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人的转型,提升学生数字素养对于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构建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是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数字素养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中小学生发展特征,构建包含“数字意识”“数字知识与技能”“计算思维”“数字化合作与交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社会责任”6个一级指标与15个二级指标的中小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如下学生数字素养评价策略:素养导向,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关注过程,开展数据驱动的评价;技术赋能,理论与技术双向驱动。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者开展学生数字素养评价并制定针对性的培育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助力我国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3.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世界各国在教育实践中均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以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关于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涉及劳动素养的内涵要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在内涵要点上,国际上存在一定共识,认为劳动素养涵盖了劳动的态度价值观、品格特征和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在评价指标上,各国普遍关注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创新创造等必备劳动能力以及服务奉献、勤俭节约等劳动精神与品格,部分国家尤其重视对劳动的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涉及尊重劳动、劳动个人价值观、劳动社会价值观等指标。在评价方式上,具有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并重、注重综合多种评价手段、强调评价主体多方参与等特点。这提示在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过程中,既要通过加强价值体认情况考核以促进劳动素养提升,也要通过建立系统化测评工具以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还需积极运用增值性评价结果以衡量劳动素养的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上海市四所重点中学创新实验班、两个创新教育实验区为调研对象,对上海市中小学及校外教育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在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方面的工作进展和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在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上海创新教育的开展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一、问题提出(一)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早就提出,教育工作者"在评价中意识到,他们以往过分强调了教育目标的最低层次的‘知识',因而,把90%的教学时间用于这一层次,而很少把时间花在更高层次的智力活动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他认为教育评价必须以"创新"为基本价值取向,评价指导思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都需要围绕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6.
7.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工具逐渐显现其重要性。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已迫在眉睫。《信息技术》课程由选修变为必修,使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但其探讨更多的是怎样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途径和教学模式,很少提及评价学生信息素养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案。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10.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量激增,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核心是知识的不断生产和创新。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刨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直接影响到知识经济所需人才的质量,所以,基础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那么,目前中小学生的创新素质如何呢?我们对5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有关创新素质方面的问卷调查,希望我们的调查能为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素质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学生品德评价关系学校德育的导向和操作,是德育研究的核心部分。做好品德评价工作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渗透落实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去,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新发展,本文在总结国内学生品德评价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生品德评价的原则和内容,并构建了品德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提高学生品德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2.
创新素养是创新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勇气、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方面。中小学是个体创新素养形成的决定性阶段,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素养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最新调研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创新素养水平总体偏低,还存在一系列不利于提高中小学生创新素养水平的制约因素。要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努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和创新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在培养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并将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作为“四有”新人成长的基点,这一提法极为引人注目。建国50多年来,已进行七次课程改革,这次课改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首次将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文素养纳入培养目标,无疑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战略任务,我们应予以高度关注。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人类全部优秀文化培育下所形成的道德品质、文化品味和精神品格,是一个人掌握和运用人文科学知识水准的具体体现,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基本素养。人文科学是认识世界、发行世界、完善人类…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存在着一些误区,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于对信息素养的内涵缺乏深刻的认识,究其深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完整的评价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体系的探讨,从而从根本上帮助中小学教师提高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下,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育领域中越来越看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强化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满足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所以,在实践中必须意识到培养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全面调查当前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手段开展中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活动,以此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生安全事关学生发展和社会稳定,提升学生安全素养是落实“以人为本”基本理念的关键所在。对我国18省市中小学生安全素养测评显示:中小学生安全素养整体得分较高,但在地区、城乡、学校性质、家庭结构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采取转化教育方式、细化工作重点、优化资源分配、强化合作协同等对策,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安全素养整体水平,缩小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小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国内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在起步状态,并未形成规模,急需制定出媒介素养教育的行动策略,同时媒介素养教育应当避免泛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程风刚 《林区教学》2012,(7):115-116
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将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成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重视和加强师范生信息素养评价,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和差异性等评价原则。要准确评价师范生信息素养,必须结合层次分析、模糊数学等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范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标准,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迫切需要建立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指标评价体系,以指导信息化教育。的实践。文章对信息素养指标进行了界定,提出了指标树的指标体系结构。并分析了其优越性。阐述了信息素养评价的概念和标准。对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最后就评价性考试、远程网络化调查和答辩法阐述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方案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开展,评价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学生认知规律和信息技术课程特征,设计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