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1年,日本策划了侵占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在此期间,日本幻 想其在占领区的“合法化”,在歧视和强迫之上建立了形形色 色的伪政府机构:1932年3月在东北成立“满洲国”,1937年 11月在张家口成立“蒙疆联合委员会”,1937年12月在华北 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38年3月在南京成立“维新政  相似文献   

2.
3.
作为一部系统研究当代十七年文学的专著,《十七年文学的时代性思考》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深刻的历史意识:表现在本书中,即中自觉地将一种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有和作家作品放在时代背景和历史坐标上加以审视,在其价值认定和审美评定上,紧密结合一定历史时代的政治特征和文化特征进行自觉的思考,从而以许多创见性的成果弥补了此肖的空白点;其次,鲜明的主体意识:作者在深入历史的基础上,又能超越历史而立于时代的审美制高点来建立自己的审视坐标,自觉地把十七年文学放在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进而作出富时代前沿的独特审美判断。将十七年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时期或一个文学单元,从多方面来分析其成败得失,失体现现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从批评价值上说是超越时空的的。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朴学宗师顾炎武以传统经学价值取向为标准品评、抨击明代学术之空疏浅陋,认为古学弃于明,经学亡于明,剽窃之风盛于明,改窜古书之习猖獗于明,制义所利在“空疏之人”,最没有学问的也就数明代人了(参见《日知录》)。此后,在《诗经》学史研究中,学者对明代《诗经》学多为贬抑之词,以为“明人之学,在义理一方面言,不如宋人之精;在考证一方面言,不及汉唐之密”(胡朴安《诗经学》)。多以为“明代《诗经》学”学者不过数位,著作不过数部,而且或真伪不辨,或“无甚精义”,或“多凭臆说”,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山西大学教授刘毓庆先生在北京大学师从褚斌杰先生  相似文献   

5.
《楚文学史》 在文化理论视角之下,取得了楚文学研究领域里的突出突绩与突破。该在结构布局方面也独具特色。但在一些局部问题上也存在有失于一般化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张港 《现代语文》2002,(10):24-24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日希)。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诗经·秦风·蒹葭》  相似文献   

7.
8.
人类社会即将跨入 21世纪门槛的前夕,国内外蒙古文学界盼望已久的《卫拉特蒙古古代文学简史》(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海拉尔, 1998年 8月第 1版,以下简称《简史》 )终于问世了。这是新疆师范大学丹碧教授多年辛勤耕耘结下的果实,是他送给大家的一份千年厚礼。这是一件令人瞩目、令人兴奋的事,她的出版结束了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卫拉特文学竟然没有“历史”的历史,初步梳理了数百年来卫拉特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种类、体裁及其特征和发展历程,不仅填补了卫拉特文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而且填补了蒙古文学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相似文献   

9.
10.
李火森 《湘南学院学报》2010,31(1):124-124,F0003
王远泽遗著《苏联文学新论》"以全新的观点审视苏联文学历史发展轨迹,评估它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积极推动作用以及在俄罗斯文学发展和世界文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新颖而独到的见解,二是对苏联文学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三是运用丰富翔实的材料品文论史。  相似文献   

11.
朦胧模糊的情感意识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一个重要特质。它不仅拓展了作家的内心视野,促使作家对现实作出朦胧而抽象的视觉显现,而且使作品出现了一系列超越现实、富有创造力的全新的意象,从而改变了读者的文学观、审美观及其阅读地位  相似文献   

12.
由欧阳友权等主编的《文学原理》(南方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现湖南省各高校中文专业作教材使用,受到师生们的肯定的好评,这是由湖南省文艺理论研究会会同全省12所高校中文系的文艺理论教师联合编写完成的一本好书。该教材吸纳了本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本能在较长时期内适应教学需要的好教材。它的新意和特色是很显著的。  相似文献   

13.
14.
燕卜荪从语词本身的多义、语法结构、语境乃至作者思想、读者心理、社会历史背景诸多方面考察“朦胧”,突破了新批评派常犯的执拗于文本形式分析的不足。但是,燕卜荪的“朦胧”说也存在不足。重新估价燕卜荪的“朦胧”说在语言研究上的重大贡献和不足,以期方家对此作更为深入的研究,并且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结合,真正创造出具有现代中国特色的人文科学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5.
《美与学价值》一书为美学理论与教学理论的沟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徘徊于美学学研究领域的工作指示了一条拓宽视野的思想通途,并且还为理论工作与实践相结合做出了榜样。这本书提供了不同于 门类美学和论泛化的接通美学与论的方法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16.
17.
考察、论述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清代文学的关系是个难度颇大的课题。有清一代 ,历时共2 67年 ,其间思想家、学者、文学家名家辈出。他们的学术思想论著和文学创作 ,论数量 ,不啻汗牛充栋 ;论思想内容 ,可说千差万别。而前者对后者的影响 ,尤为错综复杂 ;或积极 ,或消极 ,或有迹难寻 ,或对立碰撞。要全面、准确、清楚地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洵非易事。马积高教授所著《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一书 ,对于清代各种学术思想及各类文学作品 ,根据学者或作家所处时代 ,个人生活经历及人品、学识、才华等等 ,或穷根溯流 ,剖析异同 ;或抓住关键…  相似文献   

18.
19.
人们往往以“诗的国度”来赞誉和强调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散文这种文学样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一点也不亚于诗歌。较之诗歌而言,其产生时间更早,使用范围更广,实用价值更大。然而在我国古代文学研究中,有关古代散文的研究著作与有关古代诗歌的研究著作相比,数量要少得多,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上了现代学术界重“诗”轻“文”的倾向。显然,这种情况与中国古代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实际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相似文献   

20.
香港文学家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有其特点和长处。他以求以自我的视野,俯瞰文坛,狡辟蹊径,也有某些新鲜有见地的视角和见解。如不仅论述文学革命的背景,还论述文学革命的序幕;又把现代理论批评家也写入史中;尽量收集过去少人论述的作家、作品,力求用较客观公正的态度加以评价。但由于作者某些政治、思想的局限,他的一些点评是脱离实际的,不可取的。如把1950-1965年的大陆文艺看作是“沉滞期”等,无视大陆文艺曲折前进的事实。另外,由于司马长风工作繁忙,写作匆匆,史料错误较多。尽管如此,这部文学史有其独特的史识和学术个性,无论在史的系统性或客观性方面,均明显超过台港地区的同类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