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按照柏拉图的理念,教育在于灵魂的转向。教育要使人的灵魂,从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感觉世界,进入一个用灵魂的眼睛才能看到的至善至美的理念世界。否则,沉迷于感觉世界的人,就像习惯于在洞穴中生活的囚徒一样,走到洞穴上面的世界,反而觉得是痛苦的,仍然想逃回到洞穴中去。教育家是走出洞穴的人,要把洞穴里的囚徒解救出来,使他们的灵魂看到善。当下,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教育理念:"人"与"民主","人"与"民主"就是这个时代的善。  相似文献   

2.
按照柏拉图的理念,教育在于灵魂的转向。教育要使人的灵魂,从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感觉世界,进入一个用灵魂的眼睛才能看到的至善至美的理念世界。否则,沉迷于感觉世界的人,就像习惯于在洞穴中生活的囚徒一样,走到洞穴上面的世界,反而觉得是痛苦的,仍然想逃回到洞穴中去。教育家是走出洞穴的人,要把洞穴里的囚徒解救出来,使他们的灵魂看到善。当下,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教育理念:“人”与“民主”,“人”与“民主”就是这个时代的善。  相似文献   

3.
按照柏拉图的理念,教育在于灵魂的转向。教育要使人的灵魂,从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感觉世界,进入一个用灵魂的眼睛才能看到的至善至美的理念世界。否则,沉迷于感觉世界的人,就像习惯于在洞穴中生活的囚徒一样,走到洞穴上面的世界,反而觉得是痛苦的,仍然想逃回到洞穴中去。教育家是走出洞穴的人,要把洞穴里的囚徒解救出来,使他们的灵魂看到善。当下,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教育理念:“人”与“民主”,“人”与“民主”就是这个时代的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的释义,在对洞穴隐喻的结构和意义梳理基础上,发现教育作为一门灵魂转向技艺的同时,这一灵魂转向还具有不同维度的方向性。这一方向性关涉到不同灵魂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变动。尤其在洞穴隐喻中,存在着囚徒从洞穴内朝洞外的日光出离,又从洞外世界返回下降到洞穴之中的过渡。本文认为这两次不同方向的灵魂转向存...  相似文献   

5.
在洞穴比喻中,被解放囚徒在看到外面的世界之后,再次回到了洞穴中。是什么原因促使被解放囚徒再次回到洞穴中呢?本文试图分析柏拉图对这一问题所给出的答案,从而揭示其关于"善"的理念论的前后矛盾性。  相似文献   

6.
一次成功的意义建构——从一次篮球比赛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通过"洞穴中的囚徒"这个著名的比喻说出了教育的真正含义,那就是把人,把人的灵魂、精神引向真理世界.  相似文献   

7.
"洞穴之喻"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的最基本的哲学寓言,也是他对教育的过程和本质最深刻的阐释,指明了灵魂转向是受教育者与未受教育者的根本区别。"洞穴比喻"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是一门灵魂转向的技艺,并揭示了善的理念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以"洞穴比喻"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来剖析我国当下的教育现实,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是实现其“理想国”的重要手段.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明确提出:教育是一种灵魂转向的技艺.从《理想国》的几个典型隐喻(即洞穴喻、戒指喻、太阳喻、线段喻)中可以发现其教育本质观的证成逻辑.洞穴喻象征着何谓灵魂转向,戒指喻象征着灵魂为何转向,太阳喻象征着灵魂转向何方,线段喻象征着灵魂如何转向,这一完整的线索使得其教育的本质统一在灵魂转向的技艺之中,从而形成柏拉图教育本质观的系统合理的证成逻辑,也为我们现今思考教育问题提供经典文本的证成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柏拉图著名的洞穴之喻中,教育是促使人的灵魂转向善的技艺。他区分了受过教育的人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不同,从而为人们探寻教育的本质问题提供了启示。现代教育忘却了教育促使人的灵魂转向这一本质特征,而仅仅满足于身体的需要及其转向,这是造成现代教育困境的根源所在。现代教育改革不应满足于流行教育理念的相互更替,而应关注教育的本质问题和有关人的灵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助"洞穴比喻",象征性地说明了两个世界的划分问题,论述了灵魂转向的必要性,并系统地阐述了理念论的丰富内涵。"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对理念论的深化和总结,它代表了柏拉图的基本思想,是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描述的是只能看到“影子”而看不到真相的囚徒走出洞穴后看到美好景象的故事。他意在说明:于现实世界生活的人,由于缺乏哲学式的思考,只凭借狭隘的感官去认识整个世界是不可靠的。这一理论之中的“影子”“囚徒”“挣脱锁链之人”在现实世界中都有其特定含义。而这一理论所体现出来的敏于观察、敢于直面痛苦和哲学王的思想是其真正目的。“洞穴理论”在述说自身的同时,也充分展示出“理念论”的认识论、本体论、目的论意义。在当今社会,“洞穴理论”所蕴含的人性问题、真理问题及其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的哲学是对话,对话是哲学的原型,也是教育的原型,孔子的教育也是对话。对话哲学和对话教育,是用言说或者语词引导人的灵魂从意见世界上升到知识世界,那才是灵魂发生的转向,灵魂转向正是教育的定义。哲学对话是修辞,修辞是两个人灵魂的契合与沟通,在教育上,最高的修辞是达到辩证法的境界。人是会言说的政治动物。谈话,对话,演(言)说,是教育的原型,教育用言说把人的灵魂引导到一个真理世界,犹如上帝用语词创造世界。当代教育,把学生和老师弄得不会说话,也不会写作。甚至,当代教育,人真的并不会谈话。然而,说话与文字,却是两个世界。  相似文献   

