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一直都在讨论哈姆雷特的复仇之路为何坎坷,文中哈姆雷特性格极为复杂,很难用一种理论解释他的性格。哈姆雷特对身边人,对自己母亲的态度都是复杂的。哈姆雷特性格中消极的一面,并不影响读者对哈姆雷特的喜欢,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复杂性。本文从两方面解释《哈姆雷特》的复杂性。一是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复杂性,二是哈姆雷特性格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金圣叹是我国明清之际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在《水浒传》、《西厢记》的评点中阐发了他的文学典型观,他认为文学典型要在共性中突出个性,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文学典型要有创新性,并意识到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金圣叹的文学典型观是中国典型理论的成熟,并具有现代品质。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学界大体把《韦护》定义为"革命家恋爱"的典型作品,但是重读《韦护》,我们发现,在作品中丁玲真实地写出了革命内部个体生命的内在矛盾,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韦护》的复杂性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金圣叹是我国明清之际一位杰出的学理论家,在《水浒传》、《西厢记》的评点中阐发了他的学典型观,他认为学典型要在共性中突出个性,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学典型要有创新性,并意识到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金圣叹的学典型观是中国典型理论的成熟,并具有现代品质。  相似文献   

5.
《雷雨》人物形象研读缺少复杂性分析。《雷雨》是复杂性作品,复杂性是哲学上的认识论、方法论。《雷雨》中人物具有复杂性,其复杂性体现在人物冲突、关系、性格与功能。《雷雨》人物形象的研读,需要立足作品与人物的复杂性,并运用复杂性思维与复杂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几种重要且常用的数列极限存在性加以讨论,虽未给出具体极限的求法,但对于《极限存在定理》仍然是典型的。  相似文献   

7.
陈忠坤 《考试周刊》2007,(37):126-127
《围城》作为一部知识分子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尤以方鸿渐为首,本文以叙事学的视角解读这一人物,力图透彻地分析人物的多重性格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与《红楼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金瓶梅》与《红楼梦》作比较研究:从题材选择看,两部书的表现内容均为:描写家庭日常生活;把妇女作为主要描写对象。但《红楼梦》选取的封建家庭更具典型意义,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具典型性。从人物塑造看,《金瓶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有: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描写室内陈设,陪衬或反衬人物性格。《红楼梦》对此一一借鉴,而且更为摇曳多姿,各臻其妙。从语言运用看,《金瓶梅》的语言风格对《红楼梦》有很大影响;《红楼梦》吸取《金瓶梅》优点,形成自己独有的语言特色,语言艺术超过《金瓶梅》。结论:《金瓶梅》对《红楼梦》影响巨大,《红楼梦》对《金瓶梅》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到底是不是小说历来说法颇多,这主要是由小说概念的复杂性和《世说新语》自身文本的多重性所决定的。但就现有材料而言,《世说新语》非小说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
《阿Q正传》问世以来,在研究它的一系列课题中,研究者对阿Q是怎样—个人物、阿Q典型性格的问题及其作品的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各家之说,不无一定的道理,本刊将其讨论的情况概括地介绍给读者,供大家研究时参考。一、关于阿Q的典型形象问题阿Q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呢?何其芳同志在一九五六年《论阿Q》一文中说过:分析阿Q“这—个”典型的“困难和矛盾主要在这里: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种消极的可耻的现象。”历来对阿Q典型的不同观点的讨论,正是围绕着怎样看待这一矛盾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三国志演义》中,作正确解决了艺术虚构与生活真实的辨证关系,通过虚构大量情节和细节来凸现人物性格,准确地描绘了周瑜性格善恶性兼具的复杂性,展示了其独特的性格特点。《三国志演义》存在理想化典型,不存在“绝对化”人物,自然也不存在“类型化”人物。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是典型”,这是恩格斯关于文学典型经典性定义中所讲的:“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致敏娜·考茨基》)我国文艺理论界,对于这个经典性定义曾开展过热烈的讨论,发表了很多文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在构陷同道、破坏社会、主动对抗皇权三个方面与传统"忠义"思想之间存在逻辑矛盾。这些矛盾造成了《水浒传》思想的复杂性,也给俞万春留下改造《水浒传》并创作《荡寇志》的机会。《荡寇志》虽然纠正了《水浒传》的逻辑失误,但在思想上却没有取得突破,反而由此损害了自身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邯郸学院学报》2011,21(3):128
《中华读书报》(2011年8月17日第5版)发表了本报记者陈洁的《"中小"大学文科学报的众生态》一文文中访谈了多位学报专家,讨论了全国1231种"中小"大学文科学报的生存现状:它们多数处境困难,社会声誉通常也让人沮丧。但文中也举出了一些办得越来越好的地方高校学报,《邯郸学院学报》荣幸作为典型学报名  相似文献   

15.
《昆明师院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发表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想内容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文。有些分析很有见地,读后很受启发。但有些提法似乎还有可议之处,下面试谈一点极不成熟的看法,以期引起更深入的讨论。一、“三味书屋”是私塾,不是乐园有的文章把“三味书屋”说成是典型的封建囚牢,是地主阶级的顽固堡垒。这的确是未必中肯的苛论。《新探》否定了这种看法,我很赞成。但《新探》却进一步否定“三味书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里,说《三国演义》“描写过实”,“写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此说一出,六十多年来一直为诸多学者承袭引用。有的学者认为,《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形象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缺乏纵横诸方面的发展变化,处于古典式的和谐与静穆状态,因而都是“类型化典型”。这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7.
<正>《长恨歌》的主题,是个打了上千年笔墨官司的问题。解放后,学术界也曾展开过几次热烈的讨论,见仁见智,意见纷呈,但都不能给人一个圆满的令人信服的解答。综观诸多论者的立论依据和理论思维方法,发现大都只注重从创作客体的制约出发,并按机械反映论思维定式来谋求答案,而忽视了创作主体的主体精神即主体意识在创作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本文试就主体精神在创作过程中的潜在影响,探讨一下《长恨歌》主题及其复杂性形成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张明中 《物理教师》2008,29(5):33-34
某期刊2006年第12期刊出了《松绳张紧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一文^[1],共列举了二个典型例子,还是该刊2007年第9期刊出了《易被忽视的能量损失》一文^[2],也选了同样的两个例子,两文对这两例作了相同的物理过程分析,但笔者认为两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值得讨论.这两个典型例子及其求解在其他杂志、参考书上也常常出现.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来通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在汉语中是一种很古老的修辞现象,先秦至现当代几千年的诗文中时时出现。然而,发现它,研究它,则是自钱钟书先生于1962年第一期《文学评论》上发表《通感》一文才开始的。钱文发表近40年来学术界围绕通感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但由于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对通感的研究直至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我们清晰地认识它尚有很大的距离。本文试图对近40年──特别是80年代以来的通感研究的历史作一清理,为其研究工作理出头绪,并探求出目前研究应关注的重点。通感研究的热潮出现于80年代。自80年代以来,讨论通感的论文有十多篇,概…  相似文献   

20.
求函数最值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其中均值不等式法和导数法是最典型、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尽管新课标教材中对均值不等式只讨论二元情形,但建议考生探究一下三元甚至n元的情形(在选修4-5《不等式选讲》中有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