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丽 《文学教育(上)》2009,(23):130-130
语文教学各式各样,如何来让它突出它的亮点,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感染学生心灵的作用。本文从引导学生用情去感知、用心去体验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语方教学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踏实、学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2.
素描的表现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对视觉感知的表达问题.每个人都能用眼睛区别出一切不同的物象,这是人类视觉感受的本能。但是,要想把自己眼睛观察到的形象画出来,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得到的事。这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可见“视觉感知”和“视觉感知的表达”是两回事,前者仅仅是一种对现实物象的视觉过程,后者却是一种“对现实的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  相似文献   

3.
史国姣 《教师》2015,(3):33
整体感知课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教师不可忽视。一般说来它是在教师解题、学生读题之后,分析理解课文之前使用。它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而且能为生字词教学及分析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呢?  相似文献   

4.
本篇论文试图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角度出发,把握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现状与需求,打消学生惧怕学习文言文的心理,消除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隔阂,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让学生乐学、爱学,在丰富语文积累中,感受并传承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5.
庄怡清 《广西教育》2006,(1A):78-78
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去感知把握,才能体会它的思想感情和美感,从而激起兴趣,去探索事物内在的联系。那么,埘中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去帮体感知义章内容呢?  相似文献   

6.
所谓想象 ,从心理学上说 ,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 ,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实际上是一个从感知感性形象到创造新的形象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过程 ,必须具有对感性形象很强的加工、改造以至创新的能力。针对这一特点 ,我认为 ,在教学中 ,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系列训练 ,以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一、进行感知训练 ,建立牢固基础感知训练是指培养学生在读写听说中对材料的把握能力 ,这种感知能力是想象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比如 ,在阅读中如何筛选重要信息 ,如何把握文章的思路 ,如何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与情感等 ,…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语文阅读过程中正确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从整体感知阅读的概念、整体感知阅读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语文整体感知阅读能力的实施策略,以期对提高小学生整体感知阅读能力和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感知能力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能力。而人的感知系统中,尤以视觉的作用最为巨大。形象思维主要是依凭形象进行的思维,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而且被认为是与人的创造能力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美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如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扩大美术视野、进行美术熏陶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辉 《学周刊C版》2014,(7):45-45
感知能力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能力.而人的感知系统中.尤以视觉的作用最为巨大。形象思维主要是依凭形象进行的思维,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而且被认为是与人的创造能力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美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如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扩大美术视野、进行美术熏陶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感,即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它是通过长期反复训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间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是意识与行为间的自动化的反应。培养语感正是把握了语文这门学科的本质属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一、诵读涵咏,整体把握。这种方法不在于分析语言的构成方式、搭配规则等等,而注重从整体  相似文献   

11.
"艺术兴学"背景下"艺术"的定位即广义艺术,是指包括狭义艺术在内的在教育教学中能给教育对象美的感受和陶冶,对教育对象的身心能产生积极和谐发展的影响,能提高个体和群体组织的工作效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文章从"艺术兴学"背景下"艺术"的定位和"艺术"定位对学校教师教学的重要影响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人文视野中,影视艺术基础教学的价值意义在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更为真实和完整意义上的"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影视艺术基础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必需的影视媒介素养,发展学生的影视语言能力,在透彻解读影视作品的前提下获得时历史、现实、本土、异域等人所处的情境概念的人文认知,在审美情感的共鸣中获得关于人之为人及人如何为人的根本认同.人文化的影视艺术基础教学在手段、模式、规律等方面,应展开对话互动,强化多媒体技术运用以及鼓励创作尝试.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末"架上艺术"概念的形成是时代文化背景变化的产物。这一称谓的出现预示着我们在新的文化背景中,即在装置、行为、新媒体等艺术形式对传统视觉感受形式的冲击下,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新理解。架上艺术,因其直面生活的鲜活性和独特的个性化手感经验,在面对新媒体视觉文化带来的人与鲜活生活的隔膜和对人的同质化"规训"中,显示出了它独特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To engage in discussions of artwork meaning is to engage in critical reasoning, a factor that is central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artworks in the art classroom. While this may appear as a common‐sense claim that reflects the tacit assumptions most art educators have about students' critical dispositions in art, it is also evident tha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deeper structures underlying students’ critical reasoning and how such structures shape students’ interpretations of artworks. Drawing on my research on students’ theories of critical meaning in ar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nature of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constraints on students’ critical reasoning about the meaning of artworks. I account for how intentional beliefs, language and representational artefacts function as a nexus of real constraints that condition students’ advance into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ocial meaning of art. After briefly outlining the design and methodology of my study, I examine students’ critical reasoning performances during the formative period of development between middle to late childhood.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with increasing age students gradually learn to exercise their own critical intentions and represent inferences that acknowledge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itutive rules and force of a collective intentionality in the artworld on their interpretations of artworks as artefacts. I then make some conclus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domain‐specific shifts in art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intentionality, representational understanding, beliefs about art and reasoning skills to the linguistic, theoretical and artefactual constraints conditioning students’ intuitive advance into real understandings of art.  相似文献   

15.
确立现代教学与现代管理的观念,掌握基本的教学管理方法是形成课堂教学管理艺术的基础。现代教学管理观念包括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教学管理是服务的观念、教学管理创造与维护教学活动的观念等。教师应学会使用自我管理、分组控制、激励等现代管理方法。教学管理艺术形成的内容包括沟通与化解矛盾艺术的形成、表扬与批评艺术的形成等。在形成化解矛盾艺术的过程中。教师应学会使用分析问题。区分矛盾,“制造”矛盾,让学生解决矛盾的能力。为了形成表扬的艺术.教师应掌握表扬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学会表扬的设计。批评手段的有效使用对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掌握批评原则、学会批评设计有利于形成批评艺术。  相似文献   

16.
声乐是由人嗓发出声音用以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这里从声乐的原始粗犷期和声乐的艺术演唱期两方面的情感表现以及歌唱对语言的强烈依附性等角度,论证唱情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和核心,声乐艺术是在唱情中完成二度创作的艺术,以冀对歌唱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声乐是由人嗓发出声音用以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这里从声乐的原始粗犷期和声乐的艺术演唱期两方面的情感表现以及歌唱对语言的强烈依附性等角度,论证唱情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和核心,声乐艺术是在唱情中完成二度创作的艺术,以冀对歌唱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is part of a broader investigation exploring how contemporary art allows us to think about the process that underpins ou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rder to change it. We are tutors in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and we teach, learn and communicate through contemporary art for a pedagogical module. In the following article we will show how teaching,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ng through contemporary art helps future teachers to be aware of their educational models. Art encounters generate new learning and teaching experiences by allowing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make various rhizomatic wanderings. The rhizomatic wanderings are diverse with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depending on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more rhizomatic wanderings future teachers make, the more they will be able to rethink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rder to attend to the diverse situations of classroom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9.
从中央到地方都特别重视高校的教学,一直在探讨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方法,提倡素质教育.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把教学当作艺术来看待,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欣赏中享受中吸取广泛的营养.并以C语言教学为例来诠释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语境中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呢?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研究,并梳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学术谱系,将有利于现代艺术教育的重构和发展,也标志着当代社会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与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