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习俗。传统习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传统习俗的形成和维系与该民族的文明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对其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其文明进程相对来说较为缓慢,他们固有的民族传统习俗的影响也就更为明显。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绝大部分居住在广西;而就广西看,壮族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是桂西地区,即今天的百色、河地两地区。即使是在当代,这一地区不少县份中壮族人口所占比例仍高达百分之八九十。而因此之故,这一地区壮族的传统习俗…  相似文献   

2.
壮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辉文化的民族之一。从远古以来,勤劳智慧的壮族人民,就生息、繁衍、战斗在岭南一带,同各兄弟民族一起,为开发岭南地区和创建伟大祖国的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壮族是由居住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古代的“越人”(或称“百越”、“百粤”)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因此,在生活习俗上,壮族一直保留有古代越人“断发文身”、“巢居干栏”、“鸡卜”等习俗,直至唐代,岭南地区还是一片“文身地”。从目前壮族聚居的广西柳江、来宾等地发现的大量文化遗址来看,远在旧石器时代的后期,这一带地区已有人类居住。据《逸周书》、《淮南子》、《盐铁论》等汉文古籍记载,最早居  相似文献   

3.
元代广西土府、土州、土县等土司行政管理机构集中分布于桂西左、右江及红水河流域一带少数民族聚居区,设有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职衔,官皆世袭,整个广西西部地区普遍处于土官土司制度的统治之下。这是元代王朝中央从巩固多民族封建国家统一的目的出发,在继承历代王朝尤其是唐宋封建王朝在广西民族地区推行的羁縻统治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的一种有别于内地汉族地区的特殊统治方式,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元代桂西土司机构的建置及其规范化,是元代广西土司制度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它表明元代王朝中央对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与控制较之前代趋于强化。  相似文献   

4.
桂西北广西南丹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居住着壮族、瑶族、苗族、水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创造了丰富而又独特的多民族文化。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不但保留着自身特有的文化形态,而且还同周围的各民族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共生共荣共存的局面,丰富了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民族文化的发展呈现出迅猛的态势,为更好地让少数民族文化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以积极的态势,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包容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壮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1700万,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主要聚居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散居在广东、湖南、贵州和海南省,一部分居住在越南北部。  相似文献   

6.
●板块一 知识要点精讲(一 )我国的少数民族及其分布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 ,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 56个。在中国 ,由于汉族以外的 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 ,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1 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 ,在全国总人口中 ,汉族人口占92 % ,少数民族人口占 8%。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大杂居 ,小聚居 ,相互交错杂居。汉族集中地区也有少数民族聚居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  相似文献   

7.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这是广西各民族长期以来和睦相处的结果。由于居住在广西境内的人口多属壮族和汉族,因此广西民族关系主要表现在壮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上。从历史上看,壮族和汉族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两民族之间的差别日益缩小,壮族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逐渐地与邻近的汉族社会发展水平相近。壮族人民除了仍保留自己的语言外,无论是在生活方式上还是在风俗习惯上,都和汉族相差无几。这表明,在我国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中,壮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来说,其步伐是比较快的。为…  相似文献   

8.
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委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全区共有4500万人,有壮、汉、苗、瑶、侗、回、彝、水、京、仫佬、仡佬、毛南等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有1700多万人,占全自治区人口的38.6%。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当前广西,特别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学生学习现状,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承担了世界银行/英国政府双边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的广西省级课题--"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转变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并于2009年对广西少数民族居住较集中的都安瑶族自治县和隆安县的四所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近代以来壮族聚居的桂西城镇圩市发展状况、成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这些城镇市场对加速民族地区商品流通,繁荣市场经济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研究黄艳兰通常情况下,民族地区多指少数民族人口较多、自然资源丰富、交通通讯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经济不够发达、教育水平不高的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村。在广西,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的是南宁、柳州、百色、河池四个地...  相似文献   

12.
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居住着壮、苗、侗等12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用其丰富而独特的民族体育资源进行强身健体和娱乐项目。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具有"纪念性、实验性、综合性、民族性、开放性"的办学特色,因此开发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能较好地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和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需求,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相似文献   

13.
壮族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我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壮族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根据一九七七年统计,全国壮族共有一千二百多万人。其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一千一百多万人(主要聚居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分布在云南省文山等州(县)的有八十二万多人;分布在广东省连山县等地的有三万五千多人;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有一万多人;散居在湖南省江华县的有四千人。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壮族人民和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为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应适当比较,讲清异同。 1、省与自治区。省与自治区有相同的地方。解放前新疆与广西都叫省——新疆省和广西省。而这两个地区,居住着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和壮族,为体现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所以现在这两个地区分别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这就是省  相似文献   

15.
壮族民歌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解放后称"僮"。1965年改族名为"壮族"。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邕剧,虽然是汉民族创造的皮黄戏曲剧种,但长期在壮族聚居的桂西南地区流动演出,其舞台语言、音乐、化妆"行头"、剧目内容等,自然融进了壮族的历史文化元素,成为西南各民族共有的戏曲艺术,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研究邕剧与壮族历史文化元素交融的现象,可为振兴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将壮族传统体育“花炮”引入桂西高校体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花炮"是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深受壮族同胞的喜爱。结合桂西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资源以及桂西高校体育教学设施滞后、体育课程单一的特点,将壮族传统体育"花炮"引入桂西的高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不仅符合国家"让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之精神,也对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西是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域之一。境内居住着除汉族以外的壮、瑶、苗、侗,仫佬、毛难、回、京、彝、水、仡佬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人口一千四百多万。其中壮族一千二百六十一万四千人,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广西各族人民勤劳、勇敢,有着光荣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就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朱老总在建国初期就提出“要广  相似文献   

19.
正在壮族悠久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灿烂的民族文化,涉及到了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建筑、民俗民风等多个体系。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一代代壮族人民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民族文化传承序列,熏陶着一代代的壮族子孙,陶冶着他们的民族情感。近年来,笔者把壮族传统文化融入到壮族聚居地区的中职道德教育课程之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现状出发,就壮族传统文化对广西中职  相似文献   

20.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2007年末,广西约有壮族1650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3%,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