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景日渐广阔,网络信息化的影响,使新闻评论影响着个人行为导向及社会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新闻评论员的评论动机和方向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生态,伦理问题在新闻评论中显现,其在评论中承担着怎样的伦理责任?这是当前新闻评论人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新闻评论过程中存在的伦理责任及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和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闻评论对社会和个人都产生着深广的影响,新闻评论作者和写作动机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生态。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评论将涉及哪些伦理问题,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伦理责任,就是不能再回避的问题了。本文以当代中国新闻评论的现实处境为背景,对涉及新闻评论伦理的中西学者观点与行业规范作简单的梳理,以期勾画出中国当代新闻评论伦理建设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杜绝虚假报道”活动开展以来,各新闻媒体高度重视。纷纷采取措施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毫无疑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评论来说。看起来与采访不沾边,不是虚假报道的源头,但是,不靠谱的评论同样是虚假报道的表现形式,其危害不可小视。所以,在杜绝虚假新闻、维护媒体公信力方面,新闻评论同样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一般说,新闻体裁分为新闻和评论两个大的类别,而在这两种大的类别下又各有几种甚至几十种写作样式,林永年在其所著的《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一书中,就列举了新闻报道的60种样式。而对于评论来说,传统上认为,“按照评论的样式来区分,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等等”。①但综观近十几年来的评论写作实践,面对纸质媒体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评论专栏,人们不难发现评论这一体裁正在呈现出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可以说,“近几年来,评论的体裁扩大了,它找到了各种令人可喜的形式……实际上我们已经可…  相似文献   

5.
6.
伦理问题就是关于人的行为是否正当、是否合乎道德的问题.新闻评论的伦理问题,本质是新闻评论的写作者、传播者与评论的受众的关系问题.它既应当表现为写作、传播动机的道德性、公益性,也应当表现为客观社会影响的道德性、公益性.新闻评论的伦理目标,应当是使评论的受众更加耳聪目明,在与传播主体的关系中更自由、更自主、更具有辨别力.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力,其伦理问题异常重要。本文从制度层面、社会层面、素质层面和文本层面对新闻评论伦理进行了框架式探讨,认为新闻评论伦理体系在规范层次上应当以评论者内在的道德诉求为主,在社会层面上保持独立性,既不屈从于社会强势群体,也不欺凌社会弱势群体,做到持论公正;在个人层面上,要尊重事实、慎重发言,具备逻辑和民主修养;在文本层面上,做到署名规范,并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8.
李保欣 《新闻界》2005,(6):148-148,111
新闻评论是新闻性和政论性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很强指导性的新闻文体,它往往代表了新闻媒体的观点或方向,因而在新闻宣传中有着特殊的、重要的地位。中外著名政治家和报人对新闻评论的地位素来有各种各样的称誉,诸如“评论是报纸的灵魂”,“评论是报纸的旗帜”,“评论是报纸最主要的声音”,“没有评论的报纸是不完全的报纸”等等。  相似文献   

9.
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可以说,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简而言之,凡报道的内容都必须是真实的。那么,是不是说,凡是真实的都可以报道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非常复杂的新闻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卓伦 《新闻窗》2009,(5):56-57
长期以来,对于新闻评论的伦理问题,我国新闻学界根深蒂固地认为,新闻评论是媒体权威意见的发布,不存在太多的伦理问题;同时,评论作为意见的表达,本质就是传递媒介或个体意见,具有思想上的个性,即使出现某些问题,受众也能够对这些主观意见引起警觉并具有天然的判断标准,因而不需要伦理对新闻评论进行约束。  相似文献   

