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玲 《记者摇篮》2006,(7):56-56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并运用实况音响和现场解说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它可以满足听众获得真切现场感受的需求。现场报道由现场音响和记者现场解说两部分组成。现场音响又包括新闻事件的现场实况音响、新闻现场的人物访谈。这两部分就像是现场报道的两条腿,相辅相成,不可分离。一、选择典型音响增强新闻感染力没有现场音响,就没有现场报道。但不是现场所有音响都可用作现场报道,而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最有新闻价值的音响。只有典型音响,才能增强新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2004年记者采制的《清欠办公…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由于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即兴地向观众解说或访问现场人物,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传播优势。但令人忧虑的是,不少电视记者在现场频频“犯规”,造成现场报道传递的信息严重“丢失”和“失真”。现场“导演”行为作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记者,本与“导演”无缘,其全部任务就是以现场目击者和传播者身份,按现场新闻事件的固有逻辑,如实地进行现场解说和现场访谈。可是,有的记者却在新闻现场发号施令,要求现场人物  相似文献   

3.
李玢 《东南传播》2012,(10):183-184
赛事现场报道是基于赛事直播为主体,现场记者通过自身的看听想,迅速有效地整合赛场信息,通过解说或者采访,将赛事现场的方方面面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充分满足观众的期望值、探求欲。这些年来,国际赛事不断增多,赛事现场报道已经成为各大体育赛事报道的重要表现形式。赛前现场感、赛后纪实性以及现场记者个人能力,这些都是体育赛事现场报道所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4.
杜鹃 《新闻与写作》2007,(11):62-62
现在不少电视台记者都喜欢在镜头前"露个脸儿",以为记者一"露脸儿"就是现场报道,就会有现场感。笔者认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现场,用现场的语言解  相似文献   

5.
新闻单位由于新闻宣传手段不同,方式不同,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带音响的节目是广播媒体的优势,在众多带音响的节目形式中,现场报道是最具优势的,在多年的新闻采访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做好现场报道才是广播记者的拿手戏。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在采访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把现场的音响和记者的解说录下来,然后通过发声手段传送给听众。现场报道的主要特点就是采编、录音、解说为一体的方式进行采访,记者在现场一边观察、一边解说、一边采访、一边录音。一、现场报道的优势首先,现场报道真实可信,亲切感人。现场报道是记  相似文献   

6.
王旭 《记者摇篮》2009,(9):77-77
广播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对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运用实况音响和现场解说来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广播现场报道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强烈的现场感,可以满足听众既获知信息、又获得某种真切的现场感受的需求。要做好广播现场报道,必须要做到:  相似文献   

7.
从事电视新闻的业内人士都知道,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记者直接出镜头,当面向观众叙述所见所闻,这就打破了电视新闻过去那种现场画面加解说的传统报道格局,从而开创了电视新闻独特的播报方式。  相似文献   

8.
广播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对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运用实况音响和现场解说来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当主持人或记者在现场把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播报出去时,听众立刻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时,现场音响、报道、直播室的配合就会同受众融为一体,使新闻的传播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所以现场感的营造对于现场报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由于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即兴地向观众解说或访问现场人物,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传播优势。但令人忧虑的是,不少电视记者在现场频频“犯规”,造成现场报道传递的信息严重“丢失”和“失真”。现场“导演”行为作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记者,本与“导演”无缘,其全部任务就是以现场目击者和传播者身份,按现场新闻事件的固有逻辑,如实地进行现场解说和现场访谈。可是,有的记者却在新闻现场发号施令,要求现场人物按自己的报道设计组织和安排新闻事件,从而改变了新闻事件原有的自然发展轨迹。这就是现场“导演”行为。“导演”行为有三种类型: “重现”——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已然完成,记者为了“再现”生动的现场情境,组织当事人回到原始现场,并指导他们重演。“摆布”——现场事件正在按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发  相似文献   

10.
在广播里,现场报道是录音报道的一种形式,是广播记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一边观察,一边解说,一边录音而成的一种报道形式。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所作的现场观察、现场解说、现场录音,便是这种报道形式区别于其它录音报道形式的根本点,也是这种报道形式的根本特点。因此,对广播记者,要求高,难度大,就是对那些资深的“老广播”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的“看家本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近两年来,我在采访中,对现场报道进行了一些尝试,想针对现场报道的现场看、说、录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实践谈点粗…  相似文献   

11.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是报道者(记者、主持人)在新闻现场利用实况音响包括伴随事物发生的音响、环境音响、访问音响以及报道者的现场解说、述评组合而成的报道形式。广播新闻现场报道是广播特有的一种体裁,它是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的一  相似文献   

12.
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报道形式。顾名思义,现场报道是广播记者深入到所发生新闻事件的现场边观察采访,边描述解说,边录音的新闻广播形式,它具有迅速及时、现场感强、内容精练、结构单纯等特点,用以报道预知的、空间跨度小、有强烈音响的新闻事件。“现场”是最基本的特征,现场观察、现场述说、现场采录是构成这种报道形式的三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叫“现场报道”。有的记者在现场录了实况音响,回到编辑部再录下自己的解说,然后复制合成,这不能冠以“现场报道”之名,只能叫做“录音报道”。还有的记者远离新闻事件现场,把写好的稿子对着话筒念一遍,传回编辑部,这更不能称为“现场报道”,只能说是某某记者的报道而已。  相似文献   

13.
王海 《新闻传播》2005,(5):68-68
现场报道是广播新闻的重要体裁之一。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向受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样式,称为现场报道。它是最富广播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广义的现场报道包括使用电子新闻采集设备,记者进入现场而作的报道,如现场直播、现场采访、现场的口头播报等;狭义的现场报道专指记者在新闻现场根据自己的观察,当场口述自己的见闻,直接将新闻事实报道给观众。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电视荧屏上,现场新闻报道风头正健。但是,简单地在新闻作品上标贴上“现场报道”四个字,并不表明作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场新闻了。除现场镜头、现场采访、现场同期声这些必须强化的现场报道中,比之画面镜头而言,新闻语言运用欠精练,具体表现在:针对性不强、感染力不足、语言游离于画面内容……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具体的现场报道实例,来对现场报道的语言运用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现场报道语言的重要性随着现场报道的普及,我们有这样一个感觉:现在人们之所以特别关注现场报道,或者说现场报道会有如此大的魅力,既有这种报道形式自身的…  相似文献   

15.
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的方式,也是最能体现电视新闻报道优势的的报道形式之一。电视现场报道的特点是记者的采访和解说在现场一次完成。电视现场报道可以作为片段穿插在电视新闻中,也可以全部在现场完成。电视现场报道可以直接播出,也可以经后期编辑后播出。近年来,电视节目中现场报道的比例越来越大,它既突出了电视的特点,又能吸引更多受众。  相似文献   

16.
黄辉 《视听界》2002,(3):68-68
现场报道是以记者(主持人)的现场口述和现场实况音响(画面)相结合的报道形式,它往往以很强的时效性和传真性感染和吸引受众。在录音报道中,现场报道的采制难度最大,它需要记者(主持人)具备采、播、录、编、控的全套本领。因此现场报道不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对于现场新闻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广播记者应当切实提高现场播报能力以及新闻解说水平,以满足听众日益提高的对信息质量和现场感受的切身需求。首先,量体裁衣,选择适合的题材。现场报道固然是一种鲜活、明快、听众喜闻乐听的报道方式,但却不一定适合一切新闻事件的报道,某些会议报道,现场感不强,  相似文献   

18.
徐学贵 《视听界》2004,(3):50-50
打开电视机,每每看到现场报道,时不时听到现场解说的记者精神饱满、情绪激昂地介绍说,在记者的“身后”发生了什么新闻事件。笔者在为电视台采用现场报道这一形式深深叫好的同时,也为解说词中引用“身后”二宇感到如鲠在喉。是这些记者不明这一词的用法,还是词汇贫乏? 辞海对“身后”一词释义为人百年之后。显然,在新闻现场中,记者用“身后”一词不妥。记者的本意是相对于自身的方位。其实,“身后”这一词早已是约定俗成  相似文献   

19.
一、“现场同步报道”:让听众身临其境 新闻现场有着丰富的同期声或环境声等音响资源.加上现场报道的过程与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具有同步性,所以,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以及生动的现场音响采访,更能体现广播“音响”的自然性、传真性.更能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可听性。在现场同步报道中.也更能将广播“快”的优势发挥到极至.以比其它媒体更快的速度满足人们获得最瓶信息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徐树国 《新闻实践》2011,(12):56-56
新闻的本质在于现场,但到达现场的记者如何说、怎样问,直接决定了新闻的鲜活与深刻程度。 “说”,要说得准确、自然、灵活,说之前精心打好腹稿。多用事实说话,少主观臆断 现场报道有极强的时效性和不可重复性。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要边观察、边构思选材、边拍摄、边进行口头报道和访问,做到观察与思维同步运行,选择和组织恰当的语言材料。这既是一次成功现场报道的开始,也决定了记者“说”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