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执政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精神状态、执政的第一要务、执政的途径与方式、执政的根本保证、执政权力的监督等几个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执政思想进行比较,既可从中揭示出各自的鲜明特色,又可看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执政思想的一脉相承之处,这主要表现在有统一的哲学基础、统一的政治立场、统一的基本原理、统一的方向目标和统一的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是研究新加坡政党政治与政治发展的力作。本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进路,本书从独具创新意蕴的“执政党执政形态”视角出发,完整再现了人民行动党对新加坡国家政权掌控的表现状态,包括该党取得并运作国家公共权力,实现政党政治目标的整个过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分别对人民行动党执政历史、执政方式的现状和执政前景,以及该党的执政环境、对社会和国家的控制方式作了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考察,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国内外政党比较研究和执政党理论研究的既有成果,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问题研究涉及执政能力的概念解读、执政能力的基本内容以及执政能力的建设路径等重要论域,取得了比较丰硕的学术成果,达到了较高的研究水平和理论深度;试图对学术理论界所取得的重要前期成果做一回溯式归纳梳理和概括总结,以期有助于这项研究的进一步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入,真正形成理论探究的合力与活力,并为后续学理探究和执政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经验和宝贵启示;今后的研究应注重拓展研究视野与挖掘学理深度,在宏观描述与微观分析的紧密结合上下工夫,以推动相关理论探究从分散走向系统、从片面走向全面、从粗浅走向深邃、从经验感性走向科学理性。  相似文献   

4.
回顾党90年的历史,无论在局部执政时期还是在全国范围内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系统都保持了比较好的适应性,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变革能力、创新能力在同时期的中国各党派中始终是最好的,在与其他党派的竞争中保持了系统性、整体性、严密性和先进性优势。分析个中原因,组织能力是核心要素。总结这些历史经验,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能力建设,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是应对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②《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在讲述我国的政党制度的时候,出现了两个比较相近的词: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这两个词,课本的讲述都比较简单,只是给出了各自的含义,党的领导方式是指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而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二者到底有何联系和区别呢?本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已经成为热点,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或方面:执政理念的概念;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涵;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功能;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特征等等,涌现出一批水平比较高的科研论文和学术专著。但也存在着罗列党的执政理念内涵的多,把党的执政理念作为体系研究的少;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党的最新执政理念来进行研究的多,但作为核心执政理念加以理解的少;阐述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历程的文献多,但探讨党的执政理念发展规律的材料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热点一: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本热点命题趋势预测]近年来高考对加强党的建设相关知识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2006年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非考不可,考生要引起高度重视。政治单科卷肯定会考查考生对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主要内容的识记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精神实质的理解;文科综合卷可能会把党的建设的现实与联系史实考查、或者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各国执政党比较考查。[热点试题设计]近20年来,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陆续丧失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及时适应执政环境的变化,积极提升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为界,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一个30年,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收获了重大成果又遭受了比较多的曲折和比较严重的挫折,是经验教训并存的30年;后一个30年,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是成就非凡的30年。比较研究前后两个"30年"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不同际遇及特质,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为界,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一个30年,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收获了重大成果又遭受了比较多的曲折和比较严重的挫折,是经验教训并存的30年;后一个30年,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是成就非凡的30年。比较研究前后两个"30年"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不同际遇及特质,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是贯穿执政党建设始终的重大问题。中共三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这一重大课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而又具有各自时代特色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出现了许多村级先进党组织。它们在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给予我们如下启示: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把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佳选择;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就要转变领导方式,解决好党的领导和民主管理的关系,就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农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工作积极性。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壮大村集体的经济实力,解决农民共同富裕问题;新农村建设如何贯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巩固党执政的物质基础,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政治监督制约机制呈现出明显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各级党组织在监督制约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党内监督制约主体的非独立化,削弱了监督制约功能的发挥;党外监督制约主体与客体权力的倒置,难以收到监督制约的基本功效。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勿庸质疑的。而关键在于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实现执政方式的转换,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只有如此,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才能得以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考验,说到底都源于一个“权”字,因此,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贯彻执政党建设始终的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就必须解决“权力来自谁”、“权力为谁用”的问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正确掌权的能力,并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来完善对权力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村级党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建设新农村对村级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部分村级党组织功能弱化是不争的事实,表现为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素质不高、党员的示范帮带作用薄弱。对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抓好村班子建设,重点选好村党支部书记;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奠定村党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它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党组织的先进性与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是辨证统一的。从党诞生的历史看,党的先进性体现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之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先进性是党的执政之源,更是党的领导核心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校特殊的社会作用和独特的育人环境,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思想传播和文化传承的作用,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积极探索者和带头实践者。当前,高校在积极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出现思想认识不到位、实践模式陈旧、缺乏创新和吸引力、实效性不强、学生党组织功能弱化等问题,只有通过创新学习形式,加强团队协作,深挖创新学习内涵,才能使高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抓住核心,提升内在动力,切实增强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执政长达70多年的时间,经历了革命型政党向执政型政党的转变、从领导局部政权的执政党到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的转变。科学考察我们党执政意识的历史演进,有助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世界格局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着诸多的考验与挑战,因而,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永葆党的先进性,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过长期发展,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个具有根本意义的新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迫切要求全党以对全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着重从制度层面切实解决好能否执政、如何执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