11.
一般说,新闻体裁分为新闻和评论两个大的类别,而在这两种大的类别下又各有几种甚至几十种写作样式,林永年在其所著的<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一书中,就列举了新闻报道的60种样式.而对于评论来说,传统上认为,"按照评论的样式来区分,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评论员文章、特约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等等".但综观近十几年来的评论写作实践,而对纸质媒体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评论专栏,人们不难发现评论这一体裁正在呈现出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可以说,"近几年来,评论的体裁扩大了,它找到了各种令人可喜的形式……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通过不少方式与读者进行生动的、无拘无束的谈话了."现实中的这种变化和"体裁的扩大",已足以给我们某些理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评论“微博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的崛起与普及给媒体新闻评论的功能、内容与形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对媒体新闻评论"微博化"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如微博时代新闻评论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包括以微博内容为由头的新闻评论越来越多,选题来源更加多样化,还有新闻评论形式上的许多变化,如微博体评论的盛行。与此同时,微博对新闻评论也存在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你好,明天"和"微评论"的349个样本为基础,对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的选题内容、呈现方式、发布时机、评论视角、评论意图、高频词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日报微博新闻评论在选题上突出"执政意识"和"民生意识",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在时机选择上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病毒式"传播使评论产生裂变效应是其显性特征;而始终关注中国现代性转型,坚持公民视角发表观点和意见,注重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功能,与粉丝结成弱交互关系等则是其隐含逻辑。  相似文献   

14.
当代是新世纪信息时代,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带动传媒业快速的发展,传媒对于人们的影响显得越来越来明显。新闻事业作为传媒业的一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闻事业发展越发达,同时新闻媒体内部本身会与外界之间的摩擦会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复杂,随之各种矛盾也会悄然发生,因此,这时候新闻伦理的重要性会显得越来愈发明显。主要阐述了新闻伦理、其失范原因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新闻评论的创新之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文慧 《新闻与写作》2004,18(9):6-7,13
经济观察报总编何力表达过一个很精辟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对于媒体而言,话语权就是力量。为了争夺话语权,媒体从以往的独家新闻之争,在新世纪有演变成独家评论之争的态势。新世纪时评的复兴就是最有力的佐证。以上世纪末中国青年报创办《冰点时评》和《青年话题》为前奏,2002年3月4日,南方都市报在全国都市报中率先开办时评版:及至下半年,南  相似文献   

16.
王蓁 《东南传播》2015,(8):166-168
随着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发展,人和人之间信息的交换变得频繁,微博由于其操作的低门槛、便捷性,以及裂变式传播特点,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自由的意见表达和分享平台,促进了公众话语权的实现,使得新闻评论的发布平台、评论主体、文本样式和话语表达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微评论娱乐化、段子化;评论中情绪化现象严重,缺乏理性;网络谣言传播使得新闻评论的真实性受到考验;篇幅的局限削弱了新闻评论的说理性等新问题,本文将以围绕微博展开对新闻评论新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张齐建 《东南传播》2013,(3):131-132
在舆论监督和舆情引导中,地方新闻媒体作用巨大却很难发挥,地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有意无意中背离新闻伦理,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使地方媒体在进行舆情引导时处于尴尬的地位。如何使地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真正落到实处,使其从业人员注意恪守新闻伦理,从而使地方新闻媒体在保一方稳定、促一方和谐发展中起到应起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看多了我们众多新闻媒体的评论,总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及至读到一些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评论,顿觉耳目一新。对比以后才知道,二者评论的触角以及写作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古代文论家刘勰在《文 心雕龙·隐秀》中提出了 “秀”这一概念。“秀也者, 篇中之独拔者也。”此处 “独拔”意为“引人注目”、 “精彩绝伦”。“秀”可以视 为文章中的“亮点”,即写得 精彩或能激起读者阅读兴 趣的句子、段落。新闻评论 作品也不例外。其中总应有一段(句)或几段(句)能在读者思想上留下烙印,或是问题抓得准,或是揭示本质深刻,或是理论上有新的开拓,或说法新鲜让人耳目一新,并且所有这一切都以精彩的语言为载体。 刘勰提出了“秀”的审美标准、功用:“秀以卓绝为巧”,“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秀)动心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