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报刊集粹     
档案一字歌一字一字又一字字字似黄金一页一页又一页页页如莲花一篇一篇又一篇篇篇铸历史一卷一卷又一卷卷卷写丹青一人一人又一人人人为英雄一代一代又一代代代亦无名一室一室又一室室室藏洞天一馆一馆又一馆馆馆尽宝藏(摘自《云南档案》)养生十方略一贯知足,笑口常开;二目远大,高瞻远瞩;三餐有节,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四季不懒,常运动,勤思考;五谷皆食,切勿偏好;六欲不张,有理有节;七分忍让,潇洒快活;八方交往,切忌孤独;九断烟酒,戒除嗜好;十分坦荡,理解人,谅解人,经常保持一颗宁静平和的心。(摘自《中华养生保健》)快乐的来源1.抓住今天…  相似文献   

2.
秘香阁(180页)怀古书屋(233页):清武陵顾湘。案:秘香阁、怀古书屋二室名之主乃顾湘舟。顾湘舟名沅,湘舟乃颐沅之字,古吴武陵人,《藏书纪事诗》卷六有传。此二条漏一"舟"字,则为另一人矣:顾湘,常熟人,其室名为小石山房、玲珑山馆。陶谷主人(192页):清张徵。案:据《藏书纪事诗》卷五当作"张徵斋",漏一"斋"字。又,据王欣夫先生的初步考证,陶谷主人当为"清山  相似文献   

3.
《黄安县志》十二卷清刘承启修 ,詹大衢纂。清康熙三十七年 ( 1698)刻本 ,十二册 ,半页八行二十一字 ,白口 ,四周双边 ,单黑鱼尾。首有康熙三十七年年遐龄序、康熙三十六年王燕等八篇序文 ,另有康熙四年原序一篇、《黄安县志》纂辑姓氏、凡例十六则。全书分十二卷十二门 ,即卷一沿革志、卷二疆域志、卷三田赋户口志、卷四蠲赈志、卷五学校志、卷六诸祀志、卷七风俗志、卷八职宦志、卷九选举志、卷十人物志、卷十一闺范志、卷十二艺文志。刘承启字光仲 ,直隶故城人 ,贡生 ,康熙三十五年邑令。大衢字涉园 ,湖北黄冈人。岳宏誉序文中言 :“今上…  相似文献   

4.
吴伟业的两篇集外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又号鹿樵生,江南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清初文学家。不仅以诗歌著名一代,而且擅词曲,工书画,并有传奇和杂剧行世。吴氏的专集,最早为清顺治十七年(1660)刻的十卷本,后有《梅村集》四十卷,由他的学生顾湄编定,刻于清康熙九年(1670),收进《四库全书》。清末宣统年间,董康在北京购得一部《梅村家藏稿》抄本,共六十卷,其中有朱笔校注,称“先大夫”云云,显然是吴伟业之子的手笔。所收的诗文,溢出四十卷本百余篇。董康将此本整理后收入《诵芬室丛刊》,于宣统三年刻印…  相似文献   

5.
《全宋诗》册一二卷六六四页七七六九吕陶《范才元参议求酒于延平使君邀予同赋谨次其韵》诗,出《净德集》卷三二。此诗又见于《全宋诗》册三一卷一七八五页一九九○四张元干,题同,出《芦川归来集》卷二。考吕陶(1028—1104)为北宋人,张元干(1091—1131)为南宋人。查苏籀《双溪集》卷三有《次韵范才元中秋夜》,李处权《崧庵集》卷一有《送范才元》,吕本中《东莱诗集》卷一九有《送范才元》,且张元干诗中另有《次韵范才元中秋不见月》,此四人皆南宋人,范才元与他们同时。吕陶《净德集》乃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辑,故有误,此诗应为张元干作…  相似文献   

6.
《芙蓉池馆诗草》为清代桂林诗画家罗辰(1770-1838年或1838年之后,字星桥,嘉庆武生)的诗赋集, 一册,《清人别集总目》予以收录。该集刊刻于道光十八年(1838),现为中科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河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广东图书馆、广西图书馆、桂林图书馆等馆收藏。该书卷首有阮元道光丙戌年(1826)《芙蓉池馆诗叙》一篇。阮元督粤,罗辰曾于其幕下数年,二人相交甚深,该《诗草》中有罗辰与阮元酬唱诗歌多首。是序未为《揅经室集》和台湾学者陈鸿森先生最近辑阮元佚文一百三十三篇的《阮元军经室文辑存》所收录。为更全面地研究阮元的人格魅力和文艺思想,兹将该序录出,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7.
曾经,帙卷浩繁的档案,须一卷一卷地找一页一页地翻:如今,只要依靠电脑点击鼠标,便可迅速锁定目标,方便快捷查找,这是在宜都市档案局(馆)查阅大厅见到的情形.宜都市档案局(馆)配置专门应用软件系统加快纸质档案数字化进程,启动档案原文计算机管理,大大提高了档案工作服务党政服务百姓的工作效率,彰显出档案事业的科技魅力.  相似文献   

