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对于中国的研究和注视,其由来已久。发展至今日,若单论专门之学,也已经形成了欧洲汉学、美国中国学、日本汉学等几大不同的传统。其中,日本汉学最占地理便利和文化传统相近之优,欧洲汉学重视从自身的基督教传统观察比较文明间之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汉学概念肇始于德川时期后期,源于日本本国学问(国学、和学、皇学)和西方学问(洋学、兰学)的崛起,明治之后开始被广泛使用,至今汉学内涵基本没有发生改变,主要还是指以儒学为核心的与古典中国相关的文化和学问。日本语境下的汉学具有“广泛性”“内在性”“素养性”的特征。在日本历史中,支那学、东洋学和中国学是汉学的发展,虽然此三者与汉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立场等方面有所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汉学始终是这三者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汉学,国外又称中国学,在当世已是一门颇有影响的学问。这当然因为中国人口最多,土地广袤,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由于中国文明绵延了四五千年至今未绝,成为世界文明史上最奇特的现象之一。西方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汉学出现于十六七世纪的西欧与日本,当时研究的主要是中国的人文科学。“中国学”一词的普遍应用则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海外汉学(中国学)领域的研究著作、译作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相关著作的译介出版已经形成热点,海外汉学对当代中国学术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华书局汉学编辑室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汉学"编辑室,自1998年成立以来,组织翻译出版了一批汉学研究、中外关系史等方面的著作,受到学术界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日本近现代古文献学大师长泽规矩也的《支那学入门书略解》之得失略陈管见。本文先从三个方面论述该书之优点,再从四个方面指出该书的不足之处,然后得出结论:瑕不掩瑜,从总体而言,该书仍是一部高质量的汉学入门书指南。  相似文献   

6.
日本有一部分专门图书馆,是以收藏我国书籍为主的,称为汉学图书馆,或东洋学图书馆。现将其著名的几个,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7.
汉学,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就狭义而言,英文Sinology一词,主要指海外学者对中国文学、历史学、语言学、哲学等’文学科的研究,同时也包括某些“专学”研究,如敦煌学。考古学等等。其特点在于注重历史与人文;而就广义而言,“汉学”则可以包括本世纪在美国发展起来、并在今天遍及欧美的对中国近现代以及当代问题研究的所谓“中国学”,即英文的“ChifleseStudies。中国学”的特点是侧重现实与社会学科。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并不相互排斥。要严格地加以区分,有时反倒不大容易。近年来,国内的“汉学”、“中国学…  相似文献   

8.
温国强 《图书馆杂志》2001,20(11):56-58
海外汉学研究,又称国际汉学研究、海外中国研究、国外中国学研究等,是指中国学者对海外学者关于汉学研究的再研究。中国学者对海外汉学研究的自觉关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海外汉学研究真正被称为一门学科。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本文就20多年来海外汉学研究出版物及其特点作一简要的回顾和评述。1 海外汉学情况的调查与介绍,为海外汉学研究提  相似文献   

9.
书刊文献的国际交换是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文献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汉学)外文文献国际交换工作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俄文中国学(汉学)文献的交换,更是经历了一个从不太重视到非常重视的过程。对国家图书馆俄文中国学(汉学)文献国际交换工作做一个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对我们了解俄罗斯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汉学研究的领域中,俄罗斯汉学研究应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在世界上排列汉学研究的座椅的话,从历史上说,除了日本以外,俄罗斯汉学研究和法国汉学研究难分仲伯,即便在今天,俄罗斯的中国研究也是名列前茅的。  相似文献   

