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晚清时期的芜湖在正式对外开埠通商后的35年中,在人口、房屋和城区面积迅速增加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火患。芜湖火灾的缘由,既有自然因素亦有社会因素,以后者为主。芜湖逐步形成了一套官民一体、上下联动的应对机制,使火灾应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亦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2.
1876年的中英《烟台条约》使安徽芜湖开辟为长江沿岸一个重要的通商口岸。文章致力于论述芜湖开埠后至19世纪末安徽经济的发展状况,并总结了芜湖开埠对安徽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的对外经贸是在国门的开与关的碰撞和交织中缓慢发展的。晚清执行的是外国列强强加的和由于本国经济畸形发展而不得已采取的对外经贸政策。晚清开从国外借款的先例,同时又开准许外商来华投资设厂的先河,晚清从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发展到多口对外通商,对外贸易的产品和国家较清初都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晚清时期,重庆是粤商重要的活动区域之一,而论者在考察晚清粤商的历史活动时,对此未予充分关注。实际重庆开埠前后粤商在渝的经济活动十分活跃,香港又因特殊原因成为粤渝贸易的中转站,所以,考察粤港渝之间的贸易状况,可为晚清时期粤商群体研究作以补充。  相似文献   

5.
买办和买办阶级在近代中国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群体。以买办为视野,分析近代中国商业贸易的变化与发展,剖析买办在开拓与沟通国内外市场和发展内外经济贸易方面的作用,论述近代商业贸易的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6.
晚清时期徽商的衰败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从税负的角度加以探析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茶叶贸易是徽商主业之一,咸丰之前,茶叶税负较轻,徽州茶业兴盛,商人获利较易;成丰以后,税制趋坏,茶叶税负沉重,引、捐、厘、税并行,导致商人利润枯竭,茶叶贸易遂衰,徽州茶商在遽显辉煌后迅速败落.  相似文献   

7.
晚清清流派在思想观念、政争方式等多方面与守旧派相似,其以保守的政治态度和传统的价值观念活跃在清朝政府统治机构中,牵制着其他开新的政治派别.随着局势的发展,清流派实现了派系分流,其中一部分守旧分子最终成为了顽固守旧派.  相似文献   

8.
红茶是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最主要的出口茶类,它的发展状况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晴雨表。受多种因素影响,红茶外销经历了繁荣、衰落、破产三个阶段。鸦片战争后,中国红茶产销两旺,外销数量至1886年达到高潮。1887年起,红茶外销不可逆转地走向了衰落。1918年后,红茶外销虽在20年代有所回升,但受制于大环境影响,外销不可避免地逐渐破产。红茶外销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红茶外销繁荣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诸多正面影响,红茶外销衰落则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多种消极影响。同时,中国红茶外销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它对满足世界市场的红茶消费需求、推动世界红茶生产的进步、促进世界茶叶贸易的发展均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出口数量、出口市场、出口影响的分析,红茶贸易从兴盛到破产的基本趋势及产生原因比较清晰,中国茶叶贸易由盛至衰的历史轨迹及深远影响更易把握。  相似文献   

9.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晚清政治史既是中国近代史政治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广义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的国内史学界借助清史资料建设"黄金时代"的东风,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从多个视角对晚清制度史、晚清历史事件与人物、晚清中外政治关系史等进行了更为充分、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其中,晚清制度史和事件史,仍旧是晚清政治史研究领域的重心。晚清史的整体研究仍在成熟、稳健的学科发展中继续保持旺盛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晚清上海女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流入上海的花鼓戏中的女性演员为近代上海最早的女伶。髦儿戏的出现促进了上海戏园发展,又出现了专门的女班戏园,女伶开始登上城市戏园舞台,并在不久实现男女同台合演。女伶在上海舞台的出现历经艰难,但由于适应了近代上海娱乐商业化趋势、满足了舞台对女性艺人的需求、顺应了妇女解放的潮流,因而女伶队伍日益扩大,社会影响逐步增强,并折射了近代上海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1.
西方先进印刷技术的引入与“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促使小说的创作与出版步入近代意义的模式。图书市场迅速扩大,小说在图书市场所占的份额不断增长,而各书局为争夺读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转换过程中,小说书价曾出现过波动,但激烈的竞争与媒体的监督,又使书价体系较快地进入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清末西藏新政改革是清中央政府在内忧外患、统治基础摇摇欲坠的情况下,为巩固其在西藏的统治和主权、抵制英帝国进一步入侵西藏,而开展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其力图从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层面对西藏社会进行改革。本文将从社会背景、改革的内容措施及改革失败的主客观原因来对此次新政改革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晚清小说对"戏拟"叙事手法的充分运用,表达出中国小说的传统叙事向现代叙事的转变,其中蕴含着小说在价值观念、美学特质等多方面对传统的消解,对时代话语的文学表达,也是晚清小说家力图突破传统叙事模式的束缚、尝试新的叙事方式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4.
守道与救时是晚清湖湘理学群体的主要学术特色。晚清湖湘理学群体重视守道,但是却绝不满足于此,而是以经世目标为准绳和归依。在“守道”的基础之上,他们把义理经世作为救世的良方加以提倡并身体力行,最终成为“救时”的重镇。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徽州山区的自然条件和清代晚期的经济产业结构,回顾了婺源的茶叶种植和贸易历史,探讨了清代晚期婺源地区茶叶贸易的经营方式与特色。认为清代晚期婺源的茶商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商业道德,推动了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庚子之变尚未结束,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就开始推行"新政",希望借此挽救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廷。这次"新政"包括对官制,兵制,工商业等方面的改革。新政困难重重,在资金,人才等方面都有严重困难,所以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果。而整个"新政"中成绩最好的无疑是袁世凯的"北洋新政"。从1901年11月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到1907年升任外务部尚书兼北洋大臣,前后六年间,直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农业,教育,金融,军事等都走在全国前列。这也是袁世凯日后权势日重,声望日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两次新政同时进行,所采取的政策,指导思想等也均相同或相似,但是结果却差距很大。因此希望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晚清各省的防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晚清各省防勇的发展演变情况,说明防勇已成为晚清军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战争和地方治安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它的发展,还随之出现了各省的军政和后勤机构,这是晚清地方督抚权力扩大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8.
自由观念,是学界和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清末,舆论界关于自由的宣传是我们审视清末社会历史发展的绝佳视角。目前学界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于其在多个领域中缺乏较为清晰的认识和进一步地探究。其实,在清末这样的大变革时期,舆论界围绕着自由这一概念,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广泛宣传,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直到新世纪的今天,舆论界关于自由的宣传仍然无处不在。因此,探讨清末舆论界的自由宣传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晚清军事近代化进程的发展,清军武器装备样式驳杂、型号各异的弊端开始凸显,并逐步演变为晚清一大顽症。清政府曾多次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武器装备的生产和进口不能统一、军工技术以及装备建设思想的滞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