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模态英语课堂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模态话语分析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其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师生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多模态话语理论基础上,分析了课堂教学系统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并探讨了教师和学生在多模态互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岳蕴之 《考试周刊》2015,(27):88-89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不断成熟,人们对于话语的释义已不再停留在单一的文本模式,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为传统的话语分析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逐渐渗透到了外语教学领域。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着手,分析多模态教学的功能意义及使用原则,探索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3.
赵凌志 《考试周刊》2013,(83):87-87
多模态话语理论对于改进我国传统大学外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多模态话语理论下探讨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指出教师应运用多媒体资源创建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多模态话语信息表达及进行多模态教学评估。以达到优化外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建立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之上的多模态教学理论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有着积极影响.本文以"Hunting for a job"为主题的高职英语听说课程多模态教学实例分析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丰富得多模态教学设施和资源库,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合理地设计多模态教学方案以及注意非言语符号的使用,才能使教学朝着有利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5.
严若芳 《知识文库》2023,(24):83-86
<正>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最常用的手段,同时也促使英语教学从单一模态进入到多模态环境中。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下,根据高职英语教学特点,改变传统单一模态的教学模式,扩大英语课堂信息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推动教与学良性发展。本文针对高职英语课堂的多模态话语展开了深入分析,以供参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词汇应用、语言表达以及文章结构.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多模态话语理论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范围内.首先对多模态话语理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研究并探讨了该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更好地改善英语写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高职英语课程也在不断地探索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蓬勃发展,使得多模态话语成为听力教学辅助的现实可能。从多模态话语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引起分析,进一步探索多模态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高职院校英语学习者的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8.
宋丽 《考试周刊》2014,(13):80-80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被广泛应用到手势、语言、图像、音乐等符号资源上。这些符号具有语言的功能性和系统性,所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同时被用来分析文字、图像和音乐。现在,高校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大量使用PPT,因此,用多模态话语理论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是比较科学的。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在多模态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中融入多模态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基于此,分析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多模态理论在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邢台学院学报》2020,(3):166-17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英语课堂教学更具多模态性,英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模态课堂话语。从有效英语课堂话语的多模态特征入手,建构有效英语课堂模态配合关系模型,由此确定英语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能力的核心要素,给出提升英语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能力的对策,促进高效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来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并日益显示出其对于外语教育的意义。本文从多模态对大学英语课堂的意义、教师课堂话语的多模态化、多模态话语形式的选择运用三个方面论述了构筑大学英语课堂的理论基础和方式方法,力求通过这种分析尝试,总结大学英语课堂多模态化的实践经验,推动多模态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2.
多模态化教学这一概念是由New London Group在1996年提出的新术语,它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主张利用网络、图片、角色扮演等多种渠道、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参与语言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本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各模态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职综合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话语的多模态性受到国内功能语法学家的重视,并由此掀起了关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英语课堂教学结合研究的热潮。不容忽视的是,多模态话语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践行离不开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笔者借助此文以期引发更多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多模态话语理论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多模态词汇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多模态话语符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协同运作,有利于提升语言教学的效果。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为研究基础,就教学中的感官模态符号、情境模态符号予以分析,从多模态课件开发、课程资源开发、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情境教学、英语歌曲歌谣教学几个方面提出小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叶娇方 《考试周刊》2015,(38):86-87
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依据,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作业布置等多模态化以便构建多模态外语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多模态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话语的实际发生具有多模态性,在具体社会情境中,意义建构总是由多种符号资源共同实现的。在教师课堂交际中,话语意义的建构常以非语言因素体现,如伴语言、身体特征、教学设备和周围环境等因素。依据图形一背景理论,文章从认知角度对英语课堂教师多模态话语的信息突显、交际组篇和语用认知等功能进行剖析,认为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的运用使交际信息更有效地被传递或提取,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将多模态化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从信息输入强化分析多模态教学对学习者英语学习动机和语言综合能力的作用.研究表明:多模态教学增强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加强了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能力训练.由此认为,多模态话语对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多模态教学理论的介绍,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点及其对英语的职业需要,从而探讨了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选择的原则和多模态选择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话语分析已经进入多模态话语分析阶段。多模态话语分析打破了传统语篇分析的局限,不仅关注语言这一单一模态,也关注与语言相关以及语言之外的多模态。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篇章生成过程,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新的教学理念又赋予其新的特征,教学过程中多模态的使用越来越多,有必要从多模态话语分析角度对其进行新思考。英语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模态符号除了已经引起学界关注的听觉、视觉模态符号,还有触觉模态符号。实现模态符号的有效交互方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