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目的/意义]对国际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论文合著网络及影响力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方法/过程]以2007-2017年这10年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际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研究领域(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ISLS领域的17种核心期刊为数据源,分析了数据总体分布,通过基于熵权的TOPSIS分析方法对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科研主体进行影响力评价。[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哈佛大学、马里兰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是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机构;维斯瓦纳特、贝茨、雷迭斯多夫是最具影响力的作者。  相似文献   

2.
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引证法实证测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新革 《情报科学》2007,25(5):704-708
引证法是文献计量学中重要的方法,图书馆学核心期刊是研究图书馆学重要的对象,对图书馆学核心期刊进行引证分析,是研究图书馆学和评价图书馆核心期刊的一个重要测度方法。本文统计出近5年11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对核心期刊被引文量、平均引文率、核心期刊引用比例、自被引、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进行实证测度评价,探讨各项测度指标所揭示的期刊引文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通过对核心期刊各项指标以及综合排名,了解它们排名情况,分析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对人大报刊复印资料G9分册《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1996-1998年共36期收录中国图书馆学优秀期刊和4种情报学核心期刊的全文进行定量分析,结合抽样调查1995-1997年12种中国优秀图书馆学期刊和4种情报学期刊发表的基金论文数量,从而探讨我国图书情报专业期刊的现状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爱丽 《现代情报》2007,27(11):149-151,153
开放存取是图书馆学情报学近年来研究的重要主题和热点,文献计量是研究图书馆学的重要方法,文章统计出近五年17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关于开放存取栽文,分析其总发文量,年均发文量,主题研究等情况,探讨我国开放存取研究和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5.
付中静 《现代情报》2016,36(6):79-86
以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为范围,在2年影响因子时间窗口内,实证分析非可被引文献(Non-citable Document,NCD)的引证特征。结果发现,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发文数量、被引频次百分比较高的NCD类型是述评、信稿,2种文献引证效率也较高;NCD不仅可被引而且还对文献进行施引,NCD的被引量和NCD对可被引文献引用的引用量在影响因子被引量中占很大一部分;部分期刊NCD对影响因子的贡献率不容忽视。本研究有利于国内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领域科研工作人员了解国际相关领域期刊的文献特征,有意识调整办刊方式、办刊理念和办刊技巧,加强选题策划,提升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吴漂生 《现代情报》2005,25(8):137-140
文章统计分析了2002~2004年《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全文转载情况。通过统计分析揭示了《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源工作》全文转载涉及的主题范围、主要作者群情况和比较活跃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并对《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的特点和局限性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苏坤 《情报探索》2011,(4):49-51
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版至2008年版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以CSSCI和《复印报刊资料》统计数据为基础,从2008年版19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即年引指标、转载量等方面,分析了其作为核心期刊在本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2001-2005年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引文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艾新革 《现代情报》2007,27(3):25-30
引证法是研究图书馆学和评价图书馆核心期刊的一个重要测度方法。本文统计出近五年11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对核心期刊被引文量、平均引文率、互引、自被引、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测度指标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对统计结果进行纵向、横向比较,探讨各项测度指标所揭示的期刊引文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同被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期刊同被引是同被引分析方法的一种,使用该方法可以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期刊的同被引情况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1996-2006年CNKI中有关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同被引数据进行统计,然后运用聚类分析和核心--边缘模型两种方法来处理和分析数据,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通过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试图说明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之间的关系,并确定该学科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6—2010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论文的研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展示我国近五年来图书馆学研究发展状况,确立各地区各机构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期刊变迁对情报学定量化研究的影响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均平 《情报科学》1998,16(4):333-339
本文通过对《情报科学》等4种期刊停刊前、后几年的我国情报学定量化研究论文的统计与比较分析,揭示了专业期刊变迁对情报学定量化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分布规律和核心期刊效应及测定结果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从一个侧面论证了专业期刊对学科或专业领域研究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在《情报科学》复刊之际,谨以此文深表祝贺和纪念。  相似文献   

12.
情报学核心期刊基金资助论文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基金论文率、基金资助级别、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合著率、合作度、发文机构、作者所在区域等角度,对8种有代表性的情报学核心期刊2007年所刊载资助基金论文进行定量分析,旨在揭示情报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并为情报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在转型开始后,科学预算锐减,科研人员流失,创新萎缩。科学事业严重衰退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科学领域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意识形态不再干扰科学,制定了一整套法律法规,建构了科学领域的竞争机制,实行科学教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情报学核心期刊基金资助论文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宁 《现代情报》2009,29(10):149-152,184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基金论文率、基金资助级别、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合著率、合作度、发文机构、作者所在区域等角度,对8种有代表性的情报学核心期刊2008年所刊载资助基金论文进行定量分析,旨在揭示情报学学科研究的现状。并为情报学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设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旨在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的优秀者,以利于他们完成科研工作任务,并迅速成长为各类高水平专业人才,为我国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建设做出贡献。十七年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支持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高级人才的培养。今后,从进一步发挥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的作用出发,应对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绩效作出科学的评价,并逐步完善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工作,使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培养人才和孕育学术成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家科技进步奖研究进展及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者对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的特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研究主题主要涉及获奖项目的统计、获奖项目的经济效益、获奖人员的年龄结构、获奖项目的推广应用情况及跟踪研究等方面。针对获奖项目的特征,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改革与完善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相关建议,主要包括调整奖励对象,改变奖励方式;取消政府科技进步奖,主要由企业和市场来奖励;重点奖励自主创新成果;强化对获奖成果的后续管理和跟踪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万方数据库数据为依据,运用对比分析法,对《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中图书情报类19种核心期刊的来源文献量、即年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学科扩散指标等8个指标值进行排名和分析,以了解《情报科学》近年各指标状况。建议通过提高稿件学术质量,进一步提高影响因子,扩大《情报科学》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宋歌 《情报科研学报》2014,(1):76-78,86
图书馆学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长期以来,其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图书馆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同时热点也向着创新性迈进。文章主要对2002--2012期间图书馆学的研究文献进行剖析解读,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云计算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进展的概况,进而对研究中的热点、成果及主要学者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郜正亚  刘晓荣 《情报杂志》2012,31(2):62-66,51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服务与信息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情报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和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的对比分析,从理论研究热点、方法研究热点、业务研究热点、技术研究热点四个方面探索了当前我国情报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并对图书情报学综合研究热点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未来研究趋向予以适度预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现实可行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