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萨乔万尼教授的道德领导理论被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对这一理论的讨论就未停止过.本文从文化管理的视角出发,分析道德领导的内涵之于当前学校文化管理实践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项道德性事业,秉持价值立场,建构道德共同体,是学校管理基本的道德意蕴。但现实的学校管理却处于道德目标边缘化,管理制度功利化,道德权威弱化的困境中。走向道德的学校管理,应确立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合乎正义的价值基础,构建以道德领导为精神内涵的学校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3.
学校管理具有教育性。在诚信教育的现实努力中,学校管理具有独特的功能,是诚信观培养的重要途径。学校管理的这一功能主要通过隐蔽课程和创建学校道德氛围来实现。建设诚信道德社群,是学校管理实施诚信教育的应然之路。  相似文献   

4.
自制度化和国家化的学校教育形成以来,对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合理性的争论就悄然展开.许多学者开始关注人本教育,强调学校管理中的伦理价值,指出最核心的管理工作是重新找回失落和丢弃的主题,让教育返璞归真,把人作为主体,实施道德领导和人本管理.探讨了两种管理模式对当今学校管理的不同影响,并提出符合学校实际情景的理论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儒家文化与世纪之交的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宏观的层面出发,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主要特征与西方文化特点的比较中,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定位作如下构想:解构形而上学的道德传统,还道德以科学的基础;正确认识传统道德与现代精神的辩证关系,树立以超越传统道德为基础的新世纪的新道德教育观,以学校道德教育为基础,加强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6.
萨乔万尼教授的道德领导理论被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对这一理论的讨论就未停止过。本文从文化管理的视角出发,分析道德领导的内涵之于当前学校文化管理实践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美德是具有正道道德价值的善的品德。对学校管理者而言,只有具备各种美德,才能实施道德领导。博爱、贵生的美德可以促使学校管理者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价值理念:谦虚、奉献的美德可以力促学校管理者更好地实现为师生服务的管理宗旨;节制、审慎的美德可以令学校管理者不断地反思与调控学校管理过程;公正、诚信的美德可以保证学校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讲究民主,注重合作;慷慨、宽容的美德可以敦促学校管理者在教育评价时保持弹性,避免极端。  相似文献   

8.
萨乔万尼教授的道德领导理论被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对这一理论的讨论就未停止过。本文从文化管理的视角出发,分析道德领导的内涵之于当前学校文化管理实践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美德是具有正道道德价值的善的品德。对学校管理者而言,只有具备各种美德,才能实施道德领导。博爱、贵生的美德可以促使学校管理者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价值理念;谦虚、奉献的美德可以力促学校管理者更好地实现为师生服务的管理宗旨;节制、审慎的美德可以令学校管理者不断地反思与调控学校管理过程;公正、诚信的美德可以保证学校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讲究民主,注重合作;慷慨、宽容的美德可以敦促学校管理者在教育评价时保持弹性,避免极端。  相似文献   

10.
黄文军 《文教资料》2008,25(4):76-77
本文阐述了"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精髓和现实意义,分析了科学管理理论运用于学校管理中的可行性,结合学校管理公共性的特点,将"竞争机制"引入学校管理,使科学管理、人本管理、道德管理相结合,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实现学校目标和效能.  相似文献   

11.
王芳 《教育科学》2021,37(4):41-47
从场域的视角审视学校道德生活,将道德置于广阔的学校生活中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学校社会组织理论,构建了学校场域道德生活的基本分析框架,分别从关系、组织、行为、课程四个方面理解"此在"与"彼在",关注作为存在者的学生"此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困境与探寻"彼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出路."此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困境表现为师生关系场域道德生活疏离、班级组织场域道德生活枯燥乏味、课堂行为场域道德生活功能失调、品德课程场域道德生活欠缺生活质感等."彼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出路有关心学校场域中学生的整全生命存在、实现班级组织的道德教育价值、建构课堂行为场域的道德教育意义、传承品德课程场域的道德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凸显伦理精神和道德价值曰益成为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有关学校管理伦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从学校文化的视角引申出学校管理伦理的追求;从校长个体的道德人格延伸到校长伦理角色的呼唤;从科学化的学校管理提升为学校管理精神价值的弘扬;从教育管理伦理理论的倡导转化为学校管理实践道德的渗透.  相似文献   

13.
管理道德: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融入管理,不但为管理者和管理对象提供价值导向及行为规范,而且还能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品质。民办教育管理道德就是使管理者具备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相适应的管理素质及管理品质,并以一定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实施管理,促使民办教育健康、持续、高质量地发展。 一、道德的管理功能 将道德融入民办学校的管理,不仅培养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道德品质,而且也具有直接的管理功能,我国传统管理强调德治德化,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就是基于道德具有内在的管理功能。这种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维持一定的人伦是中国道德最基本的管理功能之一。人伦包括家族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人伦强调的“人伦本于天伦而立”、“人伦以天伦为范型”成为人际相处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常州市北环中学通过实施"道德领导",使学校迅速地由弱变强,被当地教育局誉为"北环现象",这充分说明"道德领导"可以用来改造薄弱学校.但如何使用,既要考虑学校的内外条件,也要加强与其他管理方式的配合.  相似文献   

15.
学校道德领导的意旨、反思与践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道德领导坚持领导活动的价值负载性假设,以唤醒追随者的高层次需要和实现目的共享为主要任务,并强调领导者自身道德品性的前提性意义.它一方面切应着当下学校领导实践的时弊;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主观与客观、引导与误导、同化与多样的内在紧张.结合现实与道德领导的可能问题来看,学校道德领导的践行须关注三个问题:一是确立学校领导阶段论思维;二是力行能提升道德水平的行为;三是作出有利于道德领导的制度调整.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萨乔万尼最早提出了学校道德领导理论,其理论核心是构建学校的共同愿景,形成学校共同体。本文从阐述道德领导理论的核心理念出发,对道德领导理论在学校管理的实践进行反思,进而提出践行学校道德领导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通过对萨乔万尼“学校道德领导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的界定与观点的阐释,进而分析其在中国学校管理中的可行性。本文的结论是道德领导虽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但作为学校领导领域一种向善的理想,道德领导恰好针对着我们当前学校领导实践的时弊,提供反思与前进的方向。应当指出的是,我们在借鉴这一思想时,要注意结合本国国情。  相似文献   

18.
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对学校德育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的“道德”乃是“道”与“德”两个词的缀合,“道”、“德”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深刻的内涵,实质上是一种涵括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动态生存方式。这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1.树立多维“道德”观;2.构建开放式、多层次的德育课程体系;3.建立内涵丰富、多层次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4.强调道德教育中个体的动态参与性。  相似文献   

19.
学校应是一个道德共同体,道德管理将成为现代学校管理的新走向。在学校道德管理中,校长应扮演道德领导的角色,校长是学校的精神领袖者、学校愿景的勾画者、领导替身的寻求者和教职员工的服务者。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核心与标准应当符合社会主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公平”、“合理利己”等不能成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必须强调价值导向上的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更不是责产阶级自由化。一切不有利于道德建设的理论主张和思潮都应摒弃;一切有利于道德建设的理论与主张都应旗帜鲜明地予以彰显。道德建设不能割断传统,好的道德传统(如整体主义)必须予以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