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玲 《文学教育(上)》2010,(10):144-144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但因为隔着语言的障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怎样调动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具体操作起来并非那么容易。初中课本所选文言文都是名家名篇,即便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能够疏通文义,而名家的精妙构思、深远立意、博大思想也不是十几岁的初中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因此,文言文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教师教学的难点也就不足为怪了。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对于文言文教学,我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寻求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途径,也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了一些好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文言文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对于文言文中的字词和句子不能够完整的理解,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这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一部分。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对文言文的语言逻辑的理解不强,没有相关的学习经验,不能读准文言文中的字音,缺乏一定的指导。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的方式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本文研究了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几点解决对策,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因此,学习文言文,少不了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等进行赏析。笔者以为采用“以读促讲”的方法组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培养和积淀。语感的习得是心领神会的过程,教学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和品析。朗读不仅是手段,也应成为教学的目标和归宿。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先读后讲,熟读成诵,这也有利于教学环节的顺利展开。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呢?我尝…  相似文献   

5.
沈黎近 《考试周刊》2013,(76):24-24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从这一要求中不难看出,新课标对于刚接触文言文的初中生要求并不高:只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理解基本内容”只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翻译古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我侧重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迈好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素材,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历代教育名家也都十分重视“吟诵”,苟子说,“诵数以惯之”;叶圣陶说,“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文言文的教学,更是如此,新课标要求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在附录中推荐背诵文言文20篇。可见,教学中要求背诵、诵读的篇数增多了,鼓励学生多背诵,  相似文献   

7.
巧译文言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肓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我们对文言文的理解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初学者,因此有必要明白文言文翻译的根本原则,掌握必要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可见,为落实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培养初步文言阅读能力和文言语感是基本途径,为更好地突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语言因素,应通过诵读、比较两种手段加强语言教学,培养语言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9.
沈小娟 《语文天地》2009,(12):56-57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近年来.各地语文中考结果表明.课外文言文阅读似乎已成了“中考杀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缺乏足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仍有不少授课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虽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标,但倘若只落实这一个目标远远不够,很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达不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因此,一定要把审美教育纳入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接受美的熏陶的同时,养成自觉的审美意识,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高尚的情趣。  相似文献   

11.
初二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导引1 本单元是继第一册第五、六单元及第二册第五单元后学生接触的第四个古诗文单元 ,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 ,学生虽已初步具备了一些文言文、古诗词的感知能力 ,但多数仍未能形成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仍需继续引导学生重视熟读背诵 ,理解基本内容和常用文言词语 ,引导学生注意古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下功夫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 ,特别是加强熟读背诵。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形式与白话文不同 ,与口头语言也有不小的差距 ,而学生除了课文外几乎没有其他语言环境 ,感性知识少 ,“语感”欠缺 …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因此,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在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引导学生欣赏、领悟文言文之美,提高他们的欣赏品位;学习文言文经典的语言形式,应用于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13.
纵观整个初中文言文教学,我们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认为学生能理解字词,会翻译课文就完成了任务。所以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的串讲至今仍是文言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由于很少着眼于“语文”的全面内涵来理解文言文的教学,大量文质兼美的文言文被肢解得七零八碎,沦为仅是理解和积累字、词、句的语言材料;文言文学习在学生看来就是上课记笔记,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公开课”、“出彩”,这是今天江苏盐城的几位同行带给茶馆的几个关键词。应该说,如果按传统的串讲方式,文言文是不难上的———文言文在对学生形成一定障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诱惑。这是学生学文言文往往比学现代文要专注一些的原因之一。但“专注”的同时也容易显得沉闷。因此,如果是公开课,而且要求“出彩”,则不那么容易了。为什么拿公开课“开刀”?我的理解是因为现在公开课都要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所以,剖析文言文公开课如何上,对以新课标统帅文言文教学是不无裨益的。那么,文言文公开课究竟如何“出彩”?且让我们品着茶听听这几位老师怎么说……茶馆掌柜李镇西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篇”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一个“提高”两个“能” ,再次提醒执教者要明白“教”是为了“不教” ,正所谓“教也 ,始之自学 ;学也 ,终之教人 ,亦学也。”因此 ,我在文言文…  相似文献   

16.
王应文 《贵州教育》2009,(13):36-37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当代学生宜孜孜以求的文化“聚宝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因此,文言文教学既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又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及整体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在采用阅读这种最基本、最典型的教学形式时,必须持之以恒抓好“五个强化”。  相似文献   

17.
颜芳学 《现代语文》2006,(8):124-125
文言文的翻译,既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通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就不难看出,无论是旧的教学大纲,还是新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而能文从字顺地翻译文言文,无论是对文言文的理解,还是对文言文的背诵都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现行文言文教学往往夸大了“浅易”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性,忽视了两者之间的传承性;同时不少教师低估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天赋和潜力,低估了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总以为如果教师不讲,即便是浅易的文言文,学生也是不懂或不全懂的。所以教学中力求“落实”,即“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而忽视成套语言的积累,最终学生对学过的文言文仅仅停留在“懂”的层面上,而不能上升到增强学生语言功底、文化功底的目的,更谈不上提高语言修养、加强人文精神熏陶了。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对于学生而言,存在时空和语言上的隔阂。加之功利主义的影响,现在文言文教学已经退化为“死记硬背课”,窄化为“说文解字课”。文言文教学重视“言”本身没有错。文字,特别是重要的词语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它涉及到对语言的积累,牵涉到对文章的理解,关乎着文化的体悟,影响着学生的素养。但字字落实,为“言”而“言”,“言”“文”分离,却让本来充满灵性诗意的文言课堂变得干瘪枯燥,怨声载道,趣味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言文的作用日益提高。无论是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角度看,学点文言文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认真研究文言文教学,探讨符合文言文教学特点的方法和规律,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个教者的重要任务。如何教好文言文呢?随着教改的深入,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有所创新,要让文言文教学“活”起来,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探索精神。一、诵读美读,体味文言文在文言文教学中,诵读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