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指“知识财产权”或“知识所有权”,其对象是人类知识的创造物。知识产权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工业产权,二是版权。工业产权是指发明专利权。版权,也称著作权,是指图书及其他出版物的著作者所享有的权利。根据有关国家公约规定,受保护的作品包括“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中的每一样作品,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  相似文献   

2.
关于知识产权编者按:最近一些同学来信询问知识产权是怎么回事?为此,我们请国家科委的陈芳同志写了这篇JJ、文,帮助同学们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知识产权,国际社会用没有绝它下过定义。但一股认为这种回知识财富产生的法权主要包括版权和工业产权两部分。版权与著作权...  相似文献   

3.
从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看高校图书馆职能的重新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看高校图书馆职能的重新界定赵东方“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可就人类智力所能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两部分.其中,工业产权又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禁止不正当竞争权等;版权包括:作者权与传播者权等.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知识财产取代有形财产成为社会财产的重心,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蜂拥而至。对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概念、类型、诱因及对策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此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一般说来,财产有三类:动产、不动产和知识财产。知识产权即对知识财产的权利。根据1967年在斯德哥尔摩签订的《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知识产权包括对下列各项知识财产的权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  相似文献   

6.
所谓工业产权是指人们依法对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创造发明和显著标记等智力成果在一定区域和一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工业产权的权利客体是无形资产。我国工业产权仅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而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规定,工业产权的范围除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外还包括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及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等。由于这些无形资产权对当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必须在法律上予以保护,于是知识产权法便应运而生。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保护工业产权的法律,国际上也缔结了许多关于保…  相似文献   

7.
除有用性和稀缺性之外,可界定性或称确定性也是财产的要素之一。知识产作为财产之一种,和其它财产一样具有稀缺性和可界定性,并且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是控制知识产的稀缺性和使其获得可界定性的方式。也就是说,知识产之存在,是以特殊的制度设计为前提的,这是它不同于有体财产之处。  相似文献   

8.
知识是一种无形财产,法律为该项财产界定了"产权",形成了知识产权。通过市场机制的配置,知识产权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内生变量的作用。市场失灵为政府的介入提供了理由。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是政府介入知识产权市场的制度安排,它与知识产权制度规范一起共同构成知识产权结构性激励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的财产化运动从美国兴起,其理论上的正当性是从洛克的自然权利论中汲取了营养,TRIPS为知识产权财产化的实现提供了最方便快捷的列车。TRIPS对我国的经济与科技腾飞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危险,我国的知识产权政策应该主动参与,将TRIPS改造为公平分享知识收益、共同促进知识进步的新制度。  相似文献   

10.
依照现代法理,知识产权(又叫智慧产权)可分为工业产权和版权两类,它包括了人类一切智力创造的成果,由于古代社会经济构成的单一,根本不存在什么工业,因而工业产权更是无从谈起,最初的知识产权也只能是单纯的书籍版权,而版权又是在古代世界一路领先的中国首创的。庸、五代时期开始应用的印刷术,到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在财产权体系中的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产权的民事权利属性已得到确认,但对于民法典中是否应包含知识产权法的内容,知识产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是何地位等问题,还存在不同认识。通过疏理有关线索,应对知识产仅作为一种财产权实现正确的定位。知识产权属于广义上的无形财产权,无形财产权的体系包容但不限于知识产权,无形财产权体系呈现零散、各别的特征,难以加以整合,知识产权在其中应以独立的特别法的形态得到体现。那种把无形财产等同于知识产权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信息高速公路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信息产业乃至科技进步的进程。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对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制度提出挑战,所以现行的知识产权法,特别是著作权法应作适当的调整、充实和修改。与工业产权法相比,著作权法更适合于信息新产品与服务的保护和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因此,只要根据数字化作品的特征划清“合理使用”的界线,明确数字化作品的权利归属,亦可解决好数字化技术为著作权带来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客体一直是知识产权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智力成果说和知识财产说分别从智力和财产角度界定知识产权客体,新兴的信息说则将客体表述为信息,这三种观点都有合理性.在理清客体和客体属性的基础上,信息说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所谓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的创造人对成果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生产经营活动中标记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包括著作权和工业产权。有的国家还把智力成果称为知识产权或精神产品.把知识产权称为精神产权或无体财产权。在台湾把知识产权称作智慧财产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图书馆已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15.
传统观点认为,遗传资源不是智力成果,而是人类共同的物质财产,因而不能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然而,生物学和知识学的考察却表明,遗传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信息资源,符合知识产权客体的本质特征。基于遗传资源主权原则,单边主义立法模式已逐步成为区域及国别遗传资源和知识产权立法的重要趋势。遗传资源作为知识产权客体不仅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也有国际法上的坚实基础,更是实践上的迫切需要,因而是主权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应然选择。遗传资源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法律路径有二:一是扩大现行知识产权范围,使现行知识产权法保护的范围覆盖遗传资源及其传统知识;二是构建遗传资源知识产权特别法。  相似文献   

16.
全球供应链中的知识产权,不仅可以是工业产权,也可以是版权,其共享方式主要有独占许可、部分独占许可、普遍许可、分许可和和交叉许可;知识产权资本在供应链总资本中所占的份额应依当事人的约定;知识产权出资人应对其提供的知识产权进行权利的保和必要的技术担保;在知识产权发生价值变动后,其利益分配应作适当调整;各务知识产权法制的协调是一种趋势,同时各国也应加强知识产权的协调管理,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本文对上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法学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衔接相对紧密的一门学科,除了具备传统法学的一般特点之外,又兼具多学科知识背景、学科体系扩展更新迅速以及国际化、现代化程度高的特点。随着国家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就是知识产权,这样知识产权法学在法学领域的国家化趋势不断加强,它与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目标联系日益密切,这使它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发生变化,因此对知识产权教育及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的特性,分析了加强知识产权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目前知识产权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知识产权课程教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知识产权侵权日益增多,如何强化刑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功能,是当前法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课题,本从刑法对知识 产权保护现状以及要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效益优先的刑法价值观,制裁知识产权犯罪刑罚方法的选择等几方面对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质权,即以知识产权为标的物而设定的质权。明确知识产权质权的客体是保护交易安全,保障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功能的正确发挥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我国《担保法》仅从狭义上规定了知识产权质权担保,即规定专利权、商标权和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设定知识产权质权。实际上,商号权、商业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邻接权等广义上的知识产权亦具有财产性质,可以之设定质权。  相似文献   

20.
陈波在《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中医药“老字号”著作权保护的法理思考》一文中指出,中医药“老字号”不仅是各“老字号”传承人历经多代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属于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知识所包含的信息的本质不同,以及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概念。根据WIPO2001年发布的《传统知识持有者的知识产权需要和期望:WIPO知识产权和传统知识事实调查团报告》认为,传统知识可分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包括创作和表演)、传统科技知识(包括生活知识)、传统标记(包括符号和名称)、传统知识相关的生物资源、有形文化财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和传统生活方式及其要素六大类。显然,中医药“老字号”是传统知识的重要类型之一。不过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理论与传统知识产权理论有很大区别和差异。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在知识产权主体的立足点上角度不同。传统知识产权理论关于主体的立足点是强调具体的直接的创作者,具有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特征;而传统知识之知识产权理论关于主体的立足点是强调知识创造的整体性、群体性,其方法论特征是集体主义的。从这一点而言,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理论势必会颠覆传统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