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张传富 《学语文》2005,(2):3-43
比喻有三个组成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其中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相似点是作者引起联想并构成比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根据表达的需要,人们作比喻的时候,或是直接点明本体与喻体之同的相似点,或是隐含不露。或是巧妙地将相似点对照、比较、铺设,比喻形式灵活多样,从而增添语言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比喻有三个组成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而有相似点的事物,相似点是作引起联想并构成比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根据表达的需要,人们作比喻的时候,或是直接点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或是隐含不露,或是巧妙地将相似点对照、比较、铺设,使比喻形式灵活多样,从而增添语言的艺术魅力。笔对比喻的相似点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检视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教材中是有所涉及的:直接用比喻词造句;用例句中的比喻词另造一个比喻句:根据提供的比喻句,说说句中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但是,练习的效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元硕 《语文知识》2002,(4):44-45
在一般情况下,暗喻是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组成的。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暗喻以省去比喻词的简略形式出现,能更充分地发挥其表情达意的修辞作用。这类比喻,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并列式。采用结构相似的平行短语或平行句式,把本体和喻体并列在一起。例如:  相似文献   

5.
用一种本质与陈述对象不同又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称为比喻。构成比喻的三个要素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但这三者并不一定同时出现。比喻可以用来描绘形象、论证道理、抒发感情、说明事物等。  相似文献   

6.
张宏宽 《辅导员》2010,(13):28-28
成语是汉语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有不少成语的构成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格,不信你看。 一、比喻 如"日月如梭""胆小如鼠""门庭若市",这些成语中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是典型的明喻。再如“枪林弹雨”,意为“一支支枪像树林,子弹像下雨,炮火异常密集”,成语中有本体、喻体,但没有比喻词,是暗喻。  相似文献   

7.
比喻修辞的基础,是类比联想。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是建立比喻的基础。古往今来的作家创造了无数绝妙的比喻,我们认识其中的奥妙,在作文时能够增强想象力,提高锤炼语言的能力。比喻由本体(被比喻说明的事物)、喻体(用以说明本体的事物)和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构成,通常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类型。现在我们从联想的角度,把比喻重新分分类。第一类:本体是抽象的事物,喻体是形象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同学都知道比喻有三要素,即本体、喻体、比喻词,却不知道比喻有三要求,即真、实、美。因此,写出的比喻不伦不类,令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9.
略式明喻     
明喻是最普通而又最显著的一种比喻。明喻的常见格式是:本体事物和喻体事物同时并举,并且在两者之间,用一个比喻词来表示它们的比喻关系.如: ①车队象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例①里,“车队”是本体事物,“河”是喻体事物,“象”是比喻词. 这种明喻,结构完备,修辞上称之为详式明喻。除了详式明喻,还有一种明喻,不用比喻词,而把本体事物和喻体事物排成对偶、排比等句式.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尝试用"三个平面"、"小句中枢说""篇章语言学"等语法学理论及相关研究方法考察、分析修辞学中的比喻辞格,归纳、概括比喻各要素的"条理"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从认知或语义上说,比喻的各要素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在句法表现上,除了喻体,其它三者均可隐可现。就构成材料看,本体和喻体趋向一致;就句法功能看,二者常常成对出现。就语法性质而言,喻词有动词、助词,有的正在介词化中。另外,本文还对比喻进行了另类划分,如根据本体和喻体的性质或者说构成材料,把比喻分为"物喻"和"事喻";根据喻词的使用和隐现,把比喻分为全喻词比喻、准喻词比喻和零喻词比喻等。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2000年第7期,刊登了魏菊闽老师的《词的比喻义与词的比喻用法》(以下简称《词》)一文,就词的比喻义与词的比喻用法的关系这一较为复杂的语文知识,作了一定的分析讲解,这对广大师生大有帮助。笔者在深受教益的同时,也感到该文就上述问题阐述得并非完美,故不揣冒昧,试作补白,以就教于包括魏菊闽老师在内的方家。补白一:凡比喻句中的喻体是词语时,均用的是该  相似文献   

12.
修辞手法     
比喻考点分析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联系二者的词语)组成,它包含明喻、暗喻、借喻、博喻、通感五种。构成比喻的条件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比喻的作用:一是对事物的物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  相似文献   

13.
人们根据本体、喻体、比喻词这些标志一般把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大类。若细分,还可分出不少有趣的类.且其中有些比喻或正好相对,或似同实异……下面例对五组比喻辨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下列问题:1、比喻词格和比拟词格的逻辑结构;2、它们的相互关系;3、它们在认识论上的特点。一比喻是汉语中最常见的辞格之一。比喻的逻辑结构应分为四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和喻点。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比喻词:从形式上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喻点:体现喻体和本体的共同点的词语;如果是反喻,那么就是从反面强调本体和喻体不同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中的比喻都有一个比喻过程,但有区别。比喻义属词汇学的范畴,由于比喻的长期使用,喻体的词义已成为本体的词义,其性质是长期固定的。修辞中的比喻只存在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性质是临时的。在公文中,如按公文语体要求,运用比喻修辞和词的比喻义,可达到用具体说明抽象、浅显说明的深奥、生动代替平淡、熟悉说明陌生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归纳和分析了英语比喻修辞的四类表现手法:(1)本体和喻体均清楚地出现在句子里;(2)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3)通过夸张手法来表现;(4)结合拟人修辞手法来表现,从而反映了英语比喻修辞的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一般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描述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比喻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本体(被比喻物),二是喻体(比喻物),三是比喻词(用于本体和喻体之间标志比喻的词语)。但在小语教材中却出现了特殊情况:一是无比喻词却是比喻句;二是有比喻词却非比喻句。笔者发现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上述两种情况的区别,造成了知识性错误,现就教材中的有关例句予以分辨。  相似文献   

18.
一、明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为“如”“若”等。如:洞若观火、冷若冰霜、固若金汤、口若悬河、兵败如山倒、势如破竹、寥若晨星。二、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为“成”,或者暗含两个比喻,不出现比喻词。如:众志成城、风刀霜剑、心猿意马。三、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阪上走丸、空谷足音、高屋建  相似文献   

19.
比喻是常用修辞法,用于记叙文、散文一般称“比喻”,用于说明文一般称“打比方”,用于议论文论证时一般称“比喻论证法”。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比喻有几个常见理解误区,下面略作分析。常见误区之一:比喻的本体、喻体都是名词或名词短语比喻的三种常见类型(明喻、暗喻、借喻),本体、喻体一般是名词或名词短语,鲜有例外。如:《荷塘月色》中“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明喻,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明珠、星星”;《十里长街送总理》中“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是暗喻,本体是“长安街”,喻体是“大海”;《故乡》中“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是借喻,喻体是“厚障壁”。不过,比喻还根据本体、喻体、比喻词的结合情况,衍生出另外一些变化形式,如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等。其中有一些比喻的喻体,不是名词或名词短语,而是句子。如,扩喻就是本体、喻体互为平行的句子的一种扩大形式的比喻。“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句歌词,用“老鼠爱大米”来比“我爱你”就是这一类。这类比喻有时本体在前,有时喻体在前,比喻词常被省略,两个句子的结构可相同也可不同。荀子的《劝学》,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相似文献   

20.
比喻是出现最早、使用最频繁的修辞格的一种,它随着语言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复杂的表现形式,如比喻体或相似点出现多样化,又如喻体为几个事物的关系等等。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将具有多个相似点或多个喻体事物的比喻称为复杂比喻。如果一个比喻只有本体是几个事物,而喻体事物和相似点都是单一的,那么这个比喻仍不能算作复杂比喻。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