8.
传世的古籍中,偶尔可遇到两种版同而又有差异的本子,或卷数不一,或刻年、刻书人难求一致。细审,其牌记、序跋及署年、卷端撰校人题名,以及部分篇章排列顺序、某些页的文字,都或有不同,但全书视为异版,又不妥。例一、甲梅村集二十卷九行十九字,线黑口,单黑鱼尾,尾下镌“梅村集”。顺治庚子钱谦益序。卷一卷端题:“太仓吴伟业骏公著后学许旭九日顾湄伊人订”。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省部分中小学图书馆藏书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我省部分中小学图书馆藏书现状及对策黄春青(广东省教育厅中小学图工委)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建设是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中关键性的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到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的整体效益,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到一代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记得还是1956年,我刚进入北京大学,领的借书证上贴像片处,盖了一个"书"字用方框圈起来的图章,不知什么意思.老同学告诉我,这个字代表"图书馆"三个字,是图书馆界老前辈杜定友先生1927年创造的,"象形回币,具有地方之意.中间置一‘书'字,即书的四周,围以馆屋,成为藏书之所".(<图书馆学季刊>2卷(1927)1期166-167页)  相似文献   

11.
张升 《历史档案》2020,(1):113-119
国家图书馆藏明弘治年间碧云馆活字印本《鹖冠子》三卷,是编修《四库全书》本及聚珍本《鹖冠子》所用之底本,该书前附有馆臣所拟的一则提要稿。这则提要稿比较特殊,以往从未被学者视为《四库》提要稿,因此,本文拟对该提要稿之写作过程及作用作初步考述。一《四库》底本《鹖冠子》《鹖冠子》三卷,三册,宋陆佃(1042—1102)撰解,故又称《鹖冠子解》,明碧云馆活字印本,每半页10行,行20字,白口,四周单边,注大字低一格。板心上刊"宁"字,下刊"活字板""弘治年"或"碧云馆"。共计133叶。书中有较多朱笔在原书上的校改痕迹,也有一些朱笔签条,偶有墨笔签条。这些校改与签条均应出自四库馆臣之手。  相似文献   

12.
“全宗卷“是在管理某档案全宗过程中形成的、以全宗为单位组成的说明相关历史情况文件材料的专卷,是档案馆、室馆(室)藏各全宗档案管理情况的缩影.因此,实施全宗卷管理是基层档案馆、室业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结合业务实践,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档案馆、室全宗卷建设的必要性与对策,是为抛砖引玉,以促进基层档案馆、室进一步重视加强全宗卷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全宗卷”是在管理某档案全宗过程中形成的、以全宗为单位组成的说明相关历史情况文件材料的专卷,是档案馆、室馆(室) 藏各全宗档案管理情况的缩影。因此,实施全宗卷管理是基层档案馆、室业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结合业务实践,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档案馆、室全宗卷建设的必要性与对策,是为抛砖引玉,以促进基层档案馆、室进一步重视加强全宗卷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张育新 《传媒》2017,(24):30-30
岁月荏苒,大道通天;初心笃定,理想澎湃。 八十道年轮,环环相扣,铭记着中国记协走过的不平凡的征程。一代又一代新闻人坚守阵地,辛勤耕耘,笔耕不辍,以一篇又一篇翰墨飘香的新闻作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
西清古鉴     
谷毓 《图书馆学刊》2011,(5):F0002-F0002
《西清古鉴》40卷,附《钱录》16卷,清梁诗正、蒋溥等纂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武英殿刻本。半页行不等,行18字,白口,双鱼尾,四周双边。梁诗正(1697~1763),字养正,又字养仲,号芗林,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雍正八年(1730)进士,授编修。乾隆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著有《矢音集》。  相似文献   

16.
宋人吕本中(1084—1145)著有《官箴》一卷,"虽篇帙无多,而词简义精,固有官者之龟鉴也",长期为人所重。但其书如何形成,历来不甚了然。清代四库馆臣即有疑问,《四库全书总目》卷七九载:  相似文献   

17.
《宋稗类钞》中有一则欧阳修写文章的故事。钱惟演镇守洛阳时,因为缺少驿舍,下令修建一座“临轩馆”。竣工的时候,他命谢希深、尹师鲁和欧阳修三个文人,分别为“临轩馆”写一篇“记”。三个人分头去写,很快就写好了。谢希深的文章五百字,欧阳修的文章五百多字,尹师鲁的文字最短,只有三百八十个字,  相似文献   

18.
清人笔记随录(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游录》九卷 谈迁 撰 谈迁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枣林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卒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六十四岁。明诸生,因愤明史著述多有失实,遂萃毕生精力从事明史纂辑,成《国榷》100卷,为有明一代的信史,不意全书手稿于顺治四年为宵小所窃。孺木志不稍沮,奋其余年,又重纂成书。  相似文献   

19.
胡培翚(1782—1849),字竹村,一字载屏,号竹匡、紫蒙,安徽绩溪人。嘉庆二十四年进士,官户部主事,授内阁中书,擢户部广东司主事。道光十一年去官,历主钟山、惜阴、云间、泾川诸书院,所著有《仪礼正义》四十卷、《燕寝考》三卷、《褚袷问答》一卷、《研六室文钞》十卷、《补遗》一卷等。其生平事迹可约略见于其弟子汪士铎所撰《墓志铭》及《清史稿》卷四八二、《清史列传》卷六十九  相似文献   

20.
《四库总目》对收录各书的卷数与篇卷分合多有精要论述.但因各种局限,馆巨对一些书的版本未作深考,致使提要在考辨卷数、篇卷分合中出现了一些错误论断.兹举馆臣之误六条,除《汲古丛语》条系指《总目》失检外,余五条皆从版本角度辨其论断篇卷之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