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使导言、结语、讲述、点拨、小结等都力争达到明晰,富于启发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学《林海》这篇课文,设计了这样的导言:“《林海》是一篇语言隽永的散文。老舍先生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充满艺术魅力的画面。现在,我们就共同来欣赏课文,看看作家是怎样饱含热情,使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跃然纸上的。”随着这样的导言,学生情趣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5.
课文教学和作文指导是构成语文教学的两大内容。多数语文老师都是把二者分开来进行.因为他们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密切.很难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形:平时只进行课文教学,没有作文指导,作文指导仅放到作文课上完成。这就无形中留给学生这样一个错觉:课文与作文没有关联或关联不大,学不学课文与能否写好作文关系不大。这样下去.势必影响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有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我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大胆进行了探索,把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指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首先想到的是学以致用.尽量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并能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样多年坚持下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不但作文进步很快,而且基本知识技能也得到了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6.
借助音乐,调节情绪,创设氛围。比如,学习散文《故乡的榕树》,如果学生的情绪过于“兴奋”,就很难被文中的乡思乡愁所感染。这时,我们不妨这样创设氛围:在课前预习时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听听张明敏唱的《故乡的云》。在深沉而略带凄凉伤感的歌声中,学生的心渐渐地沉静下来,继而不同程度地受到感染,上课所需要的那种氛围也就基本形成了。再学课文,学生就能很快地进人角色,产生共鸣。借助音乐,引入意境,加深理解。在《警察和赞美诗》中,“赞美诗”能使屡次作恶的流浪汉苏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大转变学生很难理解。一方…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组课文是由《小八路》、《王二小》、《明明上学》和《一只小羊羔》四篇看图学文组成的。纵观这一组教材,其编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课文从图到文结合得非常紧密。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看图学文的特点,既要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了解画面所描绘的内容,又要联系图画理解课文,理解词句,懂得课文是如何叙述图上的事物,从而为过渡到阅读课文打好基础。现谈谈这一组保文的训练要点。一、观察训练教学“看图学文”,看图是基础.因为画面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对此,本组四篇课文后的第一题作业,编者都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也就是情与理.情感和认识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若能融合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公关学、趣味学于一炉,讲究情感教学的艺术性,就会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文本身洋溢的感情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精髓,使学生达到“喜于听、乐于学、欣于行”。  相似文献   

9.
所谓思路,就是作者一层一层地表现出文章中心思想的路子,亦即“文脉”。如果说思路是文章的纲绳,那么,词、句、段就是缀在上面的珠子。纲举而目张,脉络清而义理显。下面试以自己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为例,谈谈讲读课抓文章思路的体会。 1、粗读课文,探思路。布置预习时,我除让学生运用工具书自学字词外,还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这课是写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意在让学生探索作者的思路。课堂教学时,检查预习情况后,我再解题。紧接着,我让学生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课文哪一部分是写人们和总理的灵车告别的?还写了哪些场面?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就能迅速把握住:课文最后一部分是写人们和总理的灵车告别场面的;第一、二段分别描写了人们等灵车、望灵车想总理的动人情景。这样,通过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结合板书;“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全文思路就出来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学生也就能自然地将课文按三个场面分为三段。  相似文献   

10.
正朗读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小学的语文朗读呢?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  相似文献   

11.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1,能运用工具书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能按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及有关段落。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等方面的练习。同时,紧紧抓住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中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在进行语文训练的同时,结合课文的内容特点,教育学生学习董存瑞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周总理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二、本单元教学构想1.在本单元教学我要注意围绕重点训练项目“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相似文献   

12.
《温暖》是一篇看图学文。画面内容是周恩来总理和一位清洁工人亲切握手,这个动人的情景反映出周总理平易近人,尊重普通劳动者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清洁工人对总理的敬爱。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读懂课文,展开想象,深化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敬重平凡工作的思想感情。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有如下三点设想:  相似文献   

13.
朗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朗读有助于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领悟、升华。在琅琅的读书声感染下学生也能深入文章的意境,充分去感知课文造句的生动以及谋篇布局的精巧。此外,多读、熟读、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本文就朗读教学展开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把握中心在教师分析课文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细读文章”,不能只是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而要在此基础上提高要求。在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逐步理解,已经基本上深入了课文,对重点词句的意思也有了一定的感知。所以,在读的时候,自然会在头脑里闪现出一幕幕的片断,这样,对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中心有很好的作用。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在细读课文中,学生读的过程,看见“冒”字,通过学习,理解其意,脑海中自然会出现“荷……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的画面,读到“有的……有的……有的”,自然会…  相似文献   

15.
尹格利 《成才之路》2013,(29):28-29
美术绘画中的“留白”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他能启发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把画画得更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运用留白的艺术。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对文章中有空白的地方进行想象性地补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的理解不同,补白也不同,体现了他们对课文的不同理解,这种补白是一种创造性的思考。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就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留白,让学生在补白中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6.
《鸬鹚》的教学重点应着重进行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观察图画不仅要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由远到近,由湖到岸,由远处的几只渔船到近处一只渔船上的渔人、鸬鹚,而且还要能在观察中体会整个画面所表现的宁静气氛。指导学文,要让学生借助看图,形象地理解课文语言,品味湖面动静变化和时间先后顺序变化的描述,从而提高理解和欣赏语言文字的能力。教例一:图文对照教学法教例说明:图文对照教学法即以图画与课文对  相似文献   

17.
<正>诗人王维画了一幅画,请苏轼来欣赏,苏轼这样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达的意思是诗画不分家。其实文章也是这样,小学课文里,有很多精彩的文章,写得很美,画面感也很强,有的到了引人入胜的境界。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借助多媒体再现画面,领悟,理解,感受,充分享受文章带来的乐趣。一、让画面走进字词教学字词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小学低年级时,词语教学应该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鉴赏,既是帮助学生感受、理解、赏析语言美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能力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对语言这一审美对象的期待视野,当语言能满足其需要时,就能形成审美认同,产生审美愉悦。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鉴赏呢?一、情境渲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语言的品味赏析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意境,渲染气氛,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在语言文字中所倾注的深情。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教师紧紧把握住课文感情…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教学中,阅读课文的教学我运用整体教学法。有的阅读课文篇幅较长,教材往往把一篇文章分为两课。教学中不一定要受课文教学安排的限制,可把文章合起来教,整体处理,不使情节割断。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采用课文整体教学,既能从客观上把握好对内容的理解,又能从微观上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知识点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把电化教学手段引进小学语言课堂教学,对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合理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驱遣学生的想象呢?下面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为例,谈几点认识。a.利用投影丰富文章的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看图学文、看图说话之类的训练内容。它们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对画面内容或作说明、或补充结尾、或编故事写作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展示相关画面,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启发学生想象,并调动自己的语言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