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采用2001年—2019年河南省人口结构和经济总量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0~14岁少儿人口增加促进经济增长,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增加不利于经济增长,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构成上升有助于经济增长;城镇化率的提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性别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最后,从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人口产业结构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能源·电力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望未来,再用50年的时间,在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使人民享有更高的物质与精神文明。这一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电力在未来50年稳健的发展。 一、在提高能效的基础上提高能源·电力消费水平 世界在发展,人口在增加,要求能源·电力有相适应的增长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需要,尤其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快速发展的后进国家,经济增长对能源·电力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这一历史性规律短期内不会逆转。 世界人口 1950年只有25亿,1999年增加到了60亿,是19…  相似文献   

3.
乔冶敦大学的苏联问题权威默里·弗什贝奇说,苏联急剧下降的人口增长正在使当局忧虑。八十年代将不会有充足的劳动力刺激国家经济或足够的人力维持军事力量。当局更为忧虑的是,由于占支配多数人口的俄罗斯民族生育力明显下降,现在构成工作力和军队主要力量的俄罗斯人在本世纪以前将不会再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大部分人都经历了一个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本世纪中期以来,全球经济总产出增长了4倍,世界人口的增长促进了需求的增加,日益积累和增加的财富刺激了需求的增长,现代技术提供了创造财富的手段,所有这一切使这一时期内世界粮食总产量增加了1.6倍。除了我们这一代人之外,再也没有人可能目睹到这样伟大的成就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下半叶,随着亚非拉地区一批又一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世界人口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局面。面对这种崭新的人口现象,西方出现了种种统称为“人口爆炸”的理论。进入七十年代后,西方国家出生率连续下降,有的竟至降到接近静止水平;为了解释这种新的人口景观,西方学术界抛出五花八门的生育率下降理论。为研究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西方也推出不少新的理论。一、“人口爆炸”理论六十年代末,美国学者艾利希推出新著《人口爆炸》,把世界人口(尤其是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比做随时可爆炸的炸弹,认为由于人口炸弹隐患存在,人类必遭涂炭。从此,凡是在四十年代晚  相似文献   

6.
日本人口结构的特点为人口减少及超老龄化。日本现有的经济体系是以人口增长为前提,因此人口结构与现有的经济体系之间存在很深的矛盾,对经济持续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概括为:第一,人口结构变化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第二,人口结构变化使消费需求萎缩、储蓄率下降、影响长期投资;第三,人口结构变化使劳动力不足问题突出。如何解决人口减少及超老龄化问题是日本长期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李生梅 《青海科技》2004,11(6):11-15
对于青海省来说,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达到经济、社会、生态的持续发展。二是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开发人力资源。三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系统中,人口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相互作用并作为推动力作用于环境与资源,本文以此展开分析,提出青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路,为振兴青海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预测》1984,(Z1)
(七)1968至1970年的第三个人口增长高峰在第二个人口增长高峰之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无政府主义泛滥,人口也盲目发展,不久又出现了从1968年到1970年的第三个人口增长高峰。这三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千分之二十七点五,千分之二十六点一九,千分之二十五点九五。这三个人口增长高峰象三个大海浪,第二个浪头最大,其中1963年是浪尖,人口净增率为百分之三十三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1,(4):283-286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面临许多不容忽视的长期制约因素,其中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相对紧缺,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不足始终是最基本的矛盾。在本世纪90年代以及下世纪初叶,可以预计这些矛盾不是逐步趋于缓解,而是不断激化,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影响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也将严重威胁未来时期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何认清中国国情,分析资源危机,选择正确途径,寻求基本对策,是本建议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人口作为影响经济水平的重要因素,其增长模式和数量水平对一国经济发展及经济政策落实有着重要意义。我们结合人口转变理论,利用时间序列,以计量方式对我国2000—2012年的人口增长状况进行实证研究,从经济角度对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由此推测我国短期人口增长方式、经济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地球资源能否养活一直在增长着的人口?21世纪的粮食前景比本世纪悲观些还是乐观些?这些问题正摆到未来学研究工作者面前,要求作出预测性的回答。由于该问题的复杂性,不仅涉及农业,而且涉及工业、人口、消费、贸易等一系列方面,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再加上预测的时间跨度要一个世纪,因此,难度很大。本文着重从土地资源、科学技术、粮食生产、人口增长及其消费水平等几项重要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按2000年、2050年和2100年三个阶段作出预测,以展望世界粮食问题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王宝琛  易学清 《预测》1989,(6):4-10
经济发展的衡量,一是诸如人均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这一类统计指标的增长:另一是考察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果只有经济指标的增长而没有结构的变化,这种情况正如罗伯特·克劳尔所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人口,产业、就业、投资、消费、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演变。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就业结构,因为它统一了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在我国研究就业问题时,以下几个相关联的因素是必须同时考虑的:(1)总人口、劳动力人口的变化;(2)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就业;(3)劳动生产力的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否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引发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从历史观的角度和经济增长的3个维度出发,梳理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日本开启的经济增长轨迹,及1978年以来中国采取的改革开放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受苏日经济增长的启示,考虑疫情冲击和国际竞争等因素,根据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提出了当前中国经济可以采取的措施:扩大内需;实现核心科技原始创新;对实体经济进行适当补贴并刺激消费;有效控制人口负增长,提高人口出生率;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4.
陈梦熊 《资源科学》1990,12(6):29-35
一、前言 现代城市的主要特点是:人口高度集中;工矿业高度集中。因此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资源条件,如农业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及水资源,其中尤以水资源最为重要。 自本世纪以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20年代全球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0%,到50年代增加到28%,而80年代已增到41%。据预测2000年,城市人口将达5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4%,苏联占65%。我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15.
人口的未来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世界人口发生很大变化。首先,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迅速增加。1750~1800年为4‰,到1970~1973年上升到20‰,增加五倍。这种增长速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其次,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大,自然增长率的持续增高,使人口增长的绝对值也就增大。经过100万  相似文献   

16.
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高技术产业全方位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更是新旧矛盾集中凸现的时期。增强产业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新形势下解决日益突出的城乡、区域矛盾,人口、就业、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在这个关键阶段实践科学发展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高技术产业的全方位和多层次支撑。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社会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增长方式,、科技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价格政策等许多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一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二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三是以谋求社会的...  相似文献   

18.
自从美国人G·R·蒂拉在1918年第一次使用“卫星城”这一名词,并主张把工厂从大城市稠密地区迁移到周围地区建立卫星城以来,卫星城在许多国家有了广泛的发展。我国从1957年开始在北京和上海周围也建设了若干卫星城。发展卫星城能否起到控制大城市规模、疏散城市人口的作用呢?对此学术界还有不同意见。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建设卫星城是大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卫星城的出现,是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城市化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本世纪二十年代,城市人口约为10%,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有了迅速发展,到七十年代,城市人口已占40%。有人估计到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占到60%;与此同时大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800年全世界  相似文献   

19.
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地区差距逐渐扩大,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差距的收敛作用明显,本文通过建立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计量模型分析指出,人口流动的地区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地区差距高度相关,无素质差异的流动人口对整体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贡献,但流动人口确实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贡献作用,且这种作用呈递减趋势.本文还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在改革开放的前十年具有明显的条件收敛机制,但在1990年以后,条件收敛不复存在,这一结论对三大地带内部的收敛机制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20.
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人口的数量、素质、增长速度以及人口的分布、结构等状况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为了编制响水县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制定合适的人口规划,必须对响水县的人口发展进行预测。一、响水县人口发展的现状1、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总人口已由1965年的291904人增加到1985年的442810人,年平均递增率为21.06‰。根据第三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