11.
书刊文献的国际交换是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文献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汉学)外文文献国际交换工作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俄文中国学(汉学)文献的交换,更是经历了一个从不太重视到非常重视的过程。对国家图书馆俄文中国学(汉学)文献国际交换工作做一个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对我们了解俄罗斯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唐朝时期,中国典籍为日人关注,日本使者来华研读汉学经典,把大量的汉诗文集和儒家经典带回日本,影响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出现了“日籍”(日本人创作的书籍)在内容上直接引用、创作手法等方面模仿中国典籍的汉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唐朝时期,中国典籍为日人关注,日本使者来华研读汉学经典,把大量的汉诗文集和儒家经典带回日本,影响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出现了日籍(日本人创作的书籍)在内容上直接引用、创作手法等方面模仿中国典籍的汉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朱新林 《图书馆杂志》2012,(7):84-88,93
龟井昭阳《楚辞玦》是江户时代古文辞学派治学特点在《楚辞》研究上的体现,是江户时代《楚辞》注解中的佼佼者,是他研治《楚辞》的精粹所在,正如"玦"字义,足以与浅见炯斋、卢东山、冈村瓮谷等人《楚辞》研究成果鼎足而立。目前,梁容若《中国文化交流史论》、星川清孝《楚辞研究》、戴锡琦等主编《屈原学集成》、李庆《日本汉学史》未著录,崔富章师《楚辞书录解题》著录较为简略,竹治贞夫《楚辞研究》、稻畑耕一郎《日本楚辞研究前史述评》、徐公持《日本的楚辞研究》、徐志啸《日本楚辞研究论纲》等研究成果亦语焉不详。由于该书是"日本学者独立地对《楚辞》所作的第一部注解书",在日本《楚辞》学界具有重要地位,故本文对其书作者、体例、内容略作考证,以公诸同好。  相似文献   

15.
一改革开放30年来,国际汉学或者说中国学研究引起了中国内地学界和出版界的持续关注,相关著述纷纷问世,成绩斐然。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大社名社无疑是国际汉学出版的重镇,而江  相似文献   

16.
明治的汉学家与中国陶德民著,日本关西大学出版社,2007汉学(中国学)就其属性来说,是一门"跨文化"的学问,涉及双边甚至多边文化领域。就其研究者主体来说,他是在异域历史环境和异文化氛围中研究中国、发表见解的人,其所表述的思想学术成果属于他所归属的那个异文化范畴;就其研究对象客体来说,它是针对本国以外的另一个对象国——中国的研究,其所表述的思想学术成果又  相似文献   

17.
清代汉学思潮对《四库全书总目》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新力 《图书馆论坛》2002,22(4):120-121,118
《四库全书总目》深受清代汉学思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总目》六经次序的排列上,还体现在其推崇汉学的“征实不诬”、“考证欲详”以及“复汉唐之古”。其对宋学的抨击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学风的妄谈臆断,穿凿空疏;二是开“门户大判,仇隙相寻”之陋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古籍,在国外被称为“汉籍”。早在中国西晋时期,《论语》、《千字文》等汉籍名著就已传入日本,此后,印刷术也在日本传播。随着中日友好往来的发展及中日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传入的汉籍越来越多,在日本相应出现了许多汉籍文库(即图书馆)和汉籍收藏家。日本人历代治汉学、珍视汉籍,同时十分重视汉籍目录的编纂工作。自明治(1868—1912)以来,日本各大学、学术研究机关及汉学研究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整理研究,编制了大量的汉籍目录索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日本的“汉学”研究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朱伊革 《中国编辑》2022,(10):85-90
北平时期的西文期刊《华裔学志》形成以北平为中心,辐射国内外汉学界的学术交流网络,通过建构跨越时空的近代汉学研究学术共同体,汇集近代中西方汉学研究者的优秀学术成果,发挥着学术引领、学术培育、学术交流以及学术传播的效能,成为近代国际汉学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源之一。《华裔学志》在中国学术与国际学术的融合、中西方学术方法的互鉴、近代中学西传以及西文期刊国际合作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在近代国际汉学发展及中国出版史中作出独特的贡献,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叶翰 《文化遗产》2014,(6):135-142
德国汉学研究历史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慕尼黑大学是第一所在德国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学府.19世纪后半期,德国许多大学相继开设汉学研究专业,到20世纪初已形成了法兰克福、汉堡、柏林、莱比锡四大德国汉学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汉学也要为社会服务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德国汉学的研究机构也相应地得到调整,今天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当代中国的变化.由于目前大部分汉学研究机构都背离了德国汉学以古典研究为主的学术传统,转而专注于无法准确把握的现代中国研究,因此德国汉学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抵制关闭传统汉学研究机构或将其改造成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的趋势,而应有目的地保留研究和教授古代汉语和古代中国历史文化这一重要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