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8月5日至26日期间,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承办的第五届“意会中国——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活动”(下称“意会中国·采风活动”)暨海上丝绸之路舟山行活动相继在浙江省舟山市和北京市延庆县两地举办。此行采风团的11位阿拉伯知名艺术家来自黎巴嫩、科威特、伊拉克、约旦、突尼斯、苏丹、也门、科摩罗、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国家。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像两条友谊的纽带,将中世纪竞放异彩的东人两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联系在一起。在长达二千多年的中阿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中,丰富多采的阿拉伯文学作品传入中国。中国对阿位伯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890年一1948年,1949年一1977年,1978年至今,每个时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三个时期相互衔接,依次递进。特别是自本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阿拉伯文学翻译活动掀起了一个新高潮,中国学者对阿拉伯文学…  相似文献   

3.
9月下旬,由中国文化部主办,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文化厅、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承办的“中国文化周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文化节”活动在北京金台艺术馆举行赴阿拉伯国家预展。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文化部外联局局长丁伟、福建省文化厅黄启章厅长、泉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郑道溪以及22个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和有关新闻单位及各界人士出席发布仪式并参观预展。该展将于12月赴科威特等海湾国家正式展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海丝”文化与伊斯兰文化长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回眸千年,泉州曾…  相似文献   

4.
科威特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其首都与国名相同。十七世纪,哈拉德族部落统治了卡塔尔、哈萨与科威特,埃米尔(即统治者)穆罕默德·伊本·欧赖义尔在科威特建筑了一个小要塞,派军队和随从驻守在里面。当他旅居此地或征讨伊拉克各部落时,便把这个要塞当做粮仓和武器库。哈立德部落的牧民放牧时,也住在这里。当时这个要塞叫做“科特”,意为“粮食”。有人说,“科特”是印地语,意为“要塞”。“科威特”是“科特”的指小名词,其意即为“小要塞”。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众多的民族中,阿拉伯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的人民遍布于亚洲西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尽管他们各自居住的地域,国度不同,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待人接物的礼仪方式,却是全世界阿拉伯民族所共同的。阿拉伯人民很注重礼节,慷慨好客。当你有机会前往阿拉伯国家工作或是访问,在与阿拉伯国家各界朋友的接触中,你会深深感受到,阿拉伯人无论是在探亲访友的交谈中,或是宾客云集的公共场所,甚至在各种文娱、体育比赛活动中\,总是待人以礼,礼规甚多。除了握手、拥抱或亲吻等一般问候方式外,阿拉伯人对于远道而来的国宾,有…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有挺拔秀丽的山峦,碧蓝清澈的湖水,更有那绿树葱笼的万里林海和烂漫芬芳的奇花异木。然而,亲爱的读者,您知道吗?在我们富饶的国土上,在这堆云叠翠,数不胜数的奇花异木药用植物中,还有一部分是来自西亚,北非乃至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呢!自古至今,草药不仅是人类防病、治病的重要药材,而且也是优良饮料、香料和保健食品的上等原料。此外,它还是联结中国同阿拉伯乃至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纽带。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同阿拉伯国家的药用植物交流,主要是通过商品贸易、使节互访、学者旅行以及…  相似文献   

7.
中国阿拉伯文化泰斗纳忠,可是“通海的儿子”。尽力而为,奋斗不止,甚于殉道者鲜血的学者墨汁.终于让他以对阿拉伯语言与文化非同寻常的广博知识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首屈沙迦阿拉伯文化大奖,肯定了他研究阿拉伯文化的大量著述.特别是有关阿拉伯历史著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记得自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听过不少有关阿拉伯人的故事一在我的想象中,阿拉伯人个个都是游牧民族的子孙、留着大胡子、骑着高大的阿拉伯骏马、凶悍好战。可是,直到我来到阿曼的国立大学,苏丹卡布斯大学,担任教授的时候,才开始对阿拉伯人和他们的  相似文献   

9.
对于在阿拉伯语国家工作过多年的我来说,印象中阿拉伯舞蹈艺术比较原始、单调,缺乏艺术加工,记得每次接待访华的阿拉伯艺术表演团时,常常要为观众不足的问题四处奔走操心。然而,这种长时间形成的认识,却于不久前在我观看了叙利亚“依娜娜艺术团”创作表演的阿拉伯民族芭蕾舞剧《海瓦基斯沙姆880》后,有了根本改变。《海瓦基斯沙姆880》于第四十七届大马士革国际博览会上首场演出,这部13幕的芭蕾舞剧别开生面,它有机地融合了芭蕾舞蹈与阿拉伯传统舞蹈语汇,生动地再现了公元1880年前后“沙姆”(大马士革旧称)的社会百态和历史故事。全剧以美丽的姑娘芭得丽亚和正直青年鲁斯兰之间的爱情为主线,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沙姆”人民对自由、正义、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愚昧、陋习、殖民统治和悲惨生活的抗争。《海瓦基斯沙姆880》情节简练,每一幕既可独自成章,又与其他各幕遥相呼应。其舞蹈语汇以芭蕾为主,同时又将“沙姆”地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精华巧妙地融入各个不同场景。整台舞剧的服装和舞美设计十分大胆且富有创意,剧中所运用的旁白,以阿拉伯语独特的浑厚语音和优美的韵律,有力地烘托了剧情,加上阿拉伯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格糅合的音乐,给人耳目一新的...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书法艺术是一座璀璨的宝库。对阿拉伯书法艺术深入研究,会为我们提供理解不同文化的途径,消除中阿两大民族文化上的陌生感。阿拉伯书法家在书法领域的天赋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门艺术令他们引以为自豪。在阿拉伯国家的各种建筑物上,各种颜色的石头巧妙地镶嵌在一起,构成精美的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数字与阿语数字阎金城什么是阿拉伯数字?随便请一位稍有文化的人回答这个问题,对方马上会不假思索地写出一连串的数码:"12345……"然后说:"瞧,这就是阿拉伯数字"。在我国,几乎所有学过汉语和数学的人都把这种数码说成阿拉伯数字。可是我自从学了阿语...  相似文献   