13.
郑朝晖 《中国教师》2011,(23):48-49
<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于漪老师经常喜欢引用柏拉图"洞穴里的囚徒"①作为隐喻来回答这一问题,而这一切实际上就是对于生命的发展、灵魂的提升的关注。但是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勇气,教育的这种本质诉求就会迷失在世俗功利的茫茫苍苍的丛林里。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洞穴喻”形象地说明了世界有可感领域和可知领域两个部分。可感领域是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可知领域是“善的理念”的世界。柏拉图“洞穴喻”的伦理内涵表现在:要达到对“善的理念”的把握,灵魂要发生一系列转向,最终回到它的本真状态。柏拉图“洞穴喻”给我们的伦理启示:真正能够达到对理念把握的人是很少的,这不仅需要伟大的心灵智慧,更需要承担人类责任的巨大勇气。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面临着困境,如无法承担引导人类走出迷茫、使心灵得到升华、灵魂得到提升的重任;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理性和道德的培养,重视成才而忽视了成人,则会偏离教育主旨,教育工作者亦会处于迷茫状态之中。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洞穴之喻"就已经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类灵魂的转向。唯有教育能够引导现代人摆脱物质的诱惑与束缚,将人类灵魂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6.
理解存在是理解教育、定位教育价值的出发点。柏拉图的著名隐喻“洞穴囚徒”描述了人的存在景象,在表达人的“洞穴”命运的同时赋予教育根本的重要性。因此,在我国基本实现教育普及的时代背景下,思考教育如何帮助受教育者超越存在的洞穴进而成为主导各自人生的舵手,即,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不带偏见和成见的探索精神的人变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的idea思想,使世界二分,开辟了西方形而上学入学传统.柏拉图认为,由于人的本性由灵魂决定,灵魂又由理性所主导,所以人在本质上是理性的.人的灵魂来自理念世界,其自在自为、永恒不朽的特性使得人们一通过回忆和灵魂的转向可以认识理念世界,从而发展自身.柏拉图的入学思想建基于idea思想之上而具备了超越性层面,使人的发展也具有了追求超越的特性,教育是对现实人的一种实现,也是对最完善的"理念"人的超越追求.在柏拉图看来,政治结构和灵魂结构是相一致的,国家、个人和灵魂具有承载关系,因而灵魂的教育是国家正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思想、观念之于教育,就是灵魂,没有思想观念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走在新时代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我们的教育开出"思想之花"。一、抓住现在:从"听话教育"转向"解放教育"在我们许多家长和老师的心目中,评价孩子和学生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有很多家长、老师这样说:"这是个好孩子,真听话。""那孩子不好,真不听话。"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  相似文献   

19.
《楚门的世界》上映于1998年,是彼得·威尔的扛鼎之作。影片中的楚门就像柏拉图“洞穴”中的囚徒,要么是虚幻的影像,要么是片面的真实;启蒙后的楚门重拾勇气,超越虚假的现实,将自己的理性部分转向理念世界,最终进入到真实自我的领域。通过借用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分析楚门求索真理的历程,揭示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在此基础上启示当代人应辩证看待现实生活、以求真的态度探索未知世界,才有助于走出虚假文化的牢笼、从蒙昧走向理性、从可感世界走向可知世界。  相似文献   

20.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教育就不能称其为教育.只有美好、充盈的灵魂才能唤醒另一个灵魂.正如叶澜所说:"不实现教师的精神解放,不激活教师精神生命的活力,就不可能有真实意义的、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的转型".因此,我们要从生命的角度去审视教师成长,引导教师实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