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物理课本对连通器原理是这样讲述的:设想在连通器下部正中有一个小液片。如果液体不流动,两边液柱对液片的压强相等。因而连通器内盛同种液体时,各容器液面相平。然而学生对“液片”总感到难以理解。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实验演示“液片”模型,使学生理解连通器原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取一U形玻璃管作连通  相似文献   

2.
何为连通器     
何为连通器江西临川市第二中学赵旺贵连通器是一种底部相通的容器,它的特点是: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如茶壶、锅炉水位计、过路涵洞等都是连通器,其中船闸就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解决大问题的实例.根据连通器的定...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章第四节中 ,课文的连通器原理演示实验是用两个玻璃管 (两端开口 )和一根橡胶管连接起来组成连通器 .在演示这个实验时 ,图 1事先用夹子夹住橡胶管 .打开夹子管时 ,如果两管中液面不相平 ,液体将发生流动 ,最终达到相平 ,如图 1所示 .然后用液体的压强公式证明了连通器的原理就是要在底部产生相等的压强 .所以两液面必须保持相平 .这种方法学生虽然也能理解 ,但不能直观形象地把这一原理表象出来 .如将这个实验稍加改进 ,那么 ,实验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一、实验所需材料及仪器1 .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且在封闭端侧面有两个相对称的管道的玻璃容器两只 .2 .普通气球两只 .3.橡胶管一根 ,夹子一个 .4.微型压强计两套 .二、改进方法用剪刀剪去气球的一部分 ,将开口小的一端套在玻璃管道上 ,将开口大的一端套在微型压强计的金属盒上 ,用同样的方法也套好另一个气球 ,并用橡胶管把两玻璃容器的侧管连接起来组成连通器 ,如图 2所示 .在未倒入液体前 ,用夹子夹住橡胶管 ,然后分别在两玻璃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 .如果两容器的液面不相平 ,则两金属盒上扎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必然不相...  相似文献   

4.
用信手捏来的注射器制作的由三管开口连通器和多管半封闭连通器组成的连通式气体压强演示器,增添了粗细与形状不同连通器,采用多管多形式连通和半封闭复杂结构,实验交替巧用液体内部压强、气体压强,还应用了倒虹吸原理,具有多项创新点。是依据通用技术理念和方法设计制作的"利废—环保—节约型"教具。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学习了“连通器”的知识,在解决连通器的问题时,需要熟练掌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互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二、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如果只装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两端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课本中已有证明) 三、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分布的情况可知,连通器里同  相似文献   

6.
“液片”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模型.一般认为“液片”是一个为研究问题方便人为地选取的一个极薄的液体薄片,是一个理想模型.它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没有体积,但有面积,形状与所盛液体或气体的容器的横截面相同;不计质量;它可以静止,也可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可以受平衡力的作用,也可以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液片模型”在研究液体或气体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举例说明.1.推导: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推导在连通器底部正中取“液片AB”(如图1).…  相似文献   

7.
“大气压测定”一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液体压强的公式、连通器、大气压强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实践证明,本节教材若按课文的论述进行教学,学生普遍对大气压测定的原理感到比较抽象、难理解。所以,在演示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之前,教师可补充演示以下二个辅助实验,(作为过渡性实验)以帮助学生对托里拆利实验的理解。一、取两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一支(可用压强计玻璃管),在管内注入约一半红水,静止时,左右管液面一定相平(如图1)。问学生为什么?(学生即能回答:同种液体  相似文献   

8.
医用注射器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利用医用注射器可以做很多物理实验,现介绍几个,请同学们做一做。1.演示连通器原理的实验。取两只注射器并将活塞拔掉,用一根塑料管将它们的小孔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连通器。再在里面装入水或其它液体,让其中一只注射器固定不动,将另一只注射器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会看到两注射器内的液面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2.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如图1所示,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顶端,用橡皮帽把它的小孔堵住,在活塞下端吊挂钩码。由于针筒的活塞受大气压强的作用,因而钩码不掉下来。该…  相似文献   

9.
连通器中液面的高度差与连通器的构造、液体种类(同种或多种)、连通器中液面气体压强以及连通器的运动状态有关,不同的条件可得出不同的结论。1 连通器静止,管口敞开与大气相接。且管内只有一种液体此时,各液面高度差为零(分析略)。2 连通器静止且敞口,管中装有两种不相混的密度不同的液体如图(1),A管中装有密度ρA的液体,B管中装有密度为ρB的另一种液体,且ρA>ρB。由于同一静止液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各处压强相等,我们可以取两液的界面处水平面为参考面,在A管中取a点,B管中取b点,则有Pa=Pb。由于Pa…  相似文献   

10.
初三物理教材中的焦耳定律演示实验,按课本图中的装置做演示实验,演示时间长,操作不方便,重复实验多。为了克服以上问题,笔者对该实验做了如下改进,效果良好。1制作方法a.构造如图1。b.组装:将甲、乙、丙三个相同容积的分液漏斗和一个长颈漏斗组成连通器装置...  相似文献   

11.
一、设计目的 连通器的原理是连通器中只装一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连通器的各部分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都是利用“假想液片法”,引导学生按以下思路分析:液体静止——液片处于二力平衡——液片两侧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液片两侧受到的压强相等——两管液面高度相等.虽然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比较抽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实验论述,证明了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五章第八节“连通器”一节中的讲法:“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是不够严密和科学的,并提出了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红黑两度”同步法演示液体内部压强应城市蒲阳中学第一中学(432400)张仁义王达元一、对原装置的分析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这一实验时,总感到液体内部压强是在变化的,难以读出1个比较确定的数字,给实验造成困难,而且重复实验时,每次测出液体内部同一点的压强...  相似文献   

14.
一、课件构思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如果能够用实验来展现要表现的物理场景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然而“连通器——船闸”这节课,实验室没有现成的实物演示装置,最多只有一张挂图。由于学生没有切身感受,体会不深,而且上、下阀门打开时,哪两部分组成连通器这一体现“连通器”原理应用的精华部分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手段正好可以突破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十章《连通器 船闸》一节解释连通器各容器中水面相平的道理时,需要学生自己去想象连通器下部无法展示的“液片”以及“液片”两侧受到的压强相互抗衡与两边水柱高度相对变化的因果动态。这对那些缺乏一定感性认识和想象力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笔者在教法上作了如下行之有效的改进,即在解释之前用以空气柱作“液片”的特制连通器从直观上对有关现象进行模拟性演示实验,使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有一个直接感知的基础。 a.仪器的制作准备。 如图1,将“  ”状玻璃管两端分别插入预先打…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第117页关于连通器有这样的一段文字说明:“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上面的实验表明,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我认为这段文字的叙述是不周全而严密的。 首先我们把这段文字分成三层意思:第一层是给连通器下“定义”,强调“底部互相连通”;第二层是实验,用事实来进一步说明问题;第三层是得出结论,也就是说连通器具备的性质,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不流动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按照教材这样的编排逻辑,结合平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想提出以下几点事实,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讲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时都是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演示,实验时都是以金属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受到的重力和金属块受到浮力进行比较而得出结论.然而学生在学习中以为只有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受浮力大小才等于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不能理解金属块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所受浮力都等于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为帮助同学们全面掌握、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笔者把此演示实验做了简单的改变,装置见图,演示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能够产生毛细现象的管叫做毛细管,玻璃管内径越小,演示毛细现象越明显。红水温度计内径很小,是最理想的毛细管。若用毛细管和水槽做演示,浸润液体(水)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比较明显,但不浸润液体(水银)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是看不清的。我们改进的演示器,用连通器代替水槽,毛细管内水银液面比粗玻璃管内水银液面低的现象能看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设计演示实验时要遵循科学性、直观性和简洁性的原则。笔者发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中,“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两个实验的设计有不足之处,提出我们的意见和改进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20.
液体扩散实验改进秭归县香溪中学王心(443601)初中物理在演示液体扩散实验时,采用长颈漏斗把硫酸铜溶液倒入量筒底部(如图1所示)。实验要求:刚刚倒入蓝色硫酸铜溶液时,上面无色水与下面蓝色溶液的分界面很明显。然而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这一点,通常是倒入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