12.
一封热情来信由于我这些年来一直在驻外使馆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因而对我国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画家秦百兰及其艺术活动还未有所耳闻。在2000年4月底的一天,我突然接到来自锦州的一封热情感人的传真信函,她介绍了自己18岁时因病瘫痪后在人生和艺术的道路上30年艰辛求索的经历,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画家,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经塞浦路斯、希腊和埃及驻华大使的推荐和应国外友协的邀请,将于此年6月初前去以上三国访问并举办个人画展,希望能顺访叙利亚,为弘扬祖国的民族文化,促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成都共识     
值此2008年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于2009年6月1日~3日在中国举行。来自阿尔及利亚、白俄罗斯、贝宁、保加利亚、中非共和国、科特迪瓦、民主刚果、埃及、埃塞俄比亚、加蓬、洪都拉斯、匈牙利、日本、约旦、科威特、黎巴嫩、立陶宛、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14.
苏莱曼·丹吉尔,约9世纪人,是中世纪阿拉伯著名旅行家和著作家。9世纪中叶,他到中国、印度等地经商,归国后于851年将其东游见闻记述下来,写成《中国印度见闻录》一书,成为阿拉伯人关于中国与印度情况的最早记载。在苏莱曼的笔下,尤其保存了许多关于中国沿海商业、交通和法制、物产及文化等忠实可靠的珍贵材料。从9世纪始,穆斯林著作家眼中的中国,是处于阿拉伯之外最伟大的国家,直到14世纪中叶这一看法仍无变化。尽管苏莱曼仅以商人身分来中国游历,但出于对东方文明古国的向往,他对中国的观察是十分细致、准确的,由此使《中国印度见闻录》的材料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翔实可靠的特色。同时其叙述语言简洁而不凌乱、自然而紧凑,达到文辞朴素无华,苏莱曼因此立于真正著  相似文献   

15.
1997年10月13日至17日,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在北京举办了海湾国家文化周。应我文化部外联局邀请,上述委员会成员国科威特全国经济学家协会主席、全国电影俱乐部主席阿米尔·塔米米先生作为科威特文化代表团成员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塔米米先生回国后在科《火炬报》上发表文章盛赞中国京剧。他说:"中国堪称文化大国,她不仅有闻名于世的古代文化,也有令人称羡的现代文化。她的文化种类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京剧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它集声乐、器乐、舞蹈于一体,它的程式化的表演十分优美。在中国,传统剧目仍是京剧…  相似文献   

16.
周放 《寻根》2007,(3):41-45
世界文化是在东西方不同民族长期互相交往中形成的。这在东西方语文各有不同的“中国”名称而语词却同出一源这一点上也得到了印证。对于“中国”一词的外文译名出于同一词源,学术界争议并不大;至今依然无法做定论的问题是,这个词源究竟确指什么?就阿拉伯语“中国”一词而言,“隋尼”(Sīn)究竟是对中国地名或朝代名称(秦或隋)的音译,还是对中国特产(丝、瓷、茶、粳等)名称的中国发音的模拟?  相似文献   

17.
叙利亚是中东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二、三千多前,这里就一直居住着闪族人,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栖息繁衍。直到公元638年才被阿拉伯人──哈里发军队征服。从此,叙利亚归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伊斯兰文化也就随之传入。现在,叙利亚人口有1600多万,其中阿拉伯人占80%以上,此外还有摩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土库曼人和切尔克斯人等。人口中的85%信仰伊斯兰教,14%信仰基督教。叙利亚现行宪法规定:叙利亚是一个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叙利亚的文化形态主要是以伊斯兰文化为主体。只要我们一进入叙利亚国土,就会…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中外文化交流》2011,(2):89-97
卡塔尔向中国学者颁奖《海上与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此次会议的议题是"摩洛哥大旅游家伊本·白图泰"。来自阿拉伯国家、伊朗、英国、美国等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丙戌仲夏的夜晚,在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剧场,一派神秘之中寓意欢乐、洋溢阿拉伯风情的“笙歌燕舞”为这座“石头城”平添一道风景。由文化部、外交部和江苏省文化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阿拉伯艺术节南京分会场于6月27日在此开幕。“阿拉伯艺术节”是22个阿拉伯国家首次在中国联合举办的大型艺术节,也是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后中阿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艺术节的主会场设在北京,南京作为惟一分会场举办有多场阿拉伯歌舞艺术表演,集中展现阿拉伯国家传统歌舞和当代歌舞艺术的魅力。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江苏省长梁保华、文化部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一句古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非洲朋友是中国人民的朋友,非洲人民是中国人民的知己。在维护世界和平,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捍卫国家主权及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中非人民始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我们确立的中非论坛这一平台,其目的正是为了增强中非人民之间的了解,加强中非合作……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是国与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基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我们都有古老而灿烂的文明,因此文化交流有着深厚的基础。今后,我们一定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