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课中的个性挫折是学生在追求某种学习目标时,由于目标与障碍之间、目标与动机之间发生冲突,学生主体上体验到的一种失意、消沉、悲观的情绪。它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等方面都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任其自流,会产生不良后果,如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会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承受运动生理负荷,而且还要承受运动心理负荷,这是由体育运动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运动心理负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完美个性的必要条件.冰上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形成冰上课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冰上课教学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提高教学效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冰上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探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学生在冰上课中的一些心理问题,阐述冰上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合理运用冰上教学的独特形式和内容,施加适宜的心理负荷和教法手段,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冰上课教学效果,并就调节心理负荷、改进冰上教学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时代的发展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个人如果在事业上想取得威功,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而且还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充满自信,具有适应社会和抗挫折的能力。因此,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体育课程教学基于自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具有特殊的作用。笔者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问题,谈谈自己一些初浅的认识与体会,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一、挫折教育的含义与产生挫折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冰上课教学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高校冰上课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发展体能和技能教育,而忽视了心理教育,致使部分学生对冰上课教学产生消极、排斥、畏难、不思进取等心理障碍,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冰上课教学的目的、任务起着负面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对学生在冰上课教学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以及如何针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心理训练.为消除高校冰上课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必须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一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是保证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所以,体育教学不仅需要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而且更需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较好的社会适应性;智力活动正常;情感稳定平衡;意志健全和行为协调;性格健康;适度的反应能力;注意力集中等。因此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增强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一、利用环境,因势利导环境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对于在环境舒适、父母万般呵护下成长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教师要因地制宜,利用  相似文献   

8.
姚立 《体育世界》2009,(10):86-87
目前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抗挫折能力也比较低,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根据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从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出发,运用体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发掘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因素,提出对学生进行抗挫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贺 《冰雪运动》2015,(3):73-76
目标设置教学模式是将冰上课的总体教学目标分解、细化成每一节冰上课的课时目标,学生们在教学中目标明确,热情高涨,会较为顺利地掌握冰上技能.对绥化学院的学生在冰上课中进行目标设置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结果显示教学效果显著.总结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利于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和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等积极效应;并提出目标设置要明确、适度、合理,教师要及时监督、反馈,教学中要合理评价、适时激励等目标设置教学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冰上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大领域目标在具体课时计划中的表述新课程标准遵循目标引领内容原则,在课时计划的设计中,传统的体育教学,体育老师是在教教材,而在新课标指导思想下要求我们体育老师去用教材教,所以选择学习目标以及怎样表述显得尤为重要。学习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检测的。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领域,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成显性。那些在课上只能让听课教师和学生自己去感受,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学习目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必须看得见、摸得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