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信息技术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IT应用模式及组织能力的分类,将信息技术能力(IT能力)分为开发式IT能力和探索式IT能力.从组织决策的视角,剖析了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然后,以制造企业为对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回收数据,共回收有效问卷178份,并对上述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企业决策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开发式IT能力通过影响操作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绩效;探索式IT能力通过影响管理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
孙晓琳  薛甜甜 《现代情报》2012,32(11):146-149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是信息技术(IT)能力而非单纯的IT应用影响着企业绩效。因此,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IT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IT能力的研究成果众多,但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本文对IT能力的相关研究做了整理,对IT能力的概念及IT能力通过什么因素影响企业绩效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状况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曾伏娥  郑欣  李雪 《科研管理》2018,39(4):92-101
信息技术(IT)的快速发展对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会导致能源消耗、社会分化,另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但现有文献对IT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及其过程研究较为匮乏。本文根据资源基础观,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整合模型。以214家汽车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IT能力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多层面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全面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实证结论发现IT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绩效表现,促进可持续发展绩效;业务流程敏捷性是IT能力重塑企业的关键环节,对于IT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最后,本文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IT)的快速发展对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会导致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但现有文献对IT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及其过程研究较为匮乏。本文根据资源基础观,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整合模型。本研究以214家汽车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IT能力对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全面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实证结论发现IT能力有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绩效;业务流程敏捷性是IT能力重塑企业的关键环节,对于IT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现有研究表明企业的IT能力与企业绩效间并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应该具备哪些IT能力?如何才能发挥这些IT能力的作用,帮助企业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信息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尝试从组织学习的视角来探讨企业的IT能力对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组织学习在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作用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IT能力、知识管理战略与绩效: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IT如何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绩效提高一直是众多学者关心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在环境压力的作用下,IT能力、知识管理战略和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理论模型。本次研究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397家企业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IT能力能够通过中介变量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企业采用知识管理战略能够促进绩效的提高。环境压力虽然对组织绩效的直接影响为负,但也可通过IT能力和知识管理战略间接正向影响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业企业IT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制造业企业IT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运用样本配对比较方法,将具有较高IT能力的企业同参照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拥有较高IT能力的企业其短期和长期的运营绩效均优于未具有较高IT能力的企业,而成长性和盈利性绩效则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在短期内并不存在这种关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8.
张鹤达  毕新华  马克强 《情报科学》2008,26(10):1580-1583
本文研究了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IT能力对企业运营绩效和成长性绩效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运营绩效对财务绩效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而成长性与财务绩效并不存在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IT资源和能力理论,建构互联网环境下IT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借助于219家国内企业问卷调研数据,对此模型进行验证。发现IT资源与能力之间有重要的区分,IT安保能力是IT就绪度与IT应用能力的中介变量,IT应用能力间接通过研发创新,影响业务绩效。最后对其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焦豪  邬爱其  张样 《科学学研究》2008,26(3):596-603
 通过对IT能力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调研访谈从而总结出其由IT体系惯例、IT基础设施、人力IT资源、IT关系资产四个要素构成并构建了IT能力的测量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因子分析等实证检验方法进行了统计意义上的探索与验证,最后检验了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结果表明,IT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正向作用,不同能力因子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Motivated by the seeming presence of the productivity paradox in China, this research revisits the question of ho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Leveraging the process-based view of IT, we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mediation factor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capabilities and performance. Based on a survey of 127 companies in China, we find that a firm's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to manage both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 fully mediate the impact of IT on firm performance. The two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in this study are business-process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supply-chain management capability. Our results show that only the coherent integration of IT capability with firm’s ability to optimize business processes and to improve management of supply chains can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Firms should avoid the fallacy that IT investments are solely responsible for better firm performance. Based on our findings,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2.
崔瑜  焦豪  张样 《科研管理》2013,(7):93-100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环境复杂性导致更多的企业采取学习导向战略改进现有能力获得绩效的持续提升。然而,大多数研究忽视了学习导向战略与绩效间关系的中间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因此,本研究首先对学习导向战略、IT能力和组织绩效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接着以IT能力为中介变量,构建并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SPSS软件检验的模型验证显示,IT能力在学习导向战略和组织绩效间扮演了部分中介功能,学习导向战略对IT能力和组织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IT能力各个构面对组织绩效有不同程度的正效应。最后,建议企业可以通过在组织内部实施学习导向战略构建信息技术能力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吸收与内化,差异化产品以快速响应顾客的需求,最终改进与提升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组织边界理论的视角,将结构柔性分为内部组织能力、外部关系能力和跨边界组织能力,并深入剖析了信息技术能力(IT能力)、结构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然后,以珠三角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回收数据,共回收有效问卷381份,并对上述模型和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IT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不是直接的,结构柔性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IT能力通过影响内部组织能力、外部关系能力以及跨边界组织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4.
王东清  罗新星 《科研管理》2010,31(2):137-146
摘要:针对IT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模糊复杂性,选择IT应用管理视角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应用企业能力理论剖析了IT投资绩效形成的深层机理,引入IT能力与企业经营业绩增长之间的关系假设,进而采用来自上市公司的两配对样本进行对照研究对假设予以检验。非参数检验的结果显示,IT领先样本的ROA、ROS、OIA、OIS、OIE等收益类业绩变量要显著高于对照样本,而从反映成本控制水平的TOES和COGSS等变量在研究时窗的表现来看,IT领先样本要显著低于对照样本。这说明,IT投资转化为经营绩效是一个IT与组织其它相关资源和能力有效支持匹配即IT能力塑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develops and tests a three-stage model that examines the role of the quality of shared information in 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s (IOS) use. The model provides a more inclusive method of measuring quality of shared information in IOS use through a re-examination of the impact of top management support and IT infrastructure capability, and by assessing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operational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shared information and overall firm performanc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mpact of the quality of shared information in IOS use on overall firm performance starts with top management support and IT infrastructure capability, and that these success factors positively impact the quality of shared information in IOS use. Moreove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quality of shared information positively impacts operational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which, in turn, leads to improvements in overall firm performance. Overall,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high quality of shared information in IOS use.  相似文献   

16.
陈媛媛  齐中英 《科研管理》2011,32(11):139-147
企业IT投资过程中,组织冗余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文章对此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并假设IT投资的不同时期,企业未吸收冗余和已吸收冗余的水平发生变化,并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相关关系。然后利用中国制造行业196家上市公司1994-2008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六个假设中五个得到证实:IT投资初期企业未吸收冗余水平较高,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已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负相关;IT磨合期企业已吸收冗余水平较高,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组织冗余作为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能够反映IT对企业内部运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