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在科学活动中,幼儿通过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进行操作、动脑思考,从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培养其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已成为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数学学习中动手操作又称作"做数学",就是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一改传统枯燥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引导他们在操作中感受规律,获取知识。著名的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这样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特别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只有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推理过程,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与掌握。"现阶段,教师愈发认同实践操作的有效性,也愈发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但怎么才能更好地发挥实践操作的价值呢?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的有机结合,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显得单调、枯燥。而动手操作正是解决数学学科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形象为主认识特点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下面我谈几点认识:一、正确把握动手操作的时机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形螺旋图,它表明认识的螺旋是开放性的,其开口越大或越小,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认识建构过程,也就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7.
如何引导幼儿有效学习、快乐学习,并促进他们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无疑是幼儿园课程建设关注的核心问题.为此,我们在实践中,以主体教育理念和"做中学"思想为指导,从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着手,努力探索"动手做、游戏乐"实践活动课程,力图为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谐发展铺就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卞琴娟 《小学生》2013,(3):11-11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1]我们在数学课堂中经常要开展操作活动。合理的操作活动能产生有效的探究,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现,最终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9.
"童心数学"从儿童数学学习的原点出发,主张从数学教材、儿童的数学活动和学习方式出发,对数学教学进行实践建构.实践中,用"发现的乐趣"引领儿童,用"活动的乐趣"引诱儿童,用"数学的乐趣"引渡儿童,实现儿童数学素养与生命生长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迪斯韦赫曾说:"绘画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儿童最普遍、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是最容易被儿童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根据这一观点,我在阅读教学中对这种学习方式做了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动手操作是儿童的天性,而只动手不思考又是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的现实表现。小学数学课堂上动手操作理应基于学生好动、好想、好表现的一种"儿童自然"视野下的学习活动,指向儿童思维的一种自然需求与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必然。只有让学生自然地操作,呈现出自然的操作结果,不断从操作结果返"回"过程,才能迎合儿童的认知情感和心理特征,实现操作的自然和思考的应然,促进操作与思维融合、知识与能力共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出发,结合科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对"如何建构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进行研究与探索。《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儿童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儿童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儿童的。教师应当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关注学生,使其乐于探究,在参与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达到内化。  相似文献   

13.
张芳 《河北教育》2003,(10):29-30
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一、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师如果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14.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面对实际问题,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组织、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经历数学化的探索活动过程,从中体验数学的"生活"之味、感受数学的"抽象"之趣、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可以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独立思考培养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多次提及"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有效运用观察等方式来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儿童"。区域活动中,幼儿在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中主动学习与发展,教师的科学观察与有效回应对幼儿的深度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并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生学习只有让其通过动手操作等方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折纸活动的特点,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折纸活动的开展方式:在观察儿童的过程中及时调整与反思,逐步把"折纸活动"活动不断丰富,引领幼儿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探索,培养幼儿的目测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和对图形变换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真严谨的探索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是符合儿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发展过渡的发展认识过程的.教学实践表明:动手操作活动对学生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算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教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才能使数学学习更加有效呢?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有效的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究知识,学生在"动"中"思",在"思"中"问",以"动"促思,以"问"促学,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学生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课改的深入,有趣的操作、动手实践的确成了当今小学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