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观念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建构;学校不再是“教育工厂”,而是“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是陈旧课程(教材)的“传声筒”,而是“反思性实践”,特别是在推行综合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学校课程和倡导研究性学习及选修课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固有的知识和经验,难以适应改革和发展需要。因此,教师需要重新通过系统、科学的学习,挑战传统,  相似文献   

2.
一、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素质教育”有一个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超越初级阶段,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从教育发展看,“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理想,是教育工作理想的追求;然而,我们现在却应该从“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开始做起。因为理想状态的“素质教育”需要充分的政治、经济、化的条件支持。比如,福利型社会的到来,教育不再是谋生的手段;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考不再是“独木桥”;人们思想观念更新,不再受“劳心治人”、等级观念等的束缚……缺乏这些充分的条件的支持,理想状态的“素质教育”也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吃、喝、穿、住的问题,然后才能顾及长远利益,才能谈到远大理想。千万不要试图超越事物发展的阶段,否则,就会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在某地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章,题目就是要增强经营意识。章说:“市场经营是没有边界的,学校也不是世外桃源。随着教育‘买方市场’的形成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出现,教育的‘产业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教育不再是‘纯净的公共产品和对人的恩赐”“办学也不再只是‘找市长’而还要‘找市场’”。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育方法将某些孩子送进“天才班”,像把另一些孩子送进“学习残疾班”一样,是不人道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残疾学生”不再绝望的同时,也使“天才学生”不再畸形。  相似文献   

5.
学习化社会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学习化社会”(又称“社会化学习”)是指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性的重要活动。这个概念是由法国的埃德加·富尔于1972年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提出的。其要点是:①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即“培养正常的人”。②受教育的时间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③教育活动超越学校的范围,即“把教育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④这种极其普…  相似文献   

6.
”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例子”,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反三”,是“不再教”的主要标志;如何促使“反三”,是“不再教”的基本手段和基本方法。从阅读的角度上说,如何通过“举”教材之“一”的例而达到“反”阅读其它文章之“三”的目的,是施教前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集装箱     
新世纪,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教育将走向何方?据上海市教育科学院高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预测,我们的教育将面临着四大飞跃,也将带来新的挑战: 从一次性学习走向终身学习:在新世纪,教育将不再只是大中小学惫义上的学历教育,而成为一个人的终身需求。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再到普及教育:现在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是据专家们预测,从2005年开始,教育资源不再呈现稀缺的情况下,如今的“盛况”可能不再。 从传统教育到国际化的教育:经济全球一体化,教育也会出现自己的“一体化”,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教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新《纲要》倡导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家长的角色定位也由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家长不再是教育的旁观,家长与教师不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区别于已往历次改革,不再停留在教科书或教学方法改革层面,而具有明确的课程理念和对课程的整体思考.是一场深刻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在这场改革中,数学教育大众化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不再局限“文本课程”,而重视课程的生成性、选择性;教材不再是被神化的“经典”,而成为课程“范例”;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客观真理”的呈现,而是师生多维互动、对话交流的动态生命体验过程;除了知识和技能外,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陆标 《中学文科》2007,(9):46-4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具有新的变革,在师生关系、教师角色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教育的主宰者,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教育”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学习场"的生成与教师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职责在于发现、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生成有助于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场”。它要求转换教师角色,形成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关系”,促进学生的自立与人格成长。“学校教育”的作为,归根结底是旨在“无需教育”。学生不再需要接受学校教育了、自立了,这正是教育的本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学习型学校”的理念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次深刻的教育观念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建构者;学校不再是“教育工厂”,而是“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是陈旧课程(教材)的“传声筒”,而是“反思性实践者”,特别是在推行综合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学校课程和倡导研究性学习及  相似文献   

13.
“审美疲劳”原属于美学用语,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就教师而言,产生“审美疲劳”,以致于产生对职业的倦怠,大致出现在执教2—3年后,这时正是一个年轻教师开始感觉不再“新”的时候,自以为该遇到的“事”都遇到过了,该学会的东西也都学会了,教育教学过程不再有新鲜感,整日里重复着“备课、上课、批作业、订正、辅导”之中。  相似文献   

14.
成人教育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及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成人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成人教育比较研究国际会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和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对成人教育的界定首先是从对“成人”界定开始的。成人是指“不再进入正规和全H制学校的大门”、“不在正规学校和大学系统学习,通常年龄在15岁或15岁以上的人们”和“已超过义务教育年龄而凡其主要活动已不再是受教育的公民”。而以此类人为教育对象进行的教育活动即是成人教育。从成人的界定来看,范围是广泛的.不仅在教育对象上,在内容、领域、层次、方法上成人教育都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正因为成人教育如此巨大的包容性,使成人教育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研究者”。教师只有审慎地对待他们的教育实践,有责任地对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确保教育的正确方向。“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时代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时代特征及其对企业教育的影响一、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世纪21世纪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21世纪的教育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教育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教育不再是发展的手段,教育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内...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中,班主任不再“唯师独尊”,不再纯粹要求学生“不能……”、“不要……”,不再单方面说教,搞坏了师生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命价值的体现。不过,班主任要在工作中体验“职业的尊严和内在的欢乐”,就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优化师生关系,创新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8.
“择差教育”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字眼。单从表述层面来讲,许多专家和教育人士认为,单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提法就值得推敲。但是,争议归争议,这并没有太大地影响这种教育模式的生发,在江苏、河北、江西、湖南等许多地方,“择差教育”大旗高举。“择差”到底是在哪种理念、何种方式下进行,它的生存状况到底如何?为了不再雾里看花,记者为此南下江西九江,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下的教育不再是只关注学生的分数,更关注的是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树立起足够的自信心;不再是以淘汰一大批“差生”为手段而是择出另一批“精英”;不再是着力于学生的眼前状况,而是着眼于师生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0.
借用“PK”这个随“超女”红透大江南北的“猛词”来谈论教育,已不再新鲜。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对冤家“PK”了20多年至今不分胜负。“应试教育”虽然骂声不断,但却人气指数居高不下,大有冲入决赛、折桂夺冠之势。说到底,还是一个“私”字在作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