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州桥》(第六册)一文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桥面两侧石栏的栏板上雕刻着的精美图案。教学时可围绕一个“美”字,落实一个“练”字,引导学生读懂自然段,理解内容.接受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小壁虎借尾巴》两种教法设计○自治区教研室马兰《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第三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各段的叙述方式相同,结构相仿,句式相似。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可设计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法一一、“讲”好第三自然段,渗透学法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给...  相似文献   

3.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第27课《订鬼》(语文出版社出版)中,第三自然段末尾有这样一个句子:“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笔者认为此句中“未必”一词用在这儿不妥,应将其换成“弗”字才恰当。  相似文献   

4.
〔教例〕  教学目标 :   1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 通过第二、三自然段的教学 ,懂得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初步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 学会“涛”、“却”、“否”、“私”等字 ;理解“依然”、“是否”、“窃窃私语”等词语。   4 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 :  指导学生理解第三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的特点。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启发谈话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自学课文。   (1 )读准…  相似文献   

5.
攀登     
“相互变格一”作文,在凸显主旨时,给标题“位置”加上“恰当”的修饰语,从而“向下”行文。“相互变格二”作文,将第三自然段中的“上一层”三字由实到虚行文,从而用“扶伤”的事迹来扣“攀登”二字。  相似文献   

6.
第三自然段中“责任”二字,全文立骨,它既是“铭记”的对象,还是能“忘记”自身安危的原因。标题和文中的“傻”字和最后自然段中的“愚拙不化”,应加上双引号。  相似文献   

7.
被列为高中和师范语文课传统教材的鲁迅的名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中第三自然段里有一个长达198字的句子,比较难懂: ……他终于不讲“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了,在《答鲁迅先生》那一篇里,很巧妙地插进电杆上写“武装保护苏联”,敲碎报馆玻璃那些句子去,在上文所引的一段里又写出“到××党去领卢布”字样来,那  相似文献   

8.
至今思项羽     
编者推荐:此文第二自然段和第六至七自然段有四个“转折”,前三个语境义相同,但第四个语境义不同。前三个为第四个过渡,第四个为全文立骨。第四个“转折”后的话,为第五自然中的“欣慰”明示隐含信息。为看凸显最后自然段中的“仁”字,倒数第三自然段中的“遗憾哪”宜删除,倒数第四自然段中的“民当生矣”宜展开写。  相似文献   

9.
动静浑然     
编者推荐:此文的整句很美。但是,不知为何在倒数第三自然段中写“秋”时冒出一个“枉自”?  相似文献   

10.
一、乐学点1.第二自然段中:“洪水退了,马上要重修浮桥。可是有哪个大力士能把那么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捞起来呢?”2.第三自然段(原文略)。3.第四自然段中:“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  相似文献   

11.
【引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呼唤和谐的学习氛围,呼唤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片段回放1】教学《推敲》片段(出示贾岛骑着毛驴斟酌"推、敲"两字的插图)师:(平淡的语气)(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学们,请大家边看插图,边听他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12.
进退皆为国     
用“为国”二字,作为矛盾关系话题的角度,这非大智慧不能为!请“蔺相如”阐述话题,作者思维品质具有变通性。用语还要锦上添花:第三自然段中的“能屈能伸”,务必更改为“能进能退”。第五自然段中的“蔺相如开口了”,宜改为“蔺相如进言”;“他每一步都走得漂亮”,宜改为“他每一步都进得漂亮”。  相似文献   

13.
此文“漏”字引领全文。第三自然段“这水库里的水是天上漏下来的”中的“漏”字——悬疑;第四自然段“走过”,第五自然段“走上”——探寻;第六自然段“发现几条细细的涓流是从乱石堆里流淌出来的”中的“淌”字照应开头的“漏”字——似乎探明;第七自然段“下山”发现“她卑微,不起眼,却自有她的神秘”——真正探明“平凡中有其独特的魅力”或“独特的魅力蕴含在平凡中”——升华主旨。此文主旨多元,其基本材料有利于写出变格作文。如果变格为“探索”话题作文,其变格的措施是:移步换行写水库源头;变格后作文标题为“大山寺水库之源”。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第九册《黄河象》一文,与试用本相比较,有三处改动。删除了原试用本第三自然段最宋一个分句“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这一删,去除了文章的自身矛盾。试想在那万里晴空、烈日炙烤之下,栎树已呆立不动,遍地蒿草也似乎要燃烧,而那簇簇野花不仅没有丝毫萎(?)的迹象,而且“盛开”着,岂非怪事? 第四自然段中,在介绍大象喝水的那条弯弯的小河时,以“水面很低”取代了试用本中“河水很  相似文献   

15.
第三自然段以"成长"二字扣标题中的"对话",而且又能在倒数第三自然段要求从"一生"的高 度来叙述"成长"的事情,但是,作者力不从心,未能指挥"古钟"按照如上的思路讲述古往今来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6.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一论点是在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提出的。第一至三自然段是提出论点部分。在这一部分里反复强调了这个论点的重大意义。第四至八自然段是论证部分,论证了这个论点的重大意义。第九至十自然段是结论部分,再次强调了这一  相似文献   

17.
苏洵的《六国论》,课文把它分成五个自然段,我主观判断,大概编者是这么考虑的:《六国论》分为三个部分。第—部分(第一自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并从两个方面(赂秦者与不赂秦者)进行说理;第二部分:论证中心论点,第二自然段从“赂秦者”方面论证,第三自然段从“不赂秦者”方面论证;第三部分(四五自然段):总结历史教训,讽刺北宋“为国者”吸取历史教训。 但上面的考虑,如果认真一推敲,就会发现“问题”,这个“问题”就出在第三自然段的第三层。第三自然段实际上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指出各国迁灭的原因;第二层:论述燕赵灭亡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第三层:用假设的语气,谈“三国各爱其地,齐人  相似文献   

18.
上课五分钟后,教师正引导学生讨论朱自清以“荷”与“月”为抒情对象的特殊意味,有一位学生突然举手提问: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今晚却很好”?师:(感觉有些突然)很好。再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第三自然段,找出“今晚却很好”的原因。生:作者  相似文献   

19.
潘巧珍 《云南教育》2005,(28):25-26
教材简析:《看菊花》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3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全文共四段,第一自然段讲星期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第二自然段讲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人们舍不得离去;第三自然段讲大家喜爱菊花的原因;第四自然段讲听了爸爸的话,  相似文献   

20.
(学生读完第三自然段中的第八句。) 师:这句话中的“受益匪浅”是什么意思? 生:受到了很深的教益。 师:对!那么作者受到了哪些教益呢?请同学们再读第九句,想想这句话写了几层意思?强调了哪一层意思?联系课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其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