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斯琦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3):127-128,141
涉及美国文学起源的印第安文学为美国文学作为世界性的"大熔炉"注入了属于自己的成份。印第安因素使得美国文学作品更加多样、作家更加多类以及文化背景更加多元化。试通过对印第安文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三个文学历史阶段形成的原因,探讨印第安人、印第安文学对美利坚民族及美国文学尤其是美国小说本土化和独立性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文学是经过印第安本土文化与欧洲移民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整合,在欧洲政治哲学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多元性文学。民族的多元性必然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因此,服务于政治认同的早期政论文学,是美国民族及其文学发展的开端,也是其文化全球化的产物。追根溯源,早期印第安文学传统应该名正言顺地被划归为美国文学的起始期。事实上,直到北美革命时期,才显示出欧洲文学传统进军北美的强劲势头,而首当其冲的是欧洲政治哲学对北美殖民地革命时期政论文学的影响。正是由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具有多元开放的性质,才助使美国文学沿着全球化的轨迹持续发展下去,进而形成了20世纪美国文学的繁荣景象并产生了当今美国文化殖民的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3.
美国戏剧文学发生学的内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文学的一种类型,美国戏剧文学的形成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一脉相承的。欧洲戏剧传统是美国戏剧形成的外在因素,这一因素与美利坚民族和英吉利民族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然而,美国戏剧文学的本土化因素却是在美国戏剧文学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因素,其核心在于美利坚民族的政治诉求,因而政治剧是其主要形式。此外,欧洲移民与印第安人的关系和早期戏剧中印第安人形象的塑造是其戏剧文学的另外两个内在因素。美国早期戏剧与其文学的追求相一致,是美利坚民族"人学"思想的追求,反映了戏剧这一文学形式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和以人为目的这三个维度上的"人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由于多元文化观深入人心、媒体的关注和扶持、印第安裔学者及活动家的推动,以往一直不为美国主流文化所承认的印第安文学迅速崛起并保持繁荣兴旺的势头。其复兴和发展表现出下述特点:印第安裔作家具有丰富的文学研究与写作经验和开阔的视野;他们的作品奠定在坚实的民族文化基础之上,植根于悠久的文学传统之中;他们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但都表达了自己对有关社会人生和宇宙自然的重要问题的见解;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政治、文化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在文学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趋向于认同主流文化。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印第六安英语文学,表现出强烈的印第安民族意识,深入探索如何通过在当代社会中坚持印第安传统与价值取向,寻找印第安身份,回归印第安自我。  相似文献   

6.
印第安作为北美大陆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在长期的部落生活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学特征,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但是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殖民者的不断涌入,印第安文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濒临消亡的边缘。其文学体现了被白人文化同化的同时尽量保留了自身的文学特点,直到美国高涨的民权运动引发的文化回归,印第安文学在美国当今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才得以复兴并具备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王文倩 《现代语文》2005,(12):35-37
中国文学在“五四”十年间(1917~1927)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其中固然有社会历史的作用,更是文学本身发展的结果。然而“五四”文学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高潮又与西方文化的推动有着特别的联系,它是近代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撞击的产物,而这一撞击在文学领域的具体矛盾运作及其经验教训也值得我们研究总结。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杂以道家宇宙观的文化体系。其特点在于:它是一个“自足体系”,并强调“家族整体意识”。泯灭人的个性,使人缺乏“独立性”,而又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这些以人的感情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坛迎来了文学发展的春天。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吸收了西方新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适应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人们的心理。“寻根文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呼吁用传统的民族精神恢复现代人健康的“人性”、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复杂性的描写、突出时人的非理性世界的展现。寻根文学创作为打破“文革”文学万马齐喑的局面,促进新时期中国文学走向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1)美国有无古代史。这是一个涉及美国历史的上限问题的重大学术命题。伍宗华对“美国无古代史”、“美国历史从近代发端”的提法持有异议。他认为 ,印第安人的历史就是美国史的开端。其理由是 :(一 )北美印第安人在缔造美国的过程中并不是无所作为的。“笼统地说美国是从印第安人氏族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诚然不妥 ;作为美利坚各民族一员的美国印第安人 ,正是从古代氏族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们乃是美国古代历史的直接继承者”。 (二 )国别史的范围应包括该地区自有人类以来的全部历史。 (三 )美国印第安人虽被征服和屠杀 ,但毕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文学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既秉承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创作观,以“人”为中心,关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又愈发关注当下时代生活,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与时代担当。同时在创作群体上深受现代文学熏陶的老一辈作家笔耕不缀,新生代作家亦逐渐成为时代文学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少数民族作家也在自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的滋养下佳作不断,70年的中国文学成就斐然。对70年来中国文学和重要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也有助于文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具有生命化或人格化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个特点。要准确地把握和理解生命化的文论观,就必须追根溯源,从源头来探讨促成这一理论体系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教材的编写不仅要考虑到文学史教学实际,也应该处理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所以其编写应该坚持一项基本的原则:文学史编写要注意"文学" "史",即注意四要素构架的"文学"、注意多层级的文学"史"、注意差异性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13.
文学史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是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分支,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激励下,学者们为文学史写作从理论上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模式,带动了文学史写作实践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从多样的文学史模式、文学史写作实践的困境两个方面来总结现阶段文学史理论建构及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自觉的文学流派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否存在 ,这是近年来评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梳理了否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存在的新派理论观点 ,并以此为基础 ,从 19世纪社会变革而导致的一种哲学精神和人的观念变化的角度 ,粗略地推演了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肯定了它作为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的西方文学主流的存在 ;并针对自然主义文学取代现实主义文学的观点 ,简单勾画了自然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文学有多种分类方法。本文主要从内容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分类。研究文学类型,既有利于作家的创作,也有利于读者的鉴赏。  相似文献   

16.
从文学活动的三个方面表现出文学发展的内在因素:就作者言,有刚柔相济、文道离合、因革交替;就作品言,有语言变迁、文体嬗变、技艺积累;就读者言,有经典示范、质文代变、雅俗互动。这些因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内在地决定着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语境的说明及其与文学艺术活动要素间的关系的分析,认为语境对文学艺术活动各要素具有制约作用。语境的变化,必然导致文学艺术活动的相应变化。只有在对语境的制约作用充分领会的基础上,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不忽视对文本和世界的关注,才有可能领会文本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状况,以及身处其中的文化人特殊的生活体验、精神感受和审美追求的研究,始终没有很好地呈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中。进入21世纪,这一情形有重要改观。一些研究者开始正视这一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被冷落的主题。这些研究涉及对伪满洲国文学整体的把握,对具体作家具体创作的分析,以及原始文献的系统搜集和整理。伪满洲文学研究在当前的突破值得关注,这涉及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和创新认识,涉及到重新评定日本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由此出现了对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新的表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以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以朝代更替作为文学发展阶段划分标准的传统方法是不科学的,它忽视了文学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如果以文学的表达方式及其所呈现的基本形态来划分,中国文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口头文学阶段和书面文学阶段。而口头文学阶段因缺少实证材料无法进行历史性清理,因此只能把重点集中在书面文学阶段。现行文学史均采用这样的叙事策略。如果以书面文学主流文体的生产和消费以及实现这种生产和消费的物质媒介为依据,中国文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贵族文学时代、精英文学时代、市民文学时代、大众文学时代。这些时代虽互有交叉,但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代表性文体,有特有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手段,有不同的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因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学面貌。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文学边缘化对文学而言,就好比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意义,也难免有消极影响。就文学边缘化的实质来看,它至少应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即:有利于文学自身的发展;有利于作家的自由创作;有利于大众参与文学创作。但是,文学边缘化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具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市场化对文学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文学作品的质量下降趋势明显;读者审美能力退化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