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汲取传统语文教学精华,借鉴国外母语教材先进经验,更新教育理念,突破了语文教科书旧有的编排模式。“人教版”的鲜明特色,是以生活主题组织单元,优化整合教科书各个系统,简化头绪,突出学习重点。“苏教版”的整体编排上以主题合成单元为主,名著推荐与阅读单元和专题单元穿插其间。主题合成单元在内容的编排上突出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实践性,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单元,是富有创造性的新设计。“语文版”在教科书结构和内容编排设计上的新思路,是按照言语技能的不同层次,重新构建语文能力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2.
教科书的编排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以香港启思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中国语文》六册教科书为分析蓝本,研究香港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排,先对《中国语文》的编排概况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其编排特点,最后对其编排方式进行评析。通过对香港教科书的编排研究,期望能对我国大陆的初中语文教科书编排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日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其教材的编辑方针、单元类型、编排体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日本教科书中单元、教材类型多样 ;单元目的明确 ,思路清晰 ,编排严谨、周密 ,使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编写意图极易把握 ,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苏教版、北师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为比较对象,以小学数学"周长的认识"内容为例,对教科书的结构、呈现方式、设计理念等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三套教科书都注重现实情境,强调动手实践和回归生活;而呈现方式有"归纳式"与"演绎式"的类型差异,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前者是学生建构新概念的主要渠道,而后者则是印证周长定义合理性的主要载体。洞察不同教科书的编排特点,最大限度地利用教科书资源,是创造性用教材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是语文教科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上海教育出版社和台湾翰林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选文编排进行分析,比较两套教科书的文言文数量和比重、文言文的编排方式、文言文必读课文与选读课文的量等,以期为优化语文教科书中文言文的编排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背景下,综观当前已经通过审查并发行使用的若干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可以发现,以“主题”组织编排单元、设计并呈现语文实践活动的“情境”已成为语文教科书编写者们不约丽同的追求。如人教版是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即每册教科书都围绕若干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若干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7.
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科书插图问题一直是低年龄段教科书编排的重要问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数量有明显的提高。笔者分析了三个版本共12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对其进行了分类基础上的频次统计,找出了其时空分布上的共性。在总结了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后,表达了对插图编排上存在的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科书插图问题一直是低年龄段教科书编排的重要问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插图数量有明显的提高.笔者分析了三个版本共12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对其进行了分类基础上的频次统计,找出了其时空分布上的共性.在总结了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后,表达了对插图编排上存在的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白话文进入教科书,语文教科书的文类编排日趋稳定,文学在固定的分类模式下开始做与思想或语文知识相结合的探索。一些教科书通过设置单元主题实现文学教育,也有一些教科书把文学作品当作语言文字的材料。以《国文百八课》为代表的教材使语文教育在方法上趋向于科学化,但文学教育并没有在教科书中找到适合的实施方式。厘清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各自的目的,如何更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成为困扰中学语文教学一个世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门教科书的设计与编排,都负载着某些特定的价值,教科书本质上不是“价值中立的”的纯粹的知识活动。无论是从理论的逻辑内涵,还是从小学英语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及其编排方式上来看,都折射出一些特别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开明国语课本》是一套影响至今的教科书.叶圣陶先生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编辑视角,适应儿童的阅读心理需求,以单元组合排列、生活时序排列、图文融合排列等编排方式,使《开明国语课本》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2.
以"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为例,比较中国现行的三套教科书和美版教科书在位置编排上的不同之处,发现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处于教科书的不同位置时对于教学活动的影响,寻找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在教科书中的什么位置更利于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数学史对数学教育有重要的价值,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程也是中国香港地区新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基于一套香港新学制高中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的统计分析,发现数学史融入数学教科书具有以下编排特征:数学史内容选择多元化;将史料融入数学探究课题;以"螺旋上升"形式安排重要史料;"历史地图"的独特呈现方式以及整合数学史融入课程的多种设计模式,这能为中国内地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史内容设置、呈现手段以及设计模式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至九年级的教材编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同一体裁、同一内容或同一类属而表达形式不同的文章放在同一单元内,体现认知的阶段性、科学性、实践性。这种编排特点决定了单元教学目标在总目标(大纲要求)、阶段目标、达成目标(课文要求)中的地位。这样既便于教者在安排教学时心中有全局,避免了重复施教无的放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以“DNA分子的复制”为例,比较了新、旧教科书对该部分内容的不同编排,分析了新教科书在编排上的主要变化,并就这些变化对教学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石艺 《贵州教育》2021,(1):29-30
一、教材概览 统编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教材编排八个教学单元,其中六个单元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单元,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第五单元习作单元.本册教材人文主题与单元语文要素分别是: 二、教材解读 1.识字写字. 四年级,在识字写字上仍然要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认真写字能力.本册教科书仍然在语文园地里编排了两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日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教材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对教科书中阅读教材的内容及其编排特点的系统考察 ,试图从中窥视其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日本教科书中对学生品德、心灵教育的重视 ;科学、严谨的内容编排体系 ;特别是以情动人的教育理念 ;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陈新民 《教学月刊》2002,(2):F003-F003
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科书结构的改革上。为了适应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英国的历史教学逐渐从以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为中心转变到以能力为中心,这主要通过史料的运用实现的。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编排,也由过去的按年代顺序转变到按主题顺序,主题的数目不多,但每个主题之下都附有大量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练习,以及具体的探索方式,并且要求达到一定的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19.
识字作为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在识字编排方面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文章主要从编排的规律性、方法的多样性、能力的发展性、内容的文化性四个方面,阐述教科书在识字方面的编排特点。  相似文献   

20.
曾昭葵 《山东教育》2004,(35):50-50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共编排了6个单元,其中第一,第二,第四个单元的首篇,都是诗歌。这种编排法,完全打破了过去按文体编辑单元课文的模式。在实验教学中,师生对这3首诗歌爱不释手,大家引吭高歌,激情澎湃,好似川江上的号子,增了情,添了力,发挥了